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泰源整理
2月15日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廊坊民俗文化学者王晟说,司马迁编撰《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盛极一时。
王晟介绍,随着社会和时代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有了很大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廊坊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型民俗活动,仅在古镇胜芳就有元宵灯会、花会走街仪式、乡人傩(篓子会)三项民俗活动。”王晟说,今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这些大型民俗活动暂停举办,但并不影响家家户户欢喜闹元宵。以古镇胜芳为例,胜芳人在元宵节这几天除了品元宵、逛花灯之外,还有很多和元宵节相关的民俗事项。
元宵佳节,胜芳古镇各式各样的传统花灯陆续上市。其中,有两种鸭子灯,一种驮着楼的,一种不驮着楼的(当地人称“秃鸭子灯”)。“这两种鸭子灯源自当地习俗。在元宵节前,弟弟要给出阁第一年的姐姐送一盏不驮楼的‘秃鸭子灯’,在这盏鸭子灯的脖子上写有‘早生贵子’四个字。在正月十四的晚上,由弟弟挑着灯到姐姐家去,到了姐姐家门口,把灯里的蜡烛点燃,由姐姐的婆婆接过去。等到正月十五晚上,再把这盏鸭子灯弄扁了压到床底下,取其‘押子’谐音,寓意来年生个大胖小子。”
那另一种驮着楼的鸭子灯呢?王晟继续介绍:“胜芳镇还有‘头年鸭子,二年鱼(瓜),三年小车往家拉’之说。这说的是,出阁的姑娘在有孩子之后的第一年,姥姥要给外孙子(女)送一盏鸭子驮楼灯,在这盏鸭子灯的脖子处写有‘长命百岁’四个字;第二年姥姥要给外孙子(女)送一盏鲤鱼灯(也说是送西瓜灯);第三年姥姥要给外孙子(女)送一盏小车灯,这盏小车灯车身上也写有‘长命百岁’四个字,寄托了亲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
此外,在正月十四白天,胜芳镇家家户户都要蒸“玩意儿”。所谓“玩意儿”,就是以白面为主,辅以豆沙、红枣、黑豆、*豆等,做成各种小动物的造型来,还要蒸一对“小刺猬驮元宝”。在正月十四的晚上将刺猬放到门框上,头朝外,第二天一大早要将刺猬的头扭过来,头朝里,寓意刺猬驮财回家了。
正因为这些承载着人们美好期盼的民俗延续,才使得胜芳花灯制作技艺、胜芳花会表演等代代相传至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