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年超千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年就业目标完成得益于这些行业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年经济数据。
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比上年增加8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虽较9、10、11月份略有走高,但相较疫情前年12月同期还要低0.1个百分点。
年我国GDP突破万亿元,约为.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年、年我国经济运行受疫情影响,两年平均增速5.1%,较年6%的增速有所走低。但是,城镇调查失业率整体维持稳定,背后原因有哪些呢?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和调查失业率稳定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其中调查失业率低于预期目标,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奠定了就业的基础。去年我国经济增长8.1%,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速虽然是4%,但是按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年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长达5.2%,比三季度的4.9%加快0.3个百分点,经济的平稳增长为就业提供了重要基础。
第二,就业优先政策发力显效。一系列援企稳岗帮扶政策,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年农民工总量是万人,比年增加万人,年相比年是下降的,但是年已经超出了疫情前年的水平。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
第三,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年仍在继续较快发展,各种灵活的就业模式吸纳了许多劳动力就业。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2亿人左右。据调查,一些平台外卖骑手达到多万人;在平台上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多万人,比上年增加近3倍。
第四,部分行业用工增加较多。尽管有些行业就业人数有所减少,比如一些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但是另外一些行业就业人员是增加的。年11-12月,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加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增加41万人,居民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加33万人,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加28万人,弥补了其他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减少。
第五,调查失业率反映了部分人员暂时退出了劳动力市场。我们在农村开展劳动力调查,全国调查失业率总体上比城镇调查失业率还要低一些。从城乡之间看,如果农民工回到农村,就不属于城市劳动力,而在农村接受劳动力调查。从城市本身看,由于季节性歇业、照顾家庭、身体健康、学习培训等原因,有一部分人转为非市场劳动力。比如,一些原来从事农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到了冬天,他们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
近年来,服务业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疫情对服务业影响较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6%,相较疫情前年6.9%的增速有明显下调,但相较年(当年累计增速为0%)已经有较明显的恢复。尽管仍有疫情影响,但年9、10、11月份服务业均在稳步恢复,月度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3%、5.5%、5.6%,在逐渐走出三季度的低谷——服务业的稳步恢复,带动了相关就业。
宁吉喆表示,服务业对就业的影响,一定要深入地分行业去看。一些聚集性、接触性的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货运服务、物流服务、产业链服务相关行业受影响就小一点。我们要巩固住这些保证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服务业,促进它们的增长,同时保持常态化防控、精准防控,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有良好的环境。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万人,首次超过万人,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还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年就业压力较大。
宁吉喆表示,年我们要根据去年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保持居民就业,保证经济合理增长。
为了应对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中央要求宏观政策适度提前,近期多个中央部委出台稳增长政策,旨在稳增长、促就业。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印发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出台十条促消费举措,要求各地在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契机,适应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和提质升级需要,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
1月17日,央行进行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2.85%,此前为2.95%。同日进行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从原来的2.2%下调10个基点。央行降息旨在提振融资需求,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继去年四季度以来,今年1月地方专项债也在加快发行,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政策也在发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1-12月份新开工项目个,比1-11月份增加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1-11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作者:周潇枭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