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元宵节赏天上月圆,吃碗中汤圆,愿你人圆万
TUhjnbcbe - 2025/3/7 18:39:00

2月26日,正月十五

农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俗称“正月半”

人们常说过完元宵节这个年才算真的结束

所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就更为重要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新的希望,新的美好已经到来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全国各地都过。

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习俗一:团团圆圆吃元宵

宋代,民间便开始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曰其为“元宝”。这是一种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的食品。元宵节吃元宵有团圆美满之意。

大家小户赶做糯米汤圆。蒸制的称圆团,多素馅,如萝卜丝、荠菜、百果、芝麻等,用于斋天;汤煮的称汤圆,多鲜肉馅,用精白糯米水磨粉和纯精腿肉,拌以麻油、芝麻粉、肉冻及上好生晒酱油、姜、葱等调料。特点是皮薄、肉多、一包汤,吃口鲜、香、糯、嫩。农民做“稻棵圆团”,特别大,认为越大稻苗收成越好。

习俗二:张灯结彩乐元宵

大红的灯笼高高挂

多样的彩灯手中拿

千百年来点亮了元宵的夜空

观灯、猜灯谜正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

解放前,元宵灯会上,不少百姓自制元宵灯售卖,大多以兔子灯,鲤鱼灯为主。

晚上,大人领着小孩,小孩牵着兔子灯,兔子灯里点着一截红蜡烛,在街上、村里慢慢行走,每家商店、每户人家门口都挂一盏形状各异的灯笼,整个村庄就成为了大型的灯会现场,成为正月半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彩灯下悬挂着写着谜语的纸条,男女老少开动脑筋猜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俗三:放野火

解放前,在元宵节期间保留着放野火的习俗。

儿童、青年用稻草扎的火把点燃后,在自家田头边跑边唱:“花三石,稻三石,芝麻赤豆要收呒数石。”

也有调皮捣蛋的则唱:“伲家田里多长稻,人家田里都长草”。

等跑累了,到茅草多的地方烧茅草,就完成了“放野火”的习俗。

“放野火”与放烟花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有消防安全的隐患,也破坏生态环境,早已消失了,现在可不能效仿哦~

资料来源:《小昆山镇志》、中国社会科学网

END

来源

美丽小昆山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宵节赏天上月圆,吃碗中汤圆,愿你人圆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