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元宵节兴起了吃元宵的习俗。现在我们这边的年轻人也是很多从超市里买回来速冻的元宵吃。因为我们老家——鲁西南不是大米产区,一直都是小麦玉米的产区,以前是没有吃元宵风俗的,所以我们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一般是不会做元宵。
那么以前的元宵节是怎么过的呢?基本上元宵节中午的时候会包水饺,但是也不一定,有的人家不愿意包也有不愿意包的。但是无论白天吃的是什么,晚上是一定要捏面灯的。据我婆婆讲,以前穷得用不起面的时候就算是用萝卜挖个灯也是要做的。
刚刚捏好的面粉一般来说,面灯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普通面灯、狗形灯、鸡形灯、龙形灯,家里大人还会根据孩子的多少做勺子灯,每个孩子一个。每家每户的面灯长得也都不太一样,这个大都跟女主人的手艺精巧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我家婆婆捏的面灯就不如我妈妈捏得好看,但是也只是说精巧程度而已,具体的分类都是一样的。当然有些手巧的人家也会蒸一些刺猬兔子之类的增加节日气氛,但是这些却不算是必须的。
龙形灯面灯蒸好后,会在专门留出来的盛灯油处插入事先准备好的捻子(现在一般是用牙签捻上棉花做成),然后顺着灯芯倒入豆油,注意一定要让豆油侵入灯芯才行,否则就点不着了。到了天刚擦黑的时候,各种面灯就该登场了。点上灯依次放到这些面灯该在的地方,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狗形灯放到大门口,鸡形灯放到院子里,龙形灯则放到粮囤上,其他的普通面灯就会在家里的各个角落里散落得放一些。
已经点好的面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莫过于我们这些小孩子了,拿着自己的专属勺子灯呼朋唤友的到大街上玩,各自比对着妈妈给做的面灯谁家的好看谁家的最白,互相交换着边用勺子灯照眼睛边说:照照眼不害眼。也不回家就在街上拿着面灯跟小伙伴们一起玩,饿了就啃两口勺子吧。直等到家里大人来找或者是勺子灯的灯油燃尽了才恋恋不舍地跟小伙伴们告别回家。
一晃离开家乡好多年了,婆婆也因为年龄的关系好几年没捏面灯了。而我捏的面灯实在是惨不忍睹,只能在每年元宵的时候一家人坐一起聊聊面灯了。
文章中是我从网上找了一些面灯的图片,但都不像我们老家的面灯,聊表一下思乡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