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代称夜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名为“元宵节”。
最早的元宵节,相传始于汉朝。汉文帝登基,为庆祝周勃、陈平戡平诸吕之乱(时值正月十五),每逢此夜,微服出宫,与民同乐,并将此日定为“元宵节”。
元宵佳节有许多传统民俗,现在耳熟能详的便是闹元宵、猜灯谜、看灯会、逛庙会,历代文人墨客描写元宵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觉趣味无穷。
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的这天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各类花灯不一而足,一派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元佳节,夜如白昼,光影迷离,浪漫的情绪亦随之油然而生,多少美好的姻缘佳话,都嵌在了这灯火阑珊的日子里。
蓦然回首,才发现最珍贵的事物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遇见了,千万要珍惜。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灯,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柔软的灯光,散落了一地斑驳的影,涟漪了前世今生的眷恋,像那些于指缝间流走的时光,深邃而幽静。
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花开花谢,日升月落,我们用爱走过四季。
当你忧伤时,请看着前方。看着前方,然后,朝着前方坚定行走,喜悦就会慢慢降临在你的内心,如莲花盛开,你亦如一朵喜悦盛开的莲花。
在这万家灯火时,致敬那些始终坚守的身影,只要同在那一片月光下,就是团圆。
所有的幸福、快乐、疼痛与忧伤,都是历经后财富,愿你始终相信,灾难会过去,希望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