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13 18:24:00
年5月18日,美国芝北中文中心校长满素洁(第二排左七)参加“第七届世界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芝加哥赛区颁奖典礼。受访者供图画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擀一张薄厚均匀的饺子皮,打一个吉祥如意的中国结……近年来,在众多华文教学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美国华裔青少年纷纷参与到多姿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当中,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华人身份的认同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意识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孩子的重要性,希望中华文脉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趣味课堂寓教于乐“那次游学经历使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不但有独特的古代文化和古建筑,还有现代文明和摩天大厦。在那里,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从此我为自己是华人而感到自豪。”这段话节选自美国芝加哥市芝北中文中心举行的首届“太古杯”华裔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我眼中的中国》。自年成立以来,芝北中文中心便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芝北中文中心校长满素洁说:“中华文化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心之所向、梦之所系,是我们心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我希望华裔青少年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成为中美文化沟通的桥梁。为此,芝北中文中心开设了汉语、国画、书法、象棋等多门课程,承办‘寻根之旅’夏令营、冬令营和汉语桥等项目,并多次举办华裔青少年书画、作文、朗诵等赛事,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广泛欢迎。”除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些美国学校还推行了“沉浸式中文教育”。杨赛是纽约一所沉浸式多语言私立小学的全科教师,她不仅教学生们中文,还用中文传授不同学科的知识。她说:“我的学生每天都在使用中文,不断与中国文化建立联系。中文对他们而言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音乐课的丝竹管弦,是美术课的笔墨纸砚,是地理课的锦绣河山。即使在数学课上,我也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我把孩子们的十进制算珠换成红灯笼,带入元宵节看花灯的场景,让孩子们玩算术游戏‘以数易物’。在这个过程里,他们既学到了课程规定的数理知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文化互鉴加深认同中美文化与教育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满素洁说:“在中国尊师重教的观念下,老师应该认真准备教案,为学生答疑解惑,而学生应该遵守课堂规范,按时完成作业。然而,在美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会争先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会纠正老师教学中的错误。面对中美文化差异,华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求同存异、与时俱进,不断增加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海外华文教育蓬勃发展。”杨赛认为:“文化传播者最大的挑战,是不断用对方也能欣赏的方式来构建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如‘关公面前耍大刀’这个典故,对于美国孩子来说很难理解。为了增进孩子们对这个典故的认识,我先用西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纳尼亚传奇》中相似的故事引入话题,再给孩子们详细讲解《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他们就更有兴趣倾听其中的故事了。除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外,我还希望尽我所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我曾精心准备一节‘中式购物’公开课,在教室里贴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