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闰四月初三,下月的25号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如果今年不是闰四月,那今天就应该是端午节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日子。
说起吃粽子,我们就会想到屈原,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三天假期,还有粽子这样的美食。那么粽子真是为了纪念屈原发明的吗?端午节吃粽子到底和屈原什么关系呢?我们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为什么中国古人遇到节日总要吃点什么呢?
粽子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但是一定出现的非常早,甚至有学者认为炊具出现之前粽子这种形态就出现了。炊具出现之前古人主要是吃“烧烤”,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容易烤糊导致食物浪费,还会因为水分流失导致食材变质,尤其像粟米这样的食材,直接放在火上烤不现实,扔在火堆底下加热(类似于我们小时候吃的烤麦子)既容易烤糊又不卫生,于是古人想到了用荷叶、苇叶等将食物包裹起来,代替炊具来进行加热,不仅更好地利用食材,而且还有别样的风味。
在屈原的时代,粽子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角黍”,类似于现在常见的用粽叶包裹的粽子;还有一种是“筒粽”,用竹筒装米做成,跟现在的竹筒饭差不多。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粽子是五月初五及夏天常吃的食物,并不是只有端午节才吃的。其实一直到南北朝时期,都没有端午节必须吃粽子的习俗,倒是有端午节赛龙舟的记载。赛龙舟主要是从古代的端午节的祭祀活动发展来的,祭祀的同时往江中扔粽子用以驱邪祈福应该是真的,但是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才这么干的。
那么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正是这本书首次出现这样的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续齐谐记》是一本专门记载志怪传奇故事博眼球的典籍,书中都是些没有考据的民间传说,以情节巧妙和文字优美著称,我们更为熟悉的“牛郎织女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传说也是出自这本书。作者吴均最擅长的就是把民俗传说创作成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还记载说屈原白日托梦,要求粽子要塞入楝树叶,并且绑上五彩丝,免得被蛟龙偷走。楝树叶应该是端午节用来祛病驱邪,而五彩丝据闻一多考证是由百越民族的“纹身”习俗衍化而来。纹身后似“龙子”,蛟龙会视为同类从而免受其害。吴均先生真是生花妙笔啊,但是也真够天马行空!
由此可见端午节前后吃粽子是很久就有的习俗,并不是因为屈原才发明的,端午节的祭祀活动、祛病驱邪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古人认为五月时节交替、由寒转热,是阴阳交替、生死攸关的关键月份,举行祭祀活动,祛病祈福也就顺理成章了。03年的“非典”、今年的“冠状病毒”,都是从春节前后开始流行,到了四五月份基本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见古人的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而粽子作为祛病驱邪的吉祥物,后来慢慢演变成了端午节专属的食物,用来祭祀屈原,并不是一种偶然。
古人过节总是要吃点什么特定的食物,春节吃饺子,谐音“交子”,寓意岁月交替、阖家团圆;上元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也都是寓意团团圆圆;端午节吃粽子,则是寓意百病不生、福寿安康。我们对于节日,对于人生的美好寓意,都融入到了食物里面,再由食物融入到日常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提醒我们岁月静好、只争朝夕。
“民以食为天”是最朴素的真理,用最常见的食物来表达最真挚的祝福,既是劳苦大众自身的需求,也是精英统治阶层的“阴谋”。每逢佳节,文人墨客们就开始挥毫泼墨,写下流传千古的诗书文章,节日在他们的笔下寄托着思念、遥寄着哀思,于是节日或愈加美好,或愈加惆怅,也愈加抽象。平民百姓压根听不懂这些无病呻吟,什么样的生花妙笔能写出饿着肚子的空虚感?中国老百姓几千年以来从来就没有摆脱食物的枷锁,多少人辛苦操劳一辈子只是为了这张“口”。对于他们来说,什么屈大夫的爱国情怀,什么中秋节的家人团圆,都比不上一顿好饭来得实在,家人团圆了,大家围在一起饿肚子,还会觉得花前月下美满人间吗?
于是简单朴素人人都吃得起的美食开始成为了节日的主角,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心灵手巧,总能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美好的食物,像粽子、月饼这样食材随手可得,人人都能吃得起但是又百吃不厌的美食,不得不让人佩服国人的智慧。美国人过节吃什么?火鸡!吃过的人就知道火鸡真的谈不上好吃,而且不是殷实人家能吃得起吗?国外的美食大都是从上层社会流传到民间,而中国的美味都藏在市井之间。
但这中间就没有上层阶层的影子吗?怎么可能,“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并仅仅体现在生活习惯上,端午节吃粽子更像是一场统治阶级的阴谋。把屈原和端午联系起来,把粽子和端午联系起来,于是粽子就和屈原联系了起来,就和屈原的所谓“爱国情怀”联系起来,更可怕的是更多的人会把“爱国情怀”等同于“爱君情怀”,屈大夫不就是为楚王尽忠而死的吗?于是美味的粽子就成了一道符,符上画上了端午节的美好寄托,也画上了屈大夫的忠君爱国,更画上了为君而死的愚忠,五月五日这一天,这道符飞向了千万家,贴在了每个辛苦劳作的老百姓头上,成为了牢牢束缚住他们思想的枷锁。这种刻意引导真是无本万利,而且体现在每个节日里面,因为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个美好的节日,象征着国泰民安君明臣贤。
食物的记忆是最刻骨的,我们今天觉得过年没有了年味,中秋节月饼也没那么好吃了,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好了,不再为了吃饭而奔波,对于食物的渴望没了,对于美食的记忆淡了,节日的气氛也就淡了。而古代贫苦大众一辈子都是为了食物操劳,很多人平时压根吃不上饱饭,但是到了春节谁家还不吃顿饺子呢,端午节谁还不吃个粽子呢?吃饱饭是最基本的幸福,也是最大的幸福,于是节日就变得具象而美好,变得让人期待和怀念。而统治阶层呢,只是稍稍引导,就把食物同文化和文物联系起来,把“忠君爱国”的愚民思想与美好的食物联系了起来,于是节日的花好月圆就等同于“国外民安”,老百姓吃了顿饱饭都缘于“君明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