-03-:21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宁丽明
常山县湖东小学位于县城北郊云耕小镇、常山-慈溪山海协作产业园区。全校现共有学生名,其中28%是流动学生,他们都是随父母亲来当地务工或寄托在学区范围内亲戚朋友家的外籍学生。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流动学生生活的幸福感、归属感,3月1日,即元宵佳节前一天,湖东小学教师、常山县水务公司志愿者与七名流动学生来到学生郑欣慧流动的家中——徐村外婆家,一起欢庆元宵佳节。
一、接学生,进砖厂
湖东小学流动学生主要来自贵州、河南、云南、江西等9个外省市。学校附近的湖家淤砖瓦厂,住着十多位重庆等外省学生。今天下午两点,老师与志愿者来到胡家淤砖瓦厂,五年级的学生罗富莲早早在路口等候。她性格内外,不爱说话,但仍告诉老师,她已经三四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今年也没有回。这里有很多外地同学,他们放假就回老家了,现在还没有回来。不过,在这里,今年没有回家过年的还有六年级的周意情、二年级的周女婷。她们是姐妹。
我们走近石棉瓦房,很快看到了姐妹俩。姐姐正在洗鞋子。据了解,平时她家里所有人的衣服都是姐姐洗的,地上还放着一大盆衣服没洗,等下还要烧晚饭。姐问,今天活动可以不去吗?
周意情正在洗鞋子
洗这一大盆是她每天的功课
为了能让这些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元宵节。我们找到对面她爸妈工作的砖厂。她妈妈听说老师来,马上放下活儿,走过来与我们聊起了孩子。孩子在家很听话,很懂事,家务活都是她做……最后,妈妈同意孩子与大家一起去共庆元宵佳节。
二、装灯笼,猜灯谜
在学校大队部的统一安排下,我们特邀的一年级湖南籍李晨熙、四年级江西籍的叶雨航等七位流动学生都到郑欣慧外婆家了。
穷人孩子早当家,他们善思考,动手能力强。在老师与志愿者的指导下,拼装灯笼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两人一组,一个小时左右,一个个灯笼都被他们拼装好了。
然后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元宵节的由来,当地舞龙灯的习俗和《胡家神龙》等一些有趣的传说。接着老师把准备好的灯谜放在刚刚制作好的灯笼里,孩子们从中抽取出谜语,一个个竞猜,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三、煮汤圆,尝美味
汤圆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吃元宵意味着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湖东小学校长刘芳赟,从超市买来15袋汤圆,与学生、志愿者、老师一起煮,一起吃。
男生李晨熙吃完一大碗汤圆,笑着对志愿者阿姨说:“校长送的汤圆就是好吃,能给我再来一碗吗?”老师、志愿者忙不碟地给他们一一加汤圆。看到学生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内心感到十分欣慰。郑欣慧外婆说,自从昨天接到老师说要来家里搞活动,她很惊喜。看她今天高兴的样子,也许这次活动她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四、送礼物,不忘情
前期,县水务公司了解到湖东小学流动学生多,家庭条件都比较困难。志愿者们专门为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每一个流动学生准备并亲自送上了一份学习用品、一袋汤圆等,同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增强自信。
流动学生是新时代下的新群体,湖东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情况比较特殊、明显,学校积极研究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主动关心、关爱,让他们在异乡依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县水务公司志愿者表示,他们今后将积极联合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动,让流动学生更健康更快乐成长,让家长更安心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夕阳西下,活动结束。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欢乐的笑声回荡在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