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莱西,农历正月十五都有做豆面灯的习俗。
用豆面做成不同形状的面塑,上面插上灯芯,浇上花生油,点燃放在家中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寓意。
关于豆面灯的来历,故事是这样说的:
相传古时姜子牙封神,所有的神封过之后,却发现忘记封自己,姜子牙只好封自己为正月十五元宵夜灯神。这天晚上,姜子牙看到世间哪里亮着灯,就到哪里去解决问题,无论是祈愿还是告状,逐一加以审理,若时间来不及,便等来年的元宵节接着办理。
豆面灯
豆面灯是先以*豆磨成的面为主要原料,做灯前先用食油掺和豆面揉成面团,加油后豆面有筋力,所以灯能做得十分精细。最后用火柴棒缠上棉花做灯芯,插在灯碗上,一盏可爱的豆面灯就做好了。
做好的豆面灯要先在锅中蒸熟。
一般常见的豆面灯有十二属相灯、十二月灯等,各包含着不同的内容。
正月十五晚上,往豆面灯中倒入花生油或豆油,点燃豆灯。
送灯的顺序一般是从灶王爷开始,这对以食为天的农民来说极为重要;将灯送入粮囤,意指连年有余;捏一盏狗灯放在大门口,能够看家护院,确保平安;将马灯放在马厩则意喻来年马壮无恙,点燃猪头灯则寓意猪肥满圈,圣虫等放在窗台上能够百*不侵......一些抽象的内容,如福禄寿喜,则用相应的动物或植物来代替,取其谐音或取其形体象征,如:蝙蝠灯取其谐音喻福,喜鹊灯取谐音喻喜,鸡灯则喻吉祥,求生育用莲子灯,取多子之意等,不同的地点环境,所用的灯碗含义也不同。
传统艺术、美好愿望和生活情趣相互交融,流传至今。
元宵节的豆面灯在履行完祈福祝愿的职责后,并不能当天吃掉,要把它们放到农历二月初二。
到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这天早上,把豆面灯切成细条放在锅里煮了吃。
浸过油的豆灯,烟火微醺之后豆面的清香,糅合着淡淡的花生油香气,已成为压在心底的儿时记忆味道。
面食制作、图文作者:娟子,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传统面食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