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味道老济南难忘生吃泰康元宵的那段慢时
TUhjnbcbe - 2025/3/15 9:00:00

「本文来源:齐鲁壹点」

难忘“生”吃泰康元宵的那段慢时光

图国健康

每年过了春节年味儿还未散去,接踵而来的便是元宵节了。吃元宵,早就就成了咱们济南人的习俗了。每当这个时候,刚参加工作时碰到的一段故事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且历历在目,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那时候,时兴老子退休儿子顶替的就业办法,我们新学员中有个家是章丘乡下的娃,那年他才十六岁,赶上政策顶替他父亲和我成了同事,当时食堂里的大包子别人吃3个就饱了,他却是一次要吃十几个的大胃王,因此常常受到同事们的戏弄和嘲笑。

元宵节前,没事在二大马路上闲逛,他看到泰康的营业员在门口吆喝卖元宵,听营业员介绍这个咋好吃、那个咋吃着香便凑过去,一边指着纸包里的元宵问价格,一边掏钱粮票买一斤(包)后,匆匆往宿舍里赶,不到宿舍他就急急地伸手摸出一个送到嘴里,没嚼几下,便觉得生涩、松散不是个滋味,伸出舌头连说:“怎么这元宵一点都不好吃!”同宿舍的一位大叔看他嘴上挂着的元宵粉,笑了,赶忙给他说:“哎呀!爷们这元宵不是生吃的,得煮着吃!在家没吃过吗?”这孩只是怯生生的说:“在家正月十五俺娘都是包包子吃,哪吃过这东西,这么难吃!”

当天晚上,大叔找来锅和电炉子怕保卫安保人员看见偷偷煮熟和他一起分享,他学着大叔的样子连吹带吸溜的一个个吃进肚子里,那饶舌回味绵软糯化的香甜,让他一下忘了远离他娘的思念和惆怅,独自一人来到城市里的孤寂和清冷,也随着那碗泰康元宵的下肚而消失的无影无踪。

泰康的元宵在二大马路可是风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传统特色食品,它和泰康的油茶、糕点、月饼、饼干、罐头并列为泰康的五大传统美食,又和月饼一起并行成为最具节日性的应季食品。

每逢正月十五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的习俗源远流长。按老泰康人讲:这时候泰康生产元宵一般都是将团成团的馅过水捞出,放入盛有糯米面的大簸箩筐里,再通过来回晃动簸箩靠湿馅的吸附性和糯米面的粘性,滚成一个个的圆球将好吃的馅子包裹在里面。好的师傅会把元宵滚的密度适中、大小统一滚圆如球,一层白粉附在上面犹如新雪团成的雪球煞是喜人。

公私合营时期,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做好传帮带,泰康实行一个老师带一个徒弟传承方法,最有名的老师傅蒋长林和徒弟签订师徒合同,带出了一批的生产高徒,也让泰康的元宵声名远播。

那时候交通还不发达,物流也不是通畅,南方的汤圆还没有来到北方,元宵就成了济南人的最爱。据泰康的老人们讲:“泰康在没建冷库之前,生产出的元宵除了能马上卖出去,一般都是储存在地下室里的,一个个排在箩筐里放在架子上,然后,上面再蒙上一层用水洗过的白笼布保湿和保鲜,做不好往往还会变馊变酸的,卖元宵的时候是要装进糊好的纸袋子里再给顾客。”

记得那年月,门市部显眼的地方会挂一本写着“顾客缺货登记簿”的册子,用麻绳穿着和一支笔一起挂在墙上,供买东西的顾客填写自己想买而没有买到的商品,商品部的主任会定时去看本子上的记录,再把要货信息告诉后面的厂里进行生产,据泰康厂志记载:这种“前店后厂,以销定产”的方式,一直延续了很久很久。由于元宵是应节的产品,所以,那本缺货登记册上常常让那些顽皮馋嘴的大孩子偷偷写上:“我要买泰康元宵1斤”。等等之类的话,让人看出孩子们对泰康元宵是那么的喜爱和追念。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记得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泰康门市部门口会一下摆出几张桌子,这是营业员们为了满足人们对泰康元宵需求全员齐上阵来卖元宵。

凡到这时候穿白制服、戴白帽子的营业员会引来很多的人来买的,而且很多人会一下买好几袋,还会回家招呼街坊邻居来买,这时候泰康门市部的门前会聚集很多的人,元宵会很快就被哄抢一空。

纬四路周围的部分居民的老太太们,这时候也会前来凑热闹,为的是买到最新鲜的元宵,因此那几张熟悉的小脚或半小脚女人的笑脸,这时候也总会出现在节日当天泰康门市部的门口,许多年来,这已成了泰康老店门面定期、定时最灿烂的表情……

再后来随着济南商业中心的东移,本世纪初泰康渐露凋敝之象,泰康元宵这种纯正济南老味道也随着泰康的歇业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满大街的那些风头强劲的南方汤圆。

和汤圆相比,元宵除了馅小粉多的特点外,关键是元宵特别是泰康元宵承载了老济南人最纯朴和厚重多情、多味,恰如许多人“小时候”、“过去时”等等绵绵岁月的记忆,道不尽,又讲不完,也写就了咱们济南人昨日青涩年华的老故事。

国健康: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当代中国美术》特约评论员,山东广播电视台《东方书画》特约评论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知名品牌《健康印像》执刀人。

壹点号梧桐树下问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味道老济南难忘生吃泰康元宵的那段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