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或七月节,是四大*节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对于邪恶力量的担忧,民众融合了儒、佛、道三教的信仰,将农历七月十五日定为中元节,而民间则称整个农历七月为"*月"。
中元节的另一称呼是盂兰盆会,它在道教中得以命名,"中元"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北魏时期。在不同的地方,人们可能会以不同的俗称如"*节"、"施孤",或称为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的记载:"正月十五日被视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分别在除夕、清明、九月初九)等三个节日一同构成中国传统节日中祭祖的四大节日。
在《道藏》中有记载:"中元节这一天,地官会勾选众人,将善恶分别……在这一天夜晚,人们会诵读经典,十方大圣齐声咏唱灵篇。囚徒和饿*也会在此时得到解脱。"民间传统上在中元节这一天怀念已故亲人,并对未来表达美好的祝愿。
中元节的由来
道教的节日与传统民俗息息相通,两者都根植于相同的宇宙观。根据这一宇宙观,天、地、水三个界域被赋予神性,分别由天官、地官、水官统辖,民间常称之为"三界公",也就是三官的众神。在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已经综合了前期道教的宇宙观,首创了"三官手书"仪式,将手书分别投入天、地、水中,以向三官忏悔罪行,祈求平安。随着六朝时期的演变,三会日与三元思想融合,得到唐代官方的支持,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节日得以确立,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节日,皇帝与百官参与庆典。从唐宋时代开始,这些节日已逐渐成为民间的传统节庆。
汉族在正月十五庆祝上元佳节,也就是元宵节,这一传统源远流长。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在这一天民众祭祀祖先。而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是食寒食的日子,以纪念贤人。
汉族人在中元节会放河灯,道士会举行醮仪祈祷。佛教和道教对这个节日有不同的诠释,道教强调孝道,而佛教则着重为阴间被释放的孤*进行"普渡"。
道家将整个年份划分为三个盛大的时刻,合称为"三元",代表着天官、地官和水官三位大帝的诞辰。其中,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分别是这三位大帝的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中提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认为所有众生都受到这三官的掌管。在中元节,诸如地安门火神庙、白云观等道观会举行祈愿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而,出于恐惧心理,民众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将儒家、佛教和道教的信仰混合起来,将农历七月称为"*月",而七月十五也就成了中元节。
佛教传入后,佛教徒根据印度的一种仪式,为祖先超度。他们在中元节举行超渡法会,称为"盂兰盆节",也叫做"孟兰会"。盂兰盆节的由来与印度故事"目莲救母"有关,通过诵经和供养食物,为孤*野*超度。这与中国的中元节祭祀孤*的传统相呼应,因此这两个传统在中国传承下来。中元节还有许多传说,道教中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的修行记,而佛教中也有阎罗王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门关,放出孤*野*到阳间享受供祭的描述。最后一天,这些孤*野*会返回阴间。
中国的“四大*节”风俗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神的信仰深入人心,因此民间形成了许多专门针对**的节日,被统称为“*节”。这些节日的起源与民间传说紧密相连。中国民间有四个重要的*节,分别是三月三、清明节、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
三月三
在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被视为*节,据传说在这一天,**会频繁出没。夜晚降临时,家家户户都会点燃鞭炮,以此驱赶和吓退**。
传说在古老的时代,阳间与阴间的界限没有现在这般分明,亡者的*灵可以到阳间暂时游玩,生者的*灵也能进入阴间一观。就像走亲访友一样,两界之间的往来十分便捷。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阴阳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这一晚,阴间的街市布满了灯火和装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华丽的**。人们可以看到龙灯、狮舞、高跷和花船等活动。这种热闹景象甚至比人间的春节还要繁盛。因此,在这个夜晚,许多人的*灵受到阴间的吸引,纷纷前往*市游玩。他们有些在街头巷尾游荡,观看灯火和戏剧表演;有些在酒楼茶肆畅饮作乐;还有一些趁机拜访尚未谋面的祖先。
等到清晨雄鸡报晓时,*市逐渐闭幕,大多数游*满足地返回自己的躯体。然而也有少数游*乐此不疲,留在阴间不愿回来。第二天,阳间充满了哭声。为了那些游*,人们请来和尚和道士念经画符,以便招回游荡的灵*。亲人的呼喊和宗教仪式的咒语可以唤回一些不贪玩的*灵,而一些顽皮的*灵则会在七天后身体腐烂后离开人间。
因此,农历三月初三成为了一个充满恐怖和不安的日子,被人们称为“*节”。尽管人们对此感到恐惧,但每年的“*节”仍会如期到来。在“*节”前夕,人们会前往庙宇烧香叩拜,祈求神灵和菩萨的庇佑。
清明节
清明节,这个传统的祭祀节日,是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的表达。这一风俗源远流长。在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前往祖坟,肩挑酒食,街道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前来祭拜、献酒、哭泣、整理墓地的人们,会点燃纸片,放置在坟头,这样祖先就能感受到子孙的关怀。若坟头无纸片,便显得冷落。祭拜结束后,人们不急于离去,而是前往花园,找个地方坐下,品尝美食,尽情欢聚。”
要谈论清明节,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早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又被称为热食节、禁火节或冷节,它距离冬至还有天,与清明节相隔仅一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是禁止生火烹饪,人们只能食用事先准备好的热食和冷食,因此得名寒食。
清明节的扫墓习俗实际上是从寒食节演变而来的,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故事。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年颁布诏令,规定在寒食节要“上墓”。随着寒食节与清明节接近,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了清明扫墓。《清通礼》中记载:“每逢寒食和霜降这两个节日,人们会前往祖坟,穿着素服,带着酒食和整理坟墓的工具,修剪树木,清除荆棘,因此被称为扫墓。”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前往墓地,但由于各家的经济状况和其他情况不同,祭扫方式也有所不同。其中,“烧包袱”是主要的祭祀形式之一,所谓“包袱”,即代表子孙从阳间寄往“阴间”的邮包。除此之外,清明节还孕育出许多娱乐性的习俗,如踏青、折柳和放风筝等。
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的庆典活动涵盖了多重文化层面,既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节,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家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节,以及三种信仰的融合。
民间传承着每年七月十五的这个时期是*门关开启之际。据传阎王会解放地狱中受苦的冤*厉*,让他们在人间短暂徘徊,享受血食。这段时间也被戏称为*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人们避免举办婚礼和搬迁等事宜。
中元节通常为期七天,在其中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被称作新亡人的是指在三年内去世的人,而老亡人则是指在三年前去世的人。传统迷信认为,在这段时间内,新老亡人会回到家中一探究竟。有人称新亡人会先回来,而老亡人稍后才归来。因此,人们会分别进行祭奠仪式。烧纸钱通常选择在深夜人静的时候进行,首先会在院子里撒一些石灰做成几个圈,意在将纸钱烧在这些圈内,以防孤*野*前来抢夺。接着,纸钱会被一堆一堆地点燃,在烧的过程中,人们会不停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会在圈外点燃一堆纸钱,以供孤*野*取用。
当亡人们归来的日子到来时,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的家庭,都会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以供敬奉亡人,这一仪式也被称为“送亡人”。
另有一民间传说,讲述了地藏菩萨(俗称阎王爷)的母亲在去世后被囚禁在地府受苦,地藏菩萨为了救母心生怜悯,于七月十五放出母亲,却不料释放了一群恶*。这些恶*回到人间祸害百姓,导致“七月半,*乱窜”的说法。这些归乡的恶*向家人索要财富,以便在阴间继续生活,这也成就了“*节”。
尽管名义不同,道家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都与*有关。道家称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此时被认为是地官(代表玉帝在人间的官员)的诞辰,地官在这一天审查人间善恶,向天界汇报。中元节也是地官免罪赦罪之日,他会审视神仙、凡人和动物的行为,作出免除刑罚的决定。人们在这天会举行祭祀活动,拯救孤*野*,与地官的审判息息相关。
七月十五也是佛教盂兰盆节。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的母亲生前虽然年轻美丽,却言行不端,嗜财成性,对僧人怀有敌意。她死后成为恶*,目连根据佛陀的指示,在七月十五准备各种供品,用盆子供养十方僧众,母亲因此从恶*中解脱,升入天堂。佛陀看到这一情景,推广这一行为,要求佛教徒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举行盂兰盆,供养佛陀和僧侣,以回报父母的恩情。
十月初一
初秋时节,盛情隆重,我国古往今来沿袭而来的一个日子,便是“十月朝”,或称“祭祖节”。这一传统由来已久,旨在以丰收之时,表达对祖先的尊崇之情,传承孝道,铭记根源。祭祀的方式多种多样,除家庭祭祀外,也涵盖着前往祖坟墓,南北方同样如此。而今江南地域,更蕴藏着十月初一祭奠新坟的习俗。此刻,亦为寒意渐浓的冬日之始,寒意逐渐袭来。人们怀念祖灵,在冥界恐其缺衣少袍,故祭祖之时,于食品、蜡烛、纸钱等一般供物之外,另有一种极为重要的馈赠,即冥衣。于祭祀时,冥衣被焚为祖先之物,以表“送寒衣”之意。是以,十月初一又被尊称为“烧衣节”。然而,日后习俗变革,有的地域逐渐演变,虽名“烧寒衣”,却无实际之衣物。取而代之的是“烧包袱”,人们将许多冥纸制成包袋,标记上赠送者和接受者之名字以及对应的尊称,谓之“包袱”。其中寒衣之名,实则无寒衣之物。人们以为冥幽之地与阳间无异,金钱通行,百货云集。
#中元节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