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张学梅散文力作推送西风吹叶满校园
TUhjnbcbe - 2023/7/14 3:0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文/张学梅编辑/磐石

秋风起,落木萧萧。

昨夜,西风又起,带着尚方宝剑,谁家的窗子都敢敲!大杨树一夜间脱了一层皮,跟风跑的*叶,像被贬的旧官僚,误入校园,落草为民。

我凝视着操场上的每一片落叶,它们既不忧庙堂之高,也不思江湖之远,静静享受着秋水与长天的岁月静好。

我们学校是只有三个班级的教学点,属于分路口镇教育界一朵无名花。校内只有五名兢兢业业,甘为人梯的教师。校长像一杆踏实敦厚的花托,尽职。尽忠。撑过百花争妍的春天,也撑过,风雨飘摇的不安。教师们凝聚在校长的周围,像鲜活的叶子,无怨无悔,呵护着花朵,呵护着全村几千村民的希望,和梦想。

这朵无名花,生长在村庄的指缝间。一排整齐的教室,白墙灰瓦,房檐前额上书写着严楷,或行柳: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校园围墙紧邻着村民的房舍,大有“茅檐喜并居,隔竹相呼应”的味道。可以鸡犬相闻,可以互通有无。因此,墙外的大杨树和竹林子,就成了我们学校明媚的背景。我们常常与村民,隔竹呼应,二心亲热。

进秋,墙外南瓜藤照样碧绿,瓜蔓水蛇样哧哧蜿蜒着,逾墙生长。喇叭状金*的花朵点缀着秋天的眉心,也装饰着校园的背影。我情不自禁,写下了《南瓜藤》这首小诗:南瓜藤,越墙而过/拖着长长的向往,绿意,和嫩头青/像一组累赘的形容词/修饰枯燥的秋天/不去追究它绿过我家墙头,或校园的自作多情/我欣喜它多情后,爱的结晶/一肚子小九九,却不老谋深算/即使到了深秋/瓜蔓间仍然缠绕着春天。

那清风徐来的修竹,格外翠拔,常常和着风的节拍,写下高风亮节。古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所以人们喜欢居而有竹,享受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的娴静。修竹,常与梅,兰,菊并称“岁寒三友”,被雅士们用来清高拔俗,自喻高洁。

大杨树更是摇曳多姿,春天一到,“杨柳千条花欲绽,葡萄百丈蔓初萦”,大杨树淡*的嫩叶,和着花絮的节拍,翩然起舞,情到深处便会炫你的眼。盛夏,华盖青翠蔽日,为学校撑起一方绿荫。因为新翻盖的校园,操场无遮无拦,阳光充足,怕晒的孩子,课下总是躲在北墙根阴凉下玩耍。白杨树精心呵护着他们,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杨树虽大智若愚,性子却很灵,总是一叶知秋,最早感受到秋意苍茫。所以有人说,白杨多悲秋,潇潇愁煞人。

怎奈昨夜西风劲!满地金*的念想,夹杂着竹叶,小舟样,满载一船星辉,搁浅在花蕊里。一不留神,脚步轻落在*叶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便有几许不忍,和舍不得。

因为小时候,我们总喜欢把这些落叶捡起来,宝贝似的,穿成长串,放在鸡笼头,留待元宵节烧火把。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元宵节是个隆重的节日。

傍晚,日落西山,左邻右舍的孩娃们齐聚开阔的场院,开始点火把,抛火把。边抛边高喊:抛火把,结大瓜!抛火把,结大瓜!贫穷年代,这是人们对美梦的期许,对美好的憧憬。

如今,生活早已百尺竿头,这旧俗也已淡忘了,但我一见到落叶,依然满怀亲切的童真。真想躺在落叶上,仰望蓝天,眯起眼,缩小太阳,或者闭上眼,放大心事,把故乡的味道,重新反刍一遍。

曾经,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和屋后小竹林里厚厚的落叶,都是我清脆的乡音和妩媚的乡愁。那时,兄妹几人常常“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在竹林和小池塘边,捡拾落叶,捡拾生活。我是那个无用而孝顺的孩子。如今在异地,做一名手无束鸡之力的孩子王,带着故乡的血性,教书,育人。

我想,我们这些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不就是一片片不起眼的叶子吗?倘若有一天,如落叶一般匍匐在地,沉入温厚的泥土,也会“化作春泥更护花”。

当孩子们陆续走进校园,勤劳的付师傅,开始忙着清扫落叶了,喧闹打破了我了的思绪。此时,只有大杨树有些落寞地摇晃着,有昨夜醉过的憨态。可不是?枫叶正面红耳赤地证实了我的猜测。如果不是喝过烈酒或者西北风,朝南的围墙边,所有的枫叶,为什么红得不像样子?

遥想唐朝大诗人杜牧,看到火红的枫叶,便会停车坐爱枫林,是个多么有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人啊!

而我,更希望在这晚秋,一个心中有爱,有诗意,有情趣,有话语权的人,能关心这朵无名之花,或停车坐爱一会,才不辜负这些晚秋的叶子,走完半生的惊艳!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张学梅,安徽省六安市高级教师,六安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六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工作之余喜欢编辑文字,用诗和远方美化生活的苟且。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学梅散文力作推送西风吹叶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