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亦称“元夜”、“元夕”。唐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唐韩偓《元夜即席》诗:“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曾有妻刘氏素香,因三载前元宵夜观灯失去,未知存亡下落。”清赵翼《上元夕毘陵驿前泊舟》诗:“联舟小泊运河滨,正是元宵节物新。”巴金《家》十九:“元宵节一过,新年佳节就完了。”
汤圆的别名。旧俗元宵节要吃汤圆,所以称汤圆为“元宵”。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市卖食物,乾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杨朔《海天苍苍》:“
正月十五闹元宵,那你知道什么叫“元宵”吗?
“元”是起始,“宵”是月圆,所以元宵代表着万物复苏,也代表着团圆。
元宵的核心是“闹”,所以才有了闹元宵,闹花灯等习俗。
元宵节在“闹”的背后还有“守”。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放烟花、踩高跷、舞狮子等。这些是自古以来的民俗习惯,也是人们坚守的传统,因为坚守才有了如今的传承与发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其实也是中国情人节,因为在古代女子大都是“三步不出闺门”,与心仪的对象也少有见面。只有到了元宵节,这些有情人才可以外出约会,那些青年男女们才有机会在绚烂的灯火中寻找一生挚爱。
那时候的“相逢”是无比的珍贵与不易,也是那么的纯真与朴实。正如木心先生在《从前慢》说的那样:
“车、马、邮件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伴随着《从前慢》诗句的浮现,一幅“恋人长相守”的画卷缓缓打开。画卷中,一对青年男女,从相遇走到了相知,从相恋走到了相思,又从夜夜思念走到了相见,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句话,一个承诺,就是一辈子的等待,一生一世的相守。正所谓,点一盏灯,守一生愿。
这份对爱的守护,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就是中国式浪漫。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那么“灯”代表着什么?
是方向、是未来、是不懈努力、是至死坚守……
从坚守传统到坚守浪漫,再到坚守初心与梦想,一守就是一生。“坚守”是心中的力量,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也是为了更好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