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和物就那么奇怪,不在那个点上、不在那个时节,就没有那种意义,就全无那种味道,或者就根本不是。比如,看花灯,就必须在元宵节。灯,随时都有。花灯,谁都可做。但,只有在元宵节,花灯才叫花灯,才有那么多人,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一起,才叫看花灯。
看花灯,灯是多的,人也是多的,还有因人气旺盛而带来的热闹。但又绝不止于热闹,花灯也着实透视着时代和人生的变迁。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候还很落后,平日里吃饱肚子还是问题,电灯照明也还没有。元宵节到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能吃上一顿元宵,填饱肚子,解解馋欲。大多的时候,元宵就是糯米粉做的实心元子,难得妈妈舍得做一次包馅的。一旦有芝麻馅的蔬菜馅的,那也是严格数量的。元宵花灯书上说过,但没亲眼看过。有时就自制,大多在萝卜上掏几个洞,塞上一个蜡烛头,用绳提起来。有人家父母帮着在玻璃罐头瓶里放蜡烛,再用绳提起,跑起来防风。儿时的记忆里,花灯是极其简单极其朴素的。
在城里安了家,有了孩子,才真正有看花灯的感觉。记得孩子小的时候,元宵节吃完晚饭,孩子跑在前面,全家总动员向市中心的铜马广场进发。公家专门制作的花灯还很少,广场四周摆摊设点卖花灯的倒很多。但也多是些塑料做的各种形状的动物灯,或者类宫灯状的灯。待到孩子上中学时,就有了盐渎水街,就有了公家制作的大型花灯。地摊上卖的小花灯,也精致了许多,还带有声光电的,科技了不少。这时,元宵花灯就有了现代的意味和气息。
孩子在南京安了家,前年元宵节有机会参观夫子庙花灯展。那天,我们早早出发,乘地铁去夫子庙的。在鼓楼转3号线的时候,地铁上就已经人挤人了。出了夫子庙地铁站,好家伙,那人才叫一个多。进入景区,在人流中前心基本贴着后背,只能按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速度,你想多停留几秒钟都是不能的。但花灯还是可看的。整个景区就是灯的海洋,简直无处不花灯。几块大屏幕上,放映着各种花灯的变幻,建筑物上霓虹灯做成的各种花、字、动物图案的灯忽闪忽闪。几个小广场上布置着各种主题花灯,或高耸,或威武,或安静,或顽皮,或仙女欲飞,或动漫可爱。秦淮河两岸花灯延绵不绝,画舫船变成游动的花灯簇。逛上几条街,累了倒是其次,定会被花灯给灌醉了。夫人一路看灯,一路感叹,大城市花灯终究不一样。
元宵节看花灯是我们民族的悠久的习俗,也是中华文化的沧海一粟,究竟始于何时也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可以推断,一定是兴于盛世、旺于国强。今年的元宵,政府提倡就地过年,我们也能逛市赏灯,不知那些疫情仍在蔓延的国家是何等羡慕。
年轮一圈一圈,人生一程一程。变化的是飞驰而过的时光,根植于内心的民族文化之魂定将永恒。伴着从小康奔向现代化的脚步,元宵花灯定会更加璀璨,更富特色,更有意味,将不断刷新我脑海里的花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