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什么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二十四
TUhjnbcbe - 2024/9/8 9:52:00
白癜风吃什么中药好 https://m.39.net/disease/a_9084672.html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lx/151121/4730448.html

昨天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朋友圈有人庆祝说:小年快乐。

结果有人回复说:昨天才是吧,已经过了。

然而,谁对呢?

两个人都对。

这就是南北方的差异,说起来令人诧异的是,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却是腊月二十四。

同一个国家,小年居然有两个,而且北方和南方日期不一样,且相差一天。

这是为何呢?

这就要从南北方差异说起了。

关于南北差异,大家影响更深的就是每年春晚,主持人都要说:

“家家户户端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为了这句话,春晚每年在上海要损失几十万观众,他们一遍一遍抵制,说自己除夕晚上不吃饺子,后来春晚主持这几年果然改了,改成了:

“家家户户端上了热腾腾的饺子和汤圆。”

关于小年,很多人渲染什么诸如朱元璋的传说,还说朱元璋发出的圣旨传到北方去是腊月二十三,传到南方去,晚了一天,就是腊月二十四。

这个故事不太正确,因为朱元璋的首都明明就在南方的南京,如果要晚,也是北方晚一天才对。

那么,为何南北方有这个差异呢?

历史上的真实原因是,本来小年是对过年的提前庆祝,也是祭拜灶王爷的日子,一直以来都是腊月二十四的。后来清朝的时候,清朝帝王选择腊月二十三祭拜祖先,后来觉得反正相差一天,就把第二天的祭拜灶王爷也放在这天了,随后公告天下,建议大家都要放在这一天。

只是,这是建议,并非剃发那样的强制命令,只有北方人听话,渐渐改成了腊月二十三。而南方,一则天高皇帝远,二来,南方人不听话,就坚持原有的习俗,坚决不改,这样,南方还是腊月二十四。

事实上,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没有戏剧性的故事,没有趣味,但是事实更显示了一点,那就是北方人往往更愿意听从命令,而南方人不是,或者说,南方多山、且容易割据的地形保护了自己。

从方言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以河北滦平方言为基础形成的普通话,经过明清,尤其是迁都北京之后算起,已经多年了,普通话把整个北方方言区全部消灭,所以今天只有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兰银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等官话的不同分支,已经没有方言区了。官话区还东西深入,先后南下,有了江淮官话区和西南官话区,通过移民,把四川也给占领了。

而长江以南的地区,顽强坚持着自己的方言,至今依然形成着各自的方言区:吴语、徽语、赣语、湘语、闽语系列、粤语、客家话,这七大方言至今依然在南方盛行。

唯一的例外是同样多山的山西,保留着北方唯一的方言区晋语,甚至扩张到了内蒙南部,但是山西人再怎么抵制语言,也是北方人,春节也是要说一声“吃饺子”的。

南北方的差异,多年来形成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已经并非北方吃面、南方吃米了。东北照样有大米,南方的很多小面也很好吃,经过几百年的交融,已经互通有无,不过有一种东西,南北方差异明显,并非饺子和馄饨这样的小差别,而是汤圆和元宵。

北方人吃的元宵,是先有馅,然后放在面粉中滚出来的,叫做“滚元宵”,所以元宵非常硬,还能炸着吃。

南方人吃的汤圆,是先有糯米皮,随后把芝麻红豆馅像包包子一样包在里面的,煮汤圆要有汤,所以汤圆很软。

为何有这种差别呢?其实和米粉很像,起初的汤圆都是南方人这样的,但是明清时代,北方不产糯米粉,所以只能用面粉来滚,用元宵代替汤圆,渐渐形成了习俗。

就像米粉,南方很多地方也做面条,但是不产小麦粉,就用大米粉做成了米粉,用米粉代替面。意外也成了今天的南方美食,如常德米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

南北方的差异,易中天在《南朝北方》中有过论述,说起源于南北朝。

不过,这种差异的完全形成可能还要延续很久,比如中国的八大方言区,就和五代十国的割据地图很像,说明晚唐五代对于这一时期的形成也很重要。

中国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和中国宋金时代的地图也很像。

这说明,南北差异,始于南北朝,终于宋金这第二次南北朝。到了明朝开始,南北又是一个国家,却一开始就有南北差异,连科举考试都分南北榜了。

南北方差异,自觉本人叙述得还太浅,引用易中天在《南朝北朝》一书中的论述: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

什么没了?

五胡。

什么有了?

南北。

五胡是被消融而非消灭的。匈奴、羯、氐、羌和鲜卑都融入了新汉族,途径则是通婚混血和移风易俗。不过这种变化是双向的,汉化的同时也在胡化。比如双脚着地坐在椅子上,就是胡人的坐法。汉人的坐法是双膝前跪,席地而坐。现在谁要恢复这汉家风度,恐怕很难。

不穿裤子,改为“上衣下裳”,也很难。

诸如此类的“胡作非为”还有很多,包括“胡思乱想”和“胡言乱语”。比如以时间为世,空间为界,合称世界;以认识为智,领悟为慧,合称智慧,便是胡人的思想方法。只不过那“胡人”不在五胡之中,而在印度。

语言也一样。现在的普通话中,胡语胡音不少。有后来蒙古人和满族人的,恐怕也有当年五胡的。正宗的“中原雅言”倒是有一些保留在闽南话中,可惜,听得出来的人不多。同样,找到懂鲜卑语的,也不容易。

历史上的五胡与汉,已经融为一体。

汉胡界限模糊之后,南北分野便突显出来。士族,南方的尚清谈,北方的尚实务;佛教,南方的重玄理,北方的重践行;文艺,南方秀丽唯美,北方雄浑质朴。那些厚重的石窟比如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全在北方,骈文和诗歌等文学方面的成就则南方更高,都绝非偶然。

南方与北方,俨然两个世界。

此后,关于南北差异的说法越来越多,比如,南腔北调和南拳北腿。前者的意思是:北方方言只是声调不同,南方方言则连读音都两样。后者的意思是:南方人打架喜欢用拳,北方人动武喜欢用腿。就连男女关系暧昧,南北说法都有不同:南方叫“有一手”,北方叫“有一腿”。

南人与北人的区别,自然也就成了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顾炎武就说,北方学者的问题,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学者的毛病,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鲁迅先生则说,北人的优点是厚重,缺点是愚钝;南人的优点是机灵,缺点是狡猾。总之是大为不同。

南人与北人,俨然两个民族。

同一个民族中有两种不同的文化,似乎不大可能。然而按照林语堂先生的说法,南人和北人在身体、性格和习俗上的差异,甚至不亚于地中海人和日耳曼人。至于原来的胡汉之别,可是一点都看不出来了。

所有这一切,归根朔源都要拜魏晋南北朝所赐。没有那三四百年的隔淮而治和风云激荡,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化和文明。种种故事,也就无从说起。

原来有的没了,南朝和北朝都认自己为中华帝国,称对方为魏虏或岛夷。原来没的有了,这才有了文化上的南方北方。从此,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并驾齐驱,隋唐开创的新中华将诞生在两河之间,一直延续至今。

最近研究表明,南北方确实基因差异明显。

基因检测网站23魔方统计了它在全国各省份的用户信息,分析得来中国各地区基因差异。

北汉O2a成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胶辽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晋语-兰银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徽语-吴语-赣语-西南官话-闽语-湘语-客家话-粤语。吴语以下为南方人。

南汉O1a成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客家话-粤语-闽语-赣语-湘语-西南官话-徽语-吴语-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胶辽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晋语。江淮官话以上为北方人。

就此,可以清晰的看出,胶辽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晋语、兰银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地区的人是北方人。

徽语、吴语、赣语、西南官话、闽语、湘语、客家话、粤语地区的人是南方人。

归根结底,和方言地区图相似,图中南方方言区,加上云贵川的西南官话区,就是南方人。

可以说,南北的基因呈现明显的南北对比。

南方人,说着不一样的方言,吃着汤圆,吃着米粉,然后过着腊月二十四的小年。

北方人,大多说着官话,吃着元宵,吃着面,然后过着腊月二十三的小年。

但是不管怎么说,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小年都照过。

不管是O2a还是O1a,都是汉人基因,都是中国人。不管是川军还是晋军,都一致对外抗日。

南北方更多是一个调侃的符号,作为谈资而已。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