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第一课就是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组在特定主题下的三首古诗该怎么教呢?
借助表格,整体感知
学生在读熟三首古诗的基础上,运用表格帮助学生从古诗对应的节日、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这三个方面整体梳理三首古诗。
话题引入,激发表达
你对三首古诗中哪个传统节日印象最深刻?说说你的理由。通过话题地创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
古今对比,加深印象
结合古诗内容,以《元日》为例,让学生比较王安石笔下,宋朝的春节和我们现在的春节有什么异同之处。
拓展延伸,开启综合性学习
拓展一:和节日有关的诗句
拓展二:元宵节灯谜
拓展三:传统节日手抄报
拓展四:传统节日的传说
组诗教学,要跳出原有的教学模式,从一节课教一首古诗,到一节课教三首古诗。我们要做到以下三变:
1.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内容要适当取舍,教学重点更要突出,不能面面俱到,而是简简单单一条线(传统节日);
2.教学方式的转变,过去传统古诗教学的“释—知—解—悟—背”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对比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3.教学宽度的改变:组诗教学的目的不光是学一课中的三首古诗,而是要把教学内容放大到中国传统文化这条璀璨的星河中,应该起到以点促面的作用。
通过以上学习活动,我们既完成了三首古诗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后续的综合性学习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