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纳兰性德的上元竹枝词,行走在诗词里的
TUhjnbcbe - 2023/6/27 23:11:00
哪里能根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91124/7637171.html

《上元竹枝词》组诗之二,描写“只愁歌舞散”的所思所感。纳兰性德是个主观诗人,咏物写景中主观情绪的抒发常常难以自抑。此诗汲取了李白诗“只愁歌舞散,化作白云飞”的意境,着笔于“舞散”:“舞散应怜化彩云,尽收红紫付东君。长安一片团圆月,只有秧歌彻晓闻”。

《上元竹枝词》组诗之二

这首诗暗含一个古代女真人的传说:在白山黑水之间,一个女真人女子听说长安城里有宫灯,非常向往,便女扮男装骑马赶赴长安。到了长安城被卫兵发现是女子,便把她抓进宫里当了宫女。

三年后,她学会了做宫灯,便请求还乡。临走时,皇上送了一个宫灯给她带回女真人部落。

女真人过节原无灯笼,只是燃松树明子,举火把庆祝,后来中原汉地的宫灯制作技艺传习至长白山地区,满洲人过正月十五也便有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了“灯节”的元素和气氛。

上述民间故事正是讲了一个满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故事。“长安一片团圆月”句,即有“帝里风光”之想象,又有对历史的追忆,是颇有深意的。

夜深了,欢腾了的人群渐渐散去,“舞散”令人怜惜,又有一丝惆怅,人间总是“没有不散的宴席”。“尽收红紫付东君”句,将上句属“舞散”人群化为“彩云”之喻体,顺势粘连转换为叙述的主体。

我要将这五彩云朵收集起来,交付给生机勃发的春神,经“东君”的涵孕,五彩云朵又会化育出万紫千红的美丽花朵,就如同灯节之夜那些歌之舞之、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

此诗写上元节的高潮,没有写“舞毕乃歌,歌毕乃舞”通宵达旦的盛况,而是高潮过后之“舞散”来概括,又尽得“高潮”之想,是比较成熟的创作手法:诗人感物之联类不穷,由舞人化彩云、由彩云付春神、由春神化奇花、由奇花想佳人……

真是流连万象、沉吟视听,神思飞扬、感慨万千。纳兰性德以竹枝词状写民俗,不露声色;所闻所见所思所感一气呵成,令人读之流连忘返、不知其极。

《上元竹枝词》组诗之三

《上元竹枝词》组诗之三,描写节中深夜个人独自时的心境:“天上朱轮绣愰车,几看春色到梅花。而今却为春寒甚,独掩重门自试茶”。

满族人当时的上元节要历时五天,正月十五“正灯”之后的十六、十七,要省亲和吃结缘饭。清初的旗人与民人是分开居住的。

旗人除内城驻扎外,还有西郊外三营、圆明园八旗、香山健锐营八旗、蓝靛厂外火器营八旗,均有独立营房,平时不外出,节日期间就要与城中来往。

上元节期间,满族旗人妇女还要成群结队“走百病”,走冰可以消灾。

因此在京城,汉族人家“秧歌彻晓闻”;而满族人家要频繁走动,臣官之间也要来往联络感情。明珠府上之闹热、礼仪之繁褥可想而知。

这便是纳兰性德要“独掩重门自试茶”的缘由。“重门”写出了要独自闲坐的地点,是在谁也打扰不了的只属于自己的内居室;“重门”也有将袭人的寒气阻挡于“重门”之外,让个人的小天地里生发一点春天气息之意。

“几看春色到梅花”句,是纳兰性德独坐饮茶,看到居室内的梅花开着,感到几分春意。清初北京没有梅花栽种,因气候原因不适梅花生长。

当时清宫里的梅花都是盆栽,由江南织造进贡送来。有记载旗人官员喜梅花,从江南移植北京培养,搭起芦棚,棚内生炭火,但梅树始终不开花。

《上元竹枝词》组诗之四

《上元竹枝词》组诗之四,描写诗对欢娱长留、良宵永驻的祈盼:“半落银灯爆麝煤,似闻桃李踏歌回。上清天有新翻曲,不许琼签傍晓催。”

彩灯燃尽,华彩转入幽暗,元宵灯节进入尾声,这时仿佛听到花枝招展、面容姣好的歌女游伎,一边轻唱着歌儿,一边走在归程漂荡声中。

人间的盛宴已散但仙境中正有美妙新曲奏出,曙色时光是催不走这样的良辰美景,我们难得的好心情,也不要就这样随着节庆的结束而匆匆离去。

诗中有诉求的语气,也有诗人能挽住美好时光的期许。“上清更有新翻曲”句,意出唐人郑綮的《开天传信记》,文中转述唐玄宗语:“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

纳兰性德的诗词都贯穿着一个与生俱来的理想:但愿人长久。与其他竹枝词的作者不同的是,他的竹枝词并不是摹写风土人情,追求俗中见雅、雅俗共赏这么简单明了,而是借以构建和表达自己的理想,对现实世界不完美、人的生命不久长的一超越。

古人执着地认为诗歌是有魔力的,与作者的命运、品格息息相关。至少,从纳兰性德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抱负、学养与器局,一些也许在他的词作中所看不到的东西。

1
查看完整版本: 纳兰性德的上元竹枝词,行走在诗词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