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元宵节当天日落一个小时后,一轮圆月就会悬挂在东方低空。此时,月亮看起来感觉非常大,非常利于观赏和拍照。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也越来越亮。
饭后和家人、朋友,一起散步,赏月是一件挺惬意的事情。如果赏月的时候,吟诵几句赏月的诗词,那就更应景了。尤其是家里有学生的,把握这个情景教学的最佳时机哦!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自古以来,民间就比较重视。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文帝时期,“诸吕作乱”被清除以后,文帝成为正统。
举国上下共同庆祝这个胜利的节日,人们在街上张灯结彩。这一天,打破了自西周以来的“宵禁”,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政策、宗教、玩乐结合在一起,元宵节自然受到大家的欢迎,并流传至今。
文人墨客的诗词
文人墨客自然不会放过“元宵节”这个团圆、祈福、驱魔、赏月的好节日,他们写了大量关于“上元节”、“赏月”的诗词,以下是著名的元宵赏月的诗词:
上元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仰望星空的畅想
翻翻古人的著作,大家会发现,有大量描写月亮、星空的。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有限,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对天空的崇拜和向往。
夜生活
古代的时候没有电、没有电视、手机,没什么娱乐设备,他们的夜生活怎么度过?
就像我们之前所提的,“宵禁”——到了晚上,就不能出门了,只能宅在家里,不然就犯法了。
从西汉文帝时期开始,即使有了“上元节”可以出来嗨,但是其他时间仍然禁止夜间外出。随后的朝代,也在逐步放开夜市。
人们的夜生活丰富了起来,可以约朋友出门,可以去逛街,可以谈生意,可以看演出等。
星空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刺激着文人的创作细胞,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宝库。
古人仰望星空得到人生启迪,我们呢?每天都是“低头族”。不妨趁着今天的好日子,抬头仰望吧!
“一起考教师”旗下的“教师的枕边书”不仅为您提供最新的教育资讯,分享有价值的教育理念,更愿意成为教师心灵的休憩地,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