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元宵马上到来了,作为春节后第一个节日,巧妙的接住了过年的气氛。元宵节在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习俗,今天作者就来讲一下自己的家乡山东历史中的元宵节与现在的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吧!
一:吃元宵
山东地区属于北方,在元宵节吃的并不是南方朋友吃的汤圆,而是元宵。很多朋友不知道元宵与汤圆的区别,这个其实很好分辨的。
1:大小
作者小时候去赶山东大集的时候见过用机器做元宵的做法,是把馅料放进干粉中滚出来的,而汤圆则不同,汤圆是包出来的,这也就导致了基本上元宵都会比汤圆小一些。
2:馅料
我们山东元宵基本上是以甜为主,大多数是以黑芝麻、花生、豆沙作为馅料,而汤圆的馅料则更为多变,除了传统的五仁、豆沙一类的馅料,还有着鲜花、水果、肉类的汤圆,作者甚至还在网上看到了梅菜扣肉和芥末馅的汤圆,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两者还是有着很多不同的。
3:做法
山东以及北方地区的汤圆除了煮着吃还可以炸着吃,作者本人吃过炸的元宵,觉得跟炸的麻球口味比较类似,至于汤圆呢,作者了解到它的做法同样也不仅是煮着吃,还可以炒着吃,至于炒着吃是什么口味,作者身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就没有吃过了,如果有南方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可以来回答一下。
古代制作:
很多朋友都知道元宵是在很早之前的老祖宗们就在吃的,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出的元宵呢?其实他们的做法与现在并无两样,只是在工具的使用上较为原始。不过同样是先把馅料捏成一个小球,然后放进有着干糯米粉的箩筐中不停地摇晃,直至元宵成型。
二:上灯
其实在作者的老家,上灯的就是点蜡烛,在元宵节的晚上,大人会让小孩子把家里的每个房间,从卧室到厕所包括猪圈都点燃一根蜡烛,在现在,很多人都是用蜡烛,但是在作者的小时候,点的蜡烛并非是现在的蜡烛,而是一种由萝卜制作而成的油灯,在这里为了方便区分,作者就把它成为“萝卜灯”吧!
萝卜灯的做法很简单,不光是青萝卜还是胡萝卜,都可以作为原材料,小时候妈妈会把萝卜切成一段一段的圆柱体,然后用一元的硬币在萝卜的切口处扣出一个适合放油的凹糟,最后再插上一节干草段作为灯芯,倒上少需的油,一个萝卜灯就制作而成了。现在农村许多老人在元宵节的时候还是会用萝卜灯来上灯,网上应该有具体的教程,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去尝试着做一下。
好了,说完萝卜灯,我们继续说上灯,上灯不光是在家里点蜡烛,在农村,每个村子里几乎都有关公庙跟土地庙,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带上一个萝卜灯或者蜡烛放到庙上点燃,去的晚的甚至没有位置摆放,不过却可以看到百家灯火在庙前燃烧的美景。同样,除了关公庙跟土地庙,家附近有其他的庙或者特殊地域都会去点燃一盏灯。
上灯,点蜡烛,其实是代替了古时的放灯,代表了驱赶邪佞避祟,燃灯表佛,因为蜡烛是在黑夜中燃烧的,同样有着照亮前方,迎接光明保佑平安的寓意。
除了点蜡烛,元宵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同样也会把家里的灯全部打开,门口也会挂上好看的红灯笼。
三:庙会
在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进行庙会,里面有着各种买东西的,舞狮的等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去过庙会,或者在各种渠道见过庙会,在这里作者就不多做描述了
四:吃水饺
在山东,怎么可能有节日不吃饺子呢?在老家过元宵节,水饺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一件食物,通常元宵节这顿饭与年夜饭的规格差不了多少,但是因为元宵节的时间是刚刚过完年,很多年轻人已经吃腻了饺子,可虽然吃腻了,但饺子是一定不能缺席的。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想要来山东体验一下饺子文化呢?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又到了跟各位说再见的时候了,以上就是作者对山东元宵习俗的解读了,那你们的家乡在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呢?欢迎各位朋友在下方留言评论,作者在这里祝各位朋友“日子好比汤圆甜,健康快乐过大年。”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