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宵
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按民间的习俗,在节日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放爆竹,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有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舞龙、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打太平鼓等活动,相当热闹。但是你是否知道,在上海全市各地还有极富地方特色的元宵民俗活动呢?来了解一下吧。
黄
浦
区
年豫园新春灯会场面(朱曦摄)
旧时习俗正月十三夜上灯,至十八晩结束。如今在豫园旅游商城,每年会举办元宵灯会,把古时的各种彩灯,利用现代的声、光、电等手段,使商城内处处成为“灯的海洋”,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观灯、赏灯。除了观灯,旧时元宵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活动,如走三桥。在老城厢一带,尤其以走小东门的益庆桥、天官牌坊南的长生桥和邑庙东的如意桥最为火爆,因为这三座桥的名称都是很吉利的。如今这一旧俗已经慢慢淡化和消失,民间有驱车过三桥的替代方法可谓别出心裁地将旧传统来了一个新演绎。
年上海地图中的益庆桥、长生桥和如意桥
静
安
区
thelanternfestival
年代静安寺门前热闹场面
旧时,人们白天吃馄饨,晚上吃小汤圆,也叫珍珠圆。家家户户的门口挂上春灯,屋内堂上则挂起花灯。著名的静安古寺门前场地上还会搭起用竹竿扎成的“塔灯”,入夜百灯齐放,一扫往日的阴霾与黑暗。自年起,每年元宵节还特别举办“元宵灯会”。灯会一般从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历时3天,曾先后有民间灯彩展赛、民间艺术表演、戏曲流派演唱、诗画比赛、文化产品展销、特色风味小吃展示、燃放焰火等多项民俗活动。入夜时,节日焰火从区文化馆广场等大型空地上腾空升起,绽放光芒,人群如云、观者雀跃,其中不乏来自欧美、亚非拉各国的外国朋友和港澳台同胞,大家一起共度佳节,一展国际静安的魅力。
年上海地图中的静安寺
thelanternfestival
普
陀
区
真如老街入口牌楼(张渊源摄)
过去每年元宵佳节,真如镇的居民除了玩龙灯之外,在真如寺也有点挂塔灯的习俗。塔基是两块二米长、三十多米宽的条石块,露出地面,一头埋在地下,悬托灯笼的桅杆(俗称“长梢木头”)就竖在两石之间。桅杆之上另有头灯,头灯一般为五盏,并排吊在一个竹架子上,高高升起,数十里外都能见到。头灯之下是一层一层像宝塔样的塔灯。塔灯每层六盏,灯笼较头灯稍小,悬挂于用篾片扎成六角形的鹞子上或竹架的六只角上。年成好时,这样一层一层的灯笼可多达二十一层,少时也得有十七层(总是成单数)。
年真如镇街市地图(复制)
闵
行
区
thelanternfestival
年代七宝老街上的舞龙表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虹桥蓬场庙庙会几番竖起塔灯,盛况空前。农民纷纷在田间用竹竿挂起灯,称为“望田灯”,七宝、莘庄一带尤盛,民谚有“十番锣鼓传十里,七宝龙灯七里长”。
虹桥老镇和七宝塘桥年代旧影
据称,年纪王镇上的元宵花灯会,观众也有八千多人。当年颛桥镇上的伞灯(俗称凉伞灯)享誉四方。老闵行镇向有元宵赛灯、观灯的风俗。灯会以闵行大操场为集会中心,队伍穿街走巷,绵延全镇。灯会有徽帮的大鲤鱼灯,红、青各一;有台阁灯,又称“活抬阁”,4人抬扛,灯系轿子,形如戏台,化妆成戏文里的人物站于台阁,边行进边演唱;“春社班”“清音班”随后,拉琴吹笛,敲锣打鼓。荡湖船、蚌壳灯、狮子灯、龙灯等相随而行。附近乡民纷至沓来,通宵达旦观看盛会。
年代上海市地图中的七宝镇、闵行镇等集镇
嘉
定
区
年元宵灯会,嘉定镇街头舞龙表演
元宵节食馄饨、圆子、“贺年羹”(也有叫“和年羹”“和腻羹”的),象征合家团圆和睦。将面团揉成缸甏形,置笼内蒸煮,视“缸甏”中积水多少,卜年内雨水多寡,称为“蒸缸甏”。入夜,嘉定境内的街巷张灯结彩,放鹞灯、舞龙灯、谓之“闹元宵”。在嘉定乡间,青少年三五成群手持火把,点燃田埂枯草柴把,高唱“花三担、谷六石,我伲田里出金银山楞爿”,谓之“照田蚕”“烧田角”,祈求丰收。
清康熙十二年()嘉定县全境图(当时包含宝山地区范围)
宝
山
区
thelanternfestival
贺年羹(影视资料片段)
和嘉定一样,正月十六早晨,宝山家家户户都吃“贺年羹”(“和腻羹”)。“贺年羹”是将正月十五吃剩的小汤团、米饭、各类蔬菜、馄饨和在一起烧的一顿早餐。用老一辈的人的说话,吃了“贺年羹”,一年顿顿有剩饭冷菜。如今的“贺年羹”,用料讲究,花式多样,以圆团、馄饨为主,加入桃仁、瓜子仁、地栗、菱、黑木耳等同煮。到了正月十六晩上,传说中的各路神仙、菩萨已经落户到各家,有“中柱娘娘”、“坑三姑娘”(粪神)、“壁眼佛”、“水桥神”等。
thelanternfestival
浦
新
东
区
新场古镇夜景(张渊源摄)
过去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浦东南汇地区各集镇常举行灯会,满街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更有结伴提灯列队“出灯”。灯队以龙灯为先导,各式彩灯列队相随,有龙凤吉祥灯、魁星灯、生肖灯等等,制作精美,造型别致,各具特色,并有“活台阁”穿插其间,城乡群众竞相观赏。20世纪30年代,新场镇灯会最为盛行,规模之大为本区之首。彩灯名目繁多,刻制细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飞禽走兽灯、鱼鳞虾蟹灯、蛇虫百脚灯、生肖灯、走马灯、果子灯、龙灯、荷花灯等,不下数十种,还有“西游记”“八仙过海”“水漫金山”“武松打虎”“吕布戏貂婵”等各出戏文的“台阁灯”,真是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民国南汇县地图中的新场镇
金
山
区
thelanternfestival
正月半,吃圆团。在金山,有的人家会把圆团做得很大,俗称“稻棵圆团”,寄寓今年水稻发棵粗壮,如同大圆团,秋后有个好收成。吃好晚饭,农村家家要在田头“着癞子”,是农民祈求丰收的习俗。“着癞子”是用稻草扎成火把,到田间点燃后在田埂上边走边舞,唱:“癞子还癞哦(吗)?不癞哩!”“癞子癞子,隔壁田里出稗子,自家田里长金子。”现在,农村少数人家还沿用此俗,但是唱词已有新意:“烧死贼癞子,田里长金子。”“癞子癞子烧成灰,金子银子堆成山。”金山还有调灯习俗。农村的串马灯别有风味。村里二三十个青壮年,每人肚前扎一“马头”,马头里点燃一盏灯,排着长队到村户场头表演。户主端出热气腾腾的团子以表谢意。
年松江府地图中的金山县
青
浦
区
节日里的朱家角夜景(张渊源摄)
青浦城乡一般人家都在元宵节悬挂红灯,店家还挂上形象各异的彩灯。富人或书香门第家中也有布置猜灯谜活动的。朱家角民间还有热心人当“灯头”,出面组织出灯活动,家家拿出自己制作的彩灯,在元宵节晚上出灯表演,有银丝灯、珍珠灯、戏名灯等,并穿插打莲湘踩高跷和调龙灯等民俗表演,有声有色,热闹非凡。青浦农村的孩子们在元宵节还有放野火活动。他们把手中的稻草火把点燃,一边挥舞火把,一边在自己的农田堤岸上奔跑,口中高喊:“田里生稻,不要长草。”有的农民在元宵夜,用稻草火把在田头焚烧,边烧边喊:“烧烧田角落,一亩要收三石六。”这叫“放田财”,为祈求丰收。
民国初年青浦县地图中的“珠街阁”(朱家角)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