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起源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今天,农历戊戌狗年元宵佳节。“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这个又叫上元节、春灯节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中国人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今天,愿人月两团圆!
闹元宵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说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节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千百年来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这天晚上,游玩观灯的百姓不计其数。大家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舞狮子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还有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在传承习俗的同时,市中区的人们纷纷组织起来,用各种方式欢度元宵佳节。
鲁南书城开展猜灯谜享优惠活动
农历正月十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花馍”传承人王欣把红色火龙果、绿色菠菜、黄色南瓜等各种水果、蔬菜打成浆,揉和小麦面粉,捏蒸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鲁南花馍”,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喜庆元宵佳节。
农历正月十四,君华园小区居民王芬(中)和孩子在一起捏制“十二生肖面灯”,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市中消防开展禁放“孔明灯”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光明路街道团委联合街道妇联、工会、文化站共同开展了以“学习雷锋好榜样、奉献爱心庆元宵”为主题的志愿活动
文化路街道市委社区携手安居物业开展猜灯谜闹元宵活动
建设路小学西校区四年级一班雏鹰假日小队在家委会委员的带领下,走进市中区社会福利中心开展送温暖活动
元宵节是春节后的高潮过了这天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是时候对春节道一声珍重了
让我们一同为市中发展打Call!投稿邮箱: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