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华泰
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春节,到了正月十五,把节日气氛推向最高潮,那就是“元宵节”要挂红灯、燃焰花、放炮仗、猜灯谜、吃元宵、跑马灯等一系列的活动,以此庆贺元宵节!
相传:有一只白色仙鹤神鸟是守天宫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玉皇大帝相当钟爱。有一天,神鸟下凡一览人间美景。此时尙在正月初期,人们有打猎除兽的习惯,有一位神箭猎人,竟然将神鸟一箭穿心而死。玉帝知道震怒,下令火神爷于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去人间放火灭人。对于天帝的危害生灵的做法,诸神认为不可取,于是委派八仙之一吕洞宾,化妆一位算命卜卦先生,通知人间。有个老人家想出化险为夷的法子对付火神爷: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家家户户挂红灯笼、燃焰火、放炮仗。这样一来,火神爷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任务就完成了,就禀告天帝以解他为爱鸟报仇之恨。人们因此也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消灾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焰火、放炮仗来维护祥和平安的日子。
这便是挂红灯笼、燃焰火、放炮仗的来历。
猜灯谜:谜面:化装完人显俏(打一节日名)谜底:元宵,解析:“肖”字与“人”组合,方显现“俏字。”“肖”与“完人”化装后合成“元宵”二字。
吃元宵的来源于汉朝:汉武帝有个笑星宠臣东方塑,他善良又风趣。正月期间见一叫元宵的宫女,因入宫多年常思念父母,过年时节以泪洗面,伏在井边说道:“这样日子还不如死算了”宫女元宵的孝心感动了东方朔。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睿智的方法:向汉武帝进言说:“天上火神爷将于正月十五火烧人间,但火神爷喜欢吃宫女元宵做的汤圆,味甜糯口,他就好这一口!汉武帝就命宫女元宵,在正月十五做了很多汤圆,然后百姓们都手捧汤圆,站在宫门口供奉火神爷。如此,宫女元宵就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父母了!汉武帝见火神爷吃了汤圆之后平安地回无庭去了,便锡命元宵节吃汤圆作为习俗流传至今。
在浙江宁波一带,自正月初一上灯至十五元宵落灯,有“跑马灯”的风俗:马灯调歌谣釆用唱新闻、甬剧、山头歌基础,吸收马灯曲调改变形成。全国各地民间庆贺元宵节,大体引用马灯调曲词边唱边跑,而名扬四海。
马灯调一般七字一句,共四句;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喜盈盈。国富民强增欢庆,(哎格论登呦!)改革开放向前进。停一下,等敲了大小铜锣后,再重复最后一句。跑马灯主要演员有小旦、小生、小丑等角色。马灯材料由竹子再糊上各种纸,涂抹马皮的色彩,但中间必须留有人可进入的空间,便于来回穿梭表演。道具有马鞭子、浪伞、花扇、手绢等。表演时小旦将纸马扎于腰间作骑马状;小生手执马鞭作赶马状;丑角则打浪伞、舞扇、或用手指转手绢;众人围成一圈,载歌载舞,伴随马灯唱词曲调,给观众有一种喜闻乐见,祥和热闹的气氛。
规模最大的当数象山石浦的“延昌马灯”,已有近年历史,表演者达20多人,即三个“守城门”,四个“马童”,两个“旗手”,八到十匹“马”。
宁波交响音乐会,每年元宵节音乐会,都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指挥的马灯调曲目。
道教有上、中、下三元节:元宵节是(上元节)要举行抬城隍活动。
先由衙狱手扛旗牌、呜锣开道,肃静迴避。
前面八面大锣一边走一边鸣锣开道,城隍出巡坐的是八抬阁大轿。阵势相当庞大,24个大汉分列街路两旁,众人身穿特制的衣帽,腰佩大刀,威风凛凛,一往无阻。
时至正月十五元宵夜,欢度春节落下帷幕;然而过不了一月将迎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姑娘”驾到,人们又可以爬山涉水,尽享艳丽多姿的春光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