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正月十五闹元宵,有哪些乡村传统习俗
TUhjnbcbe - 2023/10/7 16:54:00

过了元宵节才算过完年。这里说的“过年”指的是“年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差不多。依照旧时的习俗,一般从年末的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日(扫尘日)开始,一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这段时间都叫作“过年”。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五这一天作为年节的最后一天讲究的是一个“闹”字,显然是热闹欢腾的一天。说起元宵节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吃元宵或者汤圆,讲究个圆圆满满和和气气。那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有哪些乡村传统习俗呢?小农下面就同大家一块分享了解下,不知各地的朋友们是否还有保留这些习俗。

元宵节名称由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夜、灯节。如宋代的诗词里都有称作上元、元夕等等,最有名单就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月为第一个月也叫作元月,“宵”为夜晚的意思,正月十五是全年第一个月圆的夜晚,因此被叫作元宵节。寓意着一元重生,大地复兴。在古代隋、唐时期已开始盛行,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啦,北方人叫元宵,南方人叫汤圆或汤团。每到正月十五这天,不论南北,家家户户都要吃上元宵。虽然元宵有这个各自口味,各种不同的名称,各种做法,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借着这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吃着元宵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赏花灯

赏花灯是元宵节不可少的节目,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挂起彩灯来庆祝节日。在古代元宵节这天男男女女都会走出家门欣赏月色,挂上花灯不仅装点了夜色,同时也给夜晚出行的人们照亮了道路。

猜灯谜

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会挂上彩色的灯笼,张灯结彩,燃放烟火,后来渐渐的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到灯笼上让人们猜测,即迎合了节日的气氛,有充满了智慧乐趣,渐渐的猜灯谜就成了元宵节的必备项目,也被流传了下来。

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全国各地都有,而且春节期间都会进行。但在小农的老家有个特别的就是到正月十五这天,不论是舞龙还是舞狮都的舞起来。因为有传统说法是,过了正月十五这天,龙灯和狮子都得上架子了,也就是说过了正月十五年就过完了。

除了这些以外在各地还有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等等的民俗,都是为了给这过年的最后一个节日营造浓厚欢腾热闹的气氛。热热闹闹地度过这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大家都要开始新的一年劳作了。元宵节为什么要“闹”?小农个人认为,从古时的农耕社会来分析,人们过了元宵节后,就要开始准备新一年的耕种劳作了,修养一个春节,元宵节“闹一闹”也是为了活动筋骨,作为新年耕种劳作的一个热身。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的传统习俗渐渐的被淡化了。各位朋友们你们那是否还保留了“闹”元宵的各种传统民俗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月十五闹元宵,有哪些乡村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