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有一个民间节日比得上一年一度的春节了。只有在春节,你才能体会到每一个中国人内心喜悦的节日感,在这个节日里,整个中国都沉浸在绝不同于别的日期的气氛里,从小孩到老人,从男人到女人,也不论这一年中有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无不像投入到一场大戏一样,兴高采烈,神采飞扬。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吴晓初摄中国人的春节并不只是一天,而是整整一个月。从夏历腊月初八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是春节里最热闹的日子,过了正月十五,还有一段余音,对于中国人来说,亲友和熟人之间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仍然没有来往,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成问题了。
过年期间,有几个关键性的日子是要隆重对待的,它们是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腊月三十(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上元节”、“灯节”)。在这样一些日子里,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外面也有好玩、好看的娱乐活动。而对中国人来说,其中最重要的是“除夕”,也就是腊月三十。
除夕核心在守岁
除夕这个节日是在晚上过的。从它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夕”的意思就是傍晚。中国人对除夕夜的重视程度,犹如西方人心目中的圣诞夜。只是中国人过除夕都是在自己家里,只有很少的公职人员由于工作的需要坚守岗位。
除夕夜不睡觉,叫做“守岁”,也就是民谣里说的“三十晚上熬一宿”,一家人在长辈的房间里团团围坐,首先享受一年里最丰盛的晚餐。这顿晚餐后,大家一边品尝各种糖果,一边热热闹闹地聊天,孩子们则在院子里玩他们的游戏、点花灯、放爆竹。
在悠长的历史岁月里,农耕文明中的中国人辛苦劳作了一年,历经了春天的播种,夏天的灌溉、除草、施肥和秋天的收获之后,盼来短暂休闲的冬季,所以,除夕这一天是对以往一年收成的举家庆祝,是对丰收果实的愉快享用。看看装满粮食的仓房,看看一家几代人在一起欢声笑语,看看穿着新衣服玩耍的孩子们,这时候怎么能不高兴呢?
我是在北京的大杂院里长起来的,“50后”,城里与乡下不同,这里人更多,也就更能体现人群相聚的热闹劲儿。母亲在的时候说过:过年过的就是人。至今觉得这句朴素的话道出过年的真谛,那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大吃大喝、自娱自乐,如果没有团聚,没有老少一堂,没有结伴往来,这年过得就没有味道。我们中国人是乐群的,人越多越快乐,你看各处庙会人挨人,人挤人,但还是要去,就是感受万千人群所形成的氛围。唐代诗人刘禹锡说:“无人不道看花回”,北京的庙会则是“无人不道看人回”。我在家里是长子,在那个物资短缺的时代,节前买东买西、给父母打打下手,自然是很乐于做的事。买东西排长长的大队,兜里紧按着肉票、油票和承载着全家粉条、粉丝、芝麻酱、花生瓜子以及冬储大白菜数额的副食本,生怕丢了,还时不时憎恨着“加塞儿”的讨厌*。大杂院里没有隐私可言,谁家在炸鱼,谁家在炖肉,谁家在打豆酱,香味就在院里飘来飘去。但就是那样的跑来跑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院里,感受着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着过年的事,这对孩子来说自然是极乐的。
这就是年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人的过年习俗经历了一个从娱神到娱人的过程,它从上古时期的腊祭承续下来,最早是部族祭拜天地的仪式。远古人们所崇拜的是天,是地,是对农业生产有巨大影响的大自然,以及先民所认为的一切遥不可知的神秘力量。腊祭后来不断增添内容和仪式,“娱神”的内容仍在,但重要的是,“娱人”的内容不断增多,成为过年的主体。所谓“除夕守岁”,守的是什么?是全家老少齐聚一堂等待两个年度相交替的那个子时,是共同走过人生的一个节点。
人而有谷方成年
据甲骨文献记载,以“年”为一岁的时间概念自殷商时期便存在了,甲骨卜辞有“贞自今十年又五”的内容。甲骨文写法的“年”,为上禾下人,是一个人背负成熟谷物的样貌。文字发展到金文时,“年”字下面的“人”被加了一横,发生因音形变的现象,成为“千”,影响到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的说法:“谷熟也,从禾千声”。这一文字里下垂的谷穗发展到隶书、楷书时演变为“年”字第一笔的“撇”,距离最初的字形更远了。
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极其重视农事,产生华夏初始文化的*河流域每年只产一季粮食,以“谷熟为年”作为时间计算方法自然流行开来。人们重视谷物生产,随即重视季节更替,对严冬即将过去、春耕快要到来的时间节点当然无比看重。唐太宗李世民有一首诗,诗名就是《守岁》,说得极好:“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共欢”即相聚,“一宵”,便是除夕夜。
除夕守岁作为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小时在大杂院里,正月初一邻里小伙伴们见面,总要一起互相问问:你昨天几点睡的?然后说说各自家里的事。孩子口中无大事,有的说起听来的老家的故事,让人神往。然后,相约着该去逛庙会了,我去的最多的是厂甸,也就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里英子念书的那个厂甸小学所在地。厂甸庙会在北京是最有文化味的,那里旧书店、古玩铺、书画店扎堆,至今每年厂甸庙会还保留着书画家现场泼墨作画、作家签名售书的项目,节日书摊直接摆在大街上。近年有好几次,我都遇到名画家在厂甸庙会上一边挥毫,一边谈笑风生。
守岁之习,代代相传。旧时除夕最重要的事情是供佛、祭祖、接神,庭院里、堂屋中都要设立香案,摆设成套用品。我们总以为那些事早已经消失于历史烟云,其实不然。真应了孔老夫子的话:“礼失而求诸野”,于今在远离城市的乡镇仍能看到古风犹存的习俗。我就曾托付一位山东朋友捎来灶王神像和花花绿绿的挂千,在他们家乡,拜祭仍是过年时的必有之举。
母亲在的时候,除夕之夜,必让把家里所有的灯火都要点亮,不能有一间没有灯火的房间。记得小时候每年除夕都要把祖父的画像摆上,桌上放几盘供品。那张画像,还是我和母亲去鲜鱼口一家画像馆让人家根据祖父一张已经残旧的照片摹画的,我没见过祖父,据父亲说,画得还挺像。我当然也爱听父母说起老年间的事,那些远远近近的亲戚在过往岁月里所经历的事情,在未经世事的小孩子听来,悠远、神秘而又有趣。当然我们小孩子也会在院里一间空屋子里凑一块打打扑克,聊着天,耳边是院里各家剁肉馅的声音,那是大人们要包饺子了。我现在有时想起旧事,觉得那时没有电视机也挺好,你所听到、看到的都是真人现场版,尘世的人声切近而又亲切。
回家团聚亲情暖
除夕之夜,到外地工作的人不远万里也要赶回家里。回家,成为中国人千古不变的过年情结,所以,每年春节前夕,铁路和航空都极为繁忙,甚至“一票难求”。除夕那一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团圆圆的年夜饭,然后在布置得鲜亮祥瑞的屋里闲聊说笑,远方回来的亲人讲着外面的新鲜事,大家一起等待辞旧迎新的子夜时刻。孩子们则快乐地在院子里玩耍,那真是全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刻,冬夜悠悠,一家几辈人说着笑着,是一种非常温馨的场面。说累了,大伙就一起包饺子,预备着子夜时候全家一起吃。
饺子是除夕夜必备。饺子和“交子”同音,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子”是一天中的半夜时分,自汉代以来,中国新旧年交替的时刻定为夜半子时,也就是24时。除了象征时间意义,饺子还有富裕吉祥的取义,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很像银元宝,一盘盘端上桌象征着美意。据说饺子是汉朝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有一年寒冬腊月,他看到穷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后来人们纷纷仿效,流传开来。但真实的文物证明是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里发现的饺子,长约5厘米、宽1.5厘米,保存相当完好,形状与现在的饺子相同,只是小了一些。这件唐代饺子严重钙化,整体颜色发黑,坚硬如石,但外形相当完整,能看得清其上的花边,非常漂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多年前的饺子馅是用肉做的,由于当地干旱少雨,得以保存下来。
全世界所有的华人都极为重视除夕的团圆饭。团圆饭充分表现出华人心目中至为重要的家庭观念,一年一度的团聚使一家老少互敬互爱,老人看着儿孙长大成材、团结友爱,心里得到安慰与满足,而年轻人则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人情味、家庭感,这是春节的灵*。
进入现代文明的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春节既保持着传统内容,也与时俱进地做出一些调整,除夕夜里,很多人选择了到饭店、餐馆里去吃饭,因为专业厨师烹调出来的菜肴毕竟比自家的制作更好吃一些。最近几年,每逢除夕,街上饭店、餐馆的订餐都早已排得满满的,去晚了是订不上的。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春节伴随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丰富一路走来,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弥足珍贵。除夕之夜,家家团聚,春意盈门,这正是我们的人间温情。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赵润田
流程编辑: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