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古人称之为“元夕”,又称“元宵”,就是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自古以来就是老百姓的一个重要节日。因为燃灯是这个节日的主要特征,所以,正月十五又叫“灯节”。
狂欢,通宵达旦
元宵节的发扬光大是隋以后的事。隋朝初期,元宵节放灯还被禁止过。《隋书·柳彧传》记载,柳彧认为正月十五的狂欢活动,“男女混杂,缁素不分”,太不像话了!他对隋文帝说:“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这样下去不行,“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断禁”。隋文帝竟然同意了。好端端一个让老百姓尽情欢乐的节日,就这样被禁止了。
不过,到了隋炀帝时期,元宵节的禁令又收回了。隋炀帝不仅允许元夕燃灯,还以朝廷出面,在元宵节这天组织大规模的娱乐活动。
史书对隋炀帝是持批评态度的,认为他“终月而罢,所费巨万”的做法太挥霍了。所以到唐代,欢度元宵节的时间定为三天。唐代的《朝野佥载》里有“灯轮下踏三日夜”的说法,说的是唐睿宗李旦(—)时期的事。
到唐玄宗时期(—),规定“正月十五前后二夜金吾弛禁,开市燃灯,永为是”。请注意,“开市、燃灯”,就是说:规定元宵节为三天,有“灯”还有“市”,并且以此为始,“永为是”。
张灯三夜,始于唐;张灯五夜,始于北宋。宋开宝年间,在正月十四日到十六日张灯三天之后,两浙钱王又献了两夜灯,于是延至正月十八日。到南宋,元夕张灯又延长为六夜。至明代,则延长至十夜了:从正月初八开始,止于十七日。
鳌山,宋搭到明
北宋的元夕之庆不但比唐代长,而且更加热闹。据《宣和遗事》记载,每年,汴京大内门前都要架造鳌山,各州也要高搭山棚。鳌山,就是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巨鳌形状。鳌山有多高、有多少层?宋词中说:“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隐晴空。”可见鳌山花灯之多、之高。宋宣和六年(),大内前的鳌山从冬至就开始架造。这座鳌山高一十六丈,宽三百六十五步—高约50米、宽约米;中间有两条鳌柱,长二十四丈(80米),上盘金龙,龙口里点着一盏灯。鳌山中间挂一大牌,上写八个金字:“宣和彩山与民同乐”。这一年,鳌山下的灯要从腊月初一一直点到正月十五。为什么?据说是怕变天下雨雪,妨碍行乐。到了正月十四这天晚上,圣旨一下:“宣万姓!”顷刻间,汴梁百姓“有似云浪”拥到鳌山下看灯。
金代皇宫里也过上元节;金中都燕京城元宵也张灯,也搭灯山。金世宗完颜雍崇尚节俭,大定十年()正月十三,“命宫中元宵无得张灯”。然而这条禁令持续了多久呢?据《金史·五行志》记载,大定二十三年()正月“辛巳,广乐园灯山焚,延及熙春殿”—正月十五这天,皇宫内灯山失火,火势蔓延,烧毁了熙春殿。可见此时禁令已除,而且当时这座灯山也不会小。
元大都的元宵节,更是热闹。皇宫里要举行盛大游行:前面打头的是高擎皇帝御座上的白伞盖,随后是众人抬着的释迦牟尼像和关羽像,簇拥其后的是举着各种器仗、旗帜的仪仗队,然后是大都城三百六十所寺庙的僧侣,教坊司掌管的鼓乐队四百人,“兴和署掌伎女杂扮队戏一百五十人”,“祥和署掌杂把戏男女一百五十人”,仪凤司掌管的三个民族细乐队三百二十四人,还有金门大社一百二十队……首尾三十余里,吹吹打打,边走边唱边舞,绕皇城而行。“都城士女,闾阎聚观”。皇帝和后妃公主们,则坐在玉德殿门外的高大彩楼里观看。这叫“游皇城”,持续两天,至十六日结束。
供百姓游乐的灯市在丽正门外。据《析津志》记载,大都城建造之时,忽必烈问负责规划的刘秉忠,大内的中轴线如何确定。刘秉忠说正对丽正门外第三桥南的一棵大树。忽必烈同意了,于是封这棵大树为独树将军。此后每年元宵三夕,树身上便挂满了诸色花灯。树的周围商贩云集,卖各种糕点、甜食的,酒肉茶汤的,游人至此忘返。
大都城内也高搭鳌山吗?答案是肯定的。有元代词人马致远的词为证:“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灯具展销(前门外文盛斋)
明代北京城的元夕也搭有鳌山。明永乐年间大臣金幼孜《元夕赐午门观灯》诗中,头一句就是“鳌山高耸架层空,万烛烧春瑞气融”。据《日下旧闻考》:上元之前,宫中“于乾清宫丹陛上安放牌坊灯,于寿皇殿安放方圆鳌山灯。牌坊自七层,鳌山至十三层”。寿皇殿在皇城之内,大臣要得到皇帝的恩赐才得一见,所以要写诗表达感恩之情。
明代,万众喧腾
明代元夕百姓赏灯,集中在东华门外,即今天的灯市口,白天为集市,夜晚放花灯。当时,全国的客商云集北京,以致东华门一带房屋出租的价格高涨,哪怕是一间小屋也挤满了房客。街道两旁摆满了商棚、地摊,堆满了各种货物。街市上挤满了轿子、车马还有骆驼,“追陪左右人肩摩”。不等夜幕降临,各种花灯早已争先恐后地点亮了,花炮开始燃放了,锣鼓笙笛奏响了,各种花会表演开始了……
灯市上有人用秫秸搭起大棚,周悬杂灯。大棚占地两亩,里面的路径曲曲折折却有三四里长。“入者误不得迳,即入,迷不出”,简直是灯的迷宫,叫作“黄河九曲灯”。
灯的种类繁多。从材质分,有纸灯、纱灯、丝绸灯等;从形状分,有百花灯、鸟兽灯、虫鱼灯及走马灯等。万历时人胡应麟在他著的《甲乙剩言》中说:曾在灯市上看见一盏全部是用蛋壳制作的灯,“为灯、为盖、为带、为坠”,大概用了数十百枚蛋壳。每个蛋壳都镂有四个门,每门都有檐拱窗棂,“金碧辉煌,可谓巧绝”!可惜那个时候没有影像设备,这盏蛋壳灯究竟什么样,只好由我们来想象了。
元夕的北京城,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灯。富庶之家从正月十三起,用一百零八个小灯盏,摆放在井台、灶台、门户、砧石等处,名曰“散灯”。“夜灯之”—天一黑就点亮。富庶人家连点四个晚上,小康人家点一个晚上。无力点一百零八盏的,也要在院子里点一盏“天灯”。因此,夜幕降临,全城到处是点点灯光,密集处如萤虫聚会,稀疏处如天上星辰点缀。明代的张居正有诗记其盛说:“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
届时,有猜灯谜活动。《帝京景物略》中说:“有以诗隐物幌于寺观壁者,曰商灯,立想而漫射之,无灵蠢”—寺庙道观的墙壁上悬挂着谜语灯,吸引人们驻足冥思苦索猜测答案,无论聪明人还是笨人,都喜欢参与。
有杂技表演,翻跟头、钻桶、蹬坛子、蹬梯子……
有器乐演奏,《撼东山》《海青》《十番》……
有少年擂《太平鼓》,傍夕向晓,一夜不停。
还有施放烟火的,“烟火以架以盒,架高且丈,盒层至五。其所藏械:寿带,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勋戚家有集百巧为一架”—达官贵人之家,烟火自然不寻常。百种烟花搭在架上逐个点燃,持续“通宵以为乐”(据《宛署杂记》)。那时候不用顾虑污染空气,满城施放烟火。
北京城的元夕,也是孩子们的节日。灯影之下,孩子们有玩跳百索(跳绳)的,有玩“摸瞎鱼”“打鬼”游戏的。
妇女们则梳妆打扮、约伙结队,头戴“闹蛾儿”,身穿白绫衫,走街过桥,据说这样一走就会消疾病、获长寿,名曰“走百病”,又叫“走桥”;还要到正阳门等城门去摸门上的铜钉,据说摸了就可生男孩儿—钉者,丁也;丁,就是男子。这个风俗一直沿袭到清代。清代还有到金鳌玉蝀桥头烧石狮牙以疗牙疼的风俗。
清代,各族同庆
清代北京城内的灯由正月十三挂到正月十七。礼部、户部、工部等都挂灯,其中以工部的灯最为有名,精巧胜于他部,观灯人每年必定慕名前往观看。各大寺庙也有灯,什刹海周边的寺庙善做冰灯,因为用水方便。这些寺庙从腊八就开始制作,在大筐上绑上树枝,弄出各种造型,再天天往上浇水,造成冰山、冰树,里面有花、鸟、草、虫什么的。
商家凡是店铺有廊子的,无不在灯节期间各显其能,大商号多有特制之灯。前门外各大布店,制作的宫灯尤其精致。点心铺挂的灯最有吸引力:在精巧别致的方灯上,画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故事。
正月十五的烟花爆竹要比元旦还热闹,因为元旦的爆竹是为迎神的,而十五的烟花是为娱乐的。
烟花的制作到了清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一种叫“盒子灯”的,直径七八尺,高一尺多,内放折叠起来的五层或六层火彩。第一层是八个纱灯,其余各层或是吉祥话,或是葡萄架、宝塔之类的造型,都能燃烧。将药捻点燃后,一层一层依次燃放,煞是好看。据民国时人的笔记中说,一个烟火盒子最多的有十一层,能燃放四五十分钟。
除了有灯和烟花,还有花会表演。东安门外每年都要高搭许多席棚,官宦人家坐在上面,一边饮茶吃点心,一边看各种花会表演: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还有耍中幡的、耍钢叉的、耍坛子的,等等。
陈康祺《郎潜纪闻》中说,正月十五,西苑旃檀寺看跳喇嘛、打莽式、打秋千。旃檀寺在今北海西岸,以供奉旃檀佛像而得名。寺毁于庚子之变,寺址成军营。
跳喇嘛,即跳布扎,俗称“打鬼”,是藏传佛教的大型宗教表演仪式,分十三幕,由喇嘛头戴面具,分别饰成魔王、金刚、星神、天王、菩萨等,演绎佛法最终战胜邪恶,擒获魔王,将其处斩、焚化,而后天下太平。
驱魔鬼舞雍和宫(年)
莽式,满语玛克式的音译,是清代宫中祭祖时表演的满族舞蹈,有特定的内容和仪式。莽式分男莽式和女莽式。两人相对而舞,众人拍手唱歌,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满人入关以后,满族的王公贵戚将这种舞蹈作为新年的喜庆活动,用来娱乐。《郎潜纪闻》中说:“本(清)朝岁暮将祭享,选内大臣打莽式,例演习与礼曹。其气象发扬蹈厉,盖公廷万舞之变态也。王公贵戚,于新正竞引之,以相戏乐。其态婉娈柔媚,或令妇女为之,此又莽式之一变耳。”
“旃檀寺看跳喇嘛、打莽式、打秋千”,自然是在白天;此外还有“五龙亭看灯火,唱秧歌,跳鲍老,买粉团”,当是晚上。五龙亭在旃檀寺之东,相去不远。看来西苑之西,是清代北京城正月十五的娱乐中心,各种花会表演汇集于此,又是唱秧歌,又是跳鲍老,热闹非凡。
“鲍老”是一种源于宋代的滑稽戏,又称“抱锣”。“鲍老”是滑稽戏中的角色,化装得比较夸张、可笑,在音乐的伴奏下“随身步舞而进退”,演绎某个故事。“鲍老”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伙。《大头和尚戏柳翠》中的大头和尚,即“鲍老”。五龙亭的元宵夜还能买“粉团”吃。
清代的正月十五,皇帝要在圆明园山高水长楼前宴请各国使节,从乾隆皇帝年始,成为惯例,延续多年。据赵翼的《檐曝杂记》记载,乾隆年间的元夕庆典从傍晚开始,先由八旗兵给皇帝表演马术,日落之后,开始舞灯。三千人各执彩灯列队而出,口唱《太平歌》,用队列变化,依次排成“太、平、万、岁”字样。
据稍晚于赵翼的姚元之说,舞灯的方法是每人手执一竿,竿上又横一竿,状如“丁”字,横竿两头,各系红灯,“按队盘旋,参差高下,如龙之婉转”。舞罢,焰火大发,声如雷霆,火光烛半空。“但见千万红鱼奋迅跳跃于云海内,极天下之奇观矣!”
据姚元之说,这种用队列组字的方法,后来还被外国学去了。
民国以后,北京城花灯最多、最好看,烟火放得最为绚烂的,据说一度是天桥的城南游艺园,轰动九城。
正月十五的灯光焰火,寄托了我国人民崇尚光明、向往太平和谐的心愿。
文
黎晓宏
文章来源: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