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
TUhjnbcbe - 2023/6/4 22:20:00


  我外婆是金村人,年轻时嫁给外公周定国。外公家住周家村学校边上,在我未出生时,外公英年早逝,我们无缘谋面。周家村目前周姓人士不是很多,而以张、凌居多。岔口镇周家村位于皖浙边陲,*千公路穿村而过。山尖云雾缭绕不止,村中古祠旧宅错落有致,整个村庄温婉秀丽,恬静动人,充满着徽州古村落特有的朴素与沉稳。记忆中的周家村也隐匿着众多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有整个村落远眺恰似状元佩戴的“状元官帽+貔貅腰带+状元官印”组成的“状元坪”,后因种植茶园,改名“茶园坪”;在明代设有“司官”坐地私人征收盐税的“抽私”,现名“抽司”;在重山叠翠,云海翻滚中时隐时现的渔塘村;依山而建,土墙石瓦交相辉映的门岭脚;春季油菜花海满山坡,秋季层林尽染,连鸟雀都扎堆恋恋不舍的鸟雀坪;还有着历史的沧桑以及丰富乡土人文色彩的十九曲、木竹坦……都能让人感受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得平静,时间在此处都慢了下来。

周家村远眺


  由于外婆年事已高,身体欠佳,这几年经常住院,就在县城舅舅家养病。而我一有空便经常去陪她聊天话家常,老人都喜欢唠叨,便也因此听她说了周家村那些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俗与历史。外婆用方言将曾经的场景与故事描绘成一幅幅画卷,浮现在我的脑海像放电影,通过指尖敲键盘,变成一行行文字,把带着泥土气息与淡淡的乡愁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

竹马灯


  周家村竹马灯,这是外婆印象最深且最为喜爱的节目,外婆只知道每逢大(闰)年正月十三出灯,十八收灯。那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在为这一件事忙活,外婆也不例外。还未到正月,村里各户为了争奇竞巧,都在扎马灯的花样上用尽了心思。有的笼头上做起文章,披挂各种鲜明的色彩;有的另辟蹊径,扎起了杂灯,猴、兔、羊、鱼及蝴蝶、蜻蜓、公鸡、翠鸟等,挂在自家堂前或者门上,十分惹人眼目。


  外婆告诉我她最为喜爱的便是麒麟灯,也是竹马灯队伍的“头灯”,做工精良且极为复杂,几个月前就要开始忙着制作。先用一个八尺高、九尺宽的灯架,将一盏麒麟灯置放在中间,两侧挂两条游龙灯作为装饰,平面涂上彩绘,内里燃上烛火。下方是四盏八角灯,遍画花鸟虫鱼。殿后的另有一盏尾灯。

门岭脚土楼


  正月十三傍晚时分,村里各家各户的竹马灯在村口祠堂集中,由头首插上点燃之烛,然后准备列队出游。队伍序列也比较简单,由头灯在前,后锣鼓跟随,接下来就是浩浩荡荡的马灯队了,在马灯队后面还有一个戴面具壳化装成的老妖婆,外婆说大家都称之为“大头*”,跟在其后的还有两人,一个是带着两片蚌壳的蛤蜊姑,一个是挑着一担纸扎的挑桶姑,最后便是尾灯。在一通爆竹声中,锣鼓齐鸣,众人欢呼,灯队开始出行。随着各种不同的步伐,马灯队伍迤逦起伏,蔚为壮观。外婆说她觉得前面各式各样的竹马灯只在第一次看的时候甚是惊艳,多了几次后便有些提不起兴趣,样式也无非就是那些,但是最精彩最吸引人的还是马灯队后面的“一*二姑”,大头*甩着两只长袖扭扭捏捏地走着,蛤蜊姑一开一合着蛤蜊,迈十字步舞蹈行进;挑水姑则挑着水桶灯,不停地扭着屁股,东倒西歪地走着,惹得观众噱笑着紧追不舍。每次表演的虽是同样三人,但是表演内容不同,形式多样,加上临场发挥,更是让人喜爱。

连鸟雀都扎堆恋恋不舍的地方——鸟雀坪


  而在十八收灯夜,马灯队伍则有不同,在尾灯后多了一个红脸关公。他跨着枣红马,手执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地在后面压阵。每走到一家门口,即入门打个转出门,此为“关公镇妖”,家家都到。待关公走完最后一家,先行的马灯队已在坦场集中,人人解下纸扎马灯,放火焚烧。关公赶到坦场,亦解下竹马丢入火堆,然后人从火堆上跳过,即卸妆。随即活动结束,众人便带着余味三三两两交谈而散。

耍叉


  说起耍叉,外婆的语气中略有自豪。这耍叉乃是周家村庙会活动杂耍节目之一,道具多,表演难度大。据说歙县擅此技艺的民间艺人仅有一人,叫凌利达,周家村人。凌利达等把耍叉、甩流星作为独立文艺节目,多次登台献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曾参加岔口区文艺调演获奖。在外婆口中所讲述的此人之事甚是传奇,七岁即师从本县方村老艺人方学仕,八岁学成耍叉、甩流星技艺出师,又教会多人,使村庙会表演队伍扩大成耍叉六人、流星十人,叉与流星同时表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观赏者无一不目不暇接、惊叹连连,使得这表演也成为了周家村的特色项目之一。

凌利达耍叉(周家村年元宵晚会)冯延平摄


  耍叉的道具制作很复杂。耍叉程式有:拨叉、筛叉两大项,每项各有套路。外婆对于耍叉的记忆出乎我的意料,询问后得知原来外婆曾经想学习这项技艺,但由于基本功不深厚,且忙于农活没有时间,遂不得已而放弃。但对于其中的道具、路数以及程式依旧如数家珍。


  这表演里头,拨叉是基本功,即双手各执一根拨棍,上下翻滚、飞旋、抛接,不使叉落地。拨叉的套路也很多,有“双拨”、“左手单拨”、“右手单拨”、“叉翻躬斗”、“一盏灯”、“连跌三跤”、“上马”、“下马”、“金鸡独立”、“单手放高叉”、“双手放高叉”等。筛叉则表演难度较大,表演者双手各捏一圆箍,不停地旋动,将叉垂直投人箍中,以箍旋动的惯力带动叉在箍中飞旋而不落地。艺人传有俗语:“拨叉没功夫,筛叉上不得手。”


  说到此处,外婆便用颤巍巍的手给我大概比划了几个动作,虽然动作不够标准,但是从她那年老力衰的身子里,我看出外婆对于其中种种路数早已熟稔于心,亦从举手投足中看出了对这项表演由衷的热爱。

筛叉表演(周家村年元宵节)冯建平摄

甩流星


  甩流星也是周家村庙会活动杂耍节目之一,历来与耍叉配套表演。用一根纤绳,两端栓铜钱制成流星。绳的长度一般与表演者身高相等,每端拴铜钱二十五个至五十个不等,最好用秤称,保证两端重一致,甩起来才能平衡应手。

甩流星(周家村年元肾节)冯建平摄


  甩流星时,表演者需单手抓住绳的中部,上下甩动。力重时,两端铜钱起伏腾降,擦擦作响。力柔时,绳子拉直,如一根棍子在水面上上下浮动。更巧妙的是这根“棍子”可以在表演者身上逐一绕指飞舞,谓之“过五关”;亦可双手抓住绳子中部甩,两端铜钱错落有致,金光闪闪;若双手交错起伏甩动,又似双槌擂鼓,震撼人心;若双手上举交叉甩动,似雪花纷飞,又似千万条银蛇绕身飞舞,铜钱的金光似那蛇的双眼闪光,让观赏者如痴如醉。当然甩得好不如放得好,表演者甩到高潮时,将流星抛上高空,整个流星旋转腾飞,表演者则以各种身法接、抛。有扭腰接、三百六十度翻身接、在地上表演乌风扫地接、翻躬斗、打风车接等等。接的技巧手法难度越高,则观赏性越高,观众的欢呼声越热烈。

特色文化村——周家村:编草鞋、老铁匠、磨豆腐、蚌壳舞


  与竹马灯表演中的“一*二姑”类似,在甩流星的表演过程中,也有一个插科打诨的角色——挑老郎担者。这位挑老郎担的跟随在耍叉、流星队伍的中间,最前面是五个甩流星与六个耍叉者,后面又是五个甩流星的压阵。挑老郎担者武士打扮,头戴一顶两翼翻起的草帽,手执一把芭蕉扇,挑着一担圆篓,扁担狭而软,两头翘起并扎有红色小绒花,篓内装有备用的叉、拨棍、圆箍。所谓备用,是因街道桥面不平,表演者行进表演时可能因一脚高一脚低失去平衡,使道具落地或掉下河,挑老郎担的要随时递给备用道具。演出顺顺当当时,挑老郎担的需要挑着担子左顾右盼,亦步亦趋地跟着。而且需要时刻注意随时躲避飞舞的流星与耍叉,不断缩头扭腰,手舞足蹈,滑稽至极。在观众的哄笑声中,还要扮*脸,做出各种怪异动作逗人开怀。


  若是表演者真出现道具失手掉落的意外,那就更为狼狈。这也是外婆以及众多的观众最为期待的事情。挑老郎担的不仅需要递补给表演者道具,还不能放下担子,必须边挑边递,且还要注意其他表演者道具的走向。往往只注意流星,道具却没递到手上,或者照顾了递道具,而顾不得身上挨流星。只能手忙脚乱地一手递道具,一手挥芭蕉扇乱挡,同时歪过头颈死死夹住扁担防止担子落地,种种窘态,令观众捧腹不已。


  说到此处,外婆似是想起曾经观赏表演时的种种画面,言语里有几分掩饰不住地开心。

火烧竹筒坦


  周家村是个“文化特色村”,村内人文资源丰富,除却耍叉、甩流星、嬉竹马灯以外,还有老铁匠、编草鞋等老手艺与蚌壳舞等民俗。除此之外,周家村同时也是一个红色革命老区。在木竹坦村保留一处完好的“医院”,皖浙支队司令员程灿将*墓也坐落于此。还有土地革命后期的“金竹暴动”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火烧竹筒坦”。对于有些事在外婆的记忆中早已有些模糊,甚至寥寥数语带过。但是对于竹筒坦的历史,却好像发生在昨天,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竹筒坦(又名“祝筒坦”),全村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现有农户60余户,人口人。该村坐落于皖浙边陲大洲源境内海拔约米的高山上,与浙江省淳安县毗邻,距县城53公里,千岛湖76公里,烟火气息丰沛,徽派居民与田园风光相映生辉,同时也是皖南山区拥有浓郁红色历史的村落。


  外婆告诉我,竹筒坦在革命游击战争中战略及其地位重要,是革命游击战争中歙县南乡重要的游击根据地。年秋,在竹筒坦成立了“中共祝筒坦支部”,是歙南最早建立的中共支部之一。年地下*干部吴绍海带领武装小分队开辟游击根据地,发展武装力量,驻扎在竹筒坦。他们白天走访村民宣传革命道理,为村民挑水劈柴,同时还派人侦察敌情,研究作战方案。在年12月13日凌晨,歙县县长杨步梁纠集县自卫队和三阳、深度等地联防区反动武装余人,兵分三路向游击根据地竹筒坦围剿。但被游击队提前获悉,组织力量防守同时安排群众顺利转移。当敌人扑向竹筒坦时,只留下空荡荡的山村,便恼羞成怒,纵火将该村42户房屋尽数烧毁,制造了震惊皖浙边的“火烧竹筒坦惨案”。解放后为纪念早期革命先烈,特立“竹筒坦死难烈士”纪念碑一座,也是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沉重历史不能忘却,革命先烈值得尊敬,而他们为之所奋斗的曙光已经来临。如今的竹筒坦如同世外桃源般静谧而又安详地坐落在深山之中,不仅是红色革命旅游地,亦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周家村,这个具有红色历史与民俗特色的村庄,是经过历史沉淀下的精髓,是外婆的根,也是村里众多在外漂泊游子们乡愁的寄托。乡愁就是不管提起耍叉、甩流星,还是提起某段曾经的革命历史,或是一首民谣,都能让你心底升腾起一股热浪,引起你的无限遐想。而此时的外婆就是如此,她低声唱道:“身住泥墙屋,脚踏一炉火。手捧苞芦粿,除了皇帝就是我……”

作者:凌衍

(照片来自网络,有些内容参考了《徽州技艺》《歙县民间艺术》)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