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正月十五,除了元宵爱情和花灯,这些老习
TUhjnbcbe - 2023/10/22 19:56:00
农历正月十五,除夕过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因为正月也叫元月,古人又称“夜”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被人们称为“元宵节”。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但人们并没有想着去赏月,而是先想到了吃,吃汤圆或元宵,其次想到的才是赏月、看花灯、猜灯谜。元宵节,也称上元节(道教)、小正月或灯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大多数人一直认为七夕是中国情人节,但在古时候,真正有点情人节味道的,其实是元宵节。古时候很多城镇都有宵禁制度,除了有官家特许,否则是不能出门的。但唐朝的时候,每年元宵节都会解禁3天,而且还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全程灯火通明。看过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朋友一定颇有感受,我当时就有一种想穿越回去的冲动。特别是在元宵节当晚,平时很少外出活动的未婚女子,都会在这天晚上出门看灯、观景、逛街、剁手(买、买、买)。除此之外,最有意义的就是“看人”,这样才可能会有“月上柳梢头,人约*昏后”。很多年轻异性的完美邂逅就这样发生了,如果这时候再来点小酒,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而且古人还为此做了诗句:“太平时节元宵夜,千里灯毬映月轮。多少王孙并士女,绮罗丛里尽怀春。”这样一来,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就形成了。进入现代以后,关于元宵节的爱情少了,留下的只有吃喝、游玩、祭拜等习俗,而这其中还有很多是人们不知道的,这里就来简单说几个。踩高跷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活动,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也称“高跷”、“走高腿”,是北方民间流行的一种技艺表演。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北方很多地区都会看到踩高跷的表演,这些表演者大都是由群众自发组织,或由当地文化部门组织。古时候,踩高跷是一种祭祀舞蹈,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走百病“走百病,摸门钉”是明清时期北方元宵节的重要传统民俗文化,有的是在正月十五,但也有正月十六进行的。届时妇女们会穿着节日盛装,结伴出行,登上城墙,走到有城门的地方,便会去摸一摸门钉,祈求添丁送子,儿孙满堂。划旱船这项活动也被称为“跑旱船”,就是在没有水的陆地上模仿划船的动作,而参与表演的大多都是姑娘家。所谓的船,其实是两片船型薄板,蒙上一层彩布,然后套在表演者的腰间。表演的人会一边做划船的动作,一边唱小曲。有时还会有人扮成船客,以各种滑稽动作来逗观众乐。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元宵节还有很多节日习俗,但有的已经慢慢被人们遗忘。小时候经常见的一些元宵节活动,现在只有在庙会等地方才会有。本文由约翰饭特稀编辑/原创,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月十五,除了元宵爱情和花灯,这些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