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锋
才过春节,又临元宵。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挥毫泼墨,赋诗作词,为这一年里的重要日子增添了不少文化况味。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到了,从京城到乡间,无不张灯结彩,一派喜庆,引得这些文人诗兴大发。
被称为初唐“文章四友”之一的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李商隐《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芬宴,兰缸艳早年”。从这些诗中,可以感受到当时元宵节灯火之盛况。如此灯会,连辛弃疾也被所动,“风箫声动,玉壶光转”;唐寅《元宵》写道: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置身这样环境,眼中万物是那么的风情万千。
为了增加气氛,与灯会一起进行的,有猜灯谜、舞龙灯、耍狮子等活动。这些文人混迹人间,饶有兴趣地凑凑热闹,末了,还赋诗一首。周邦彦《解语花·上元》“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元好问《京都元夕》“炫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蓬船,宝马香车拾坠钿”,从中亦可看出古人元宵活动之丰富。
月上柳梢头,人约*昏后。十五元宵月正圆,相思之情大增。虽然“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可惜“不见去年人”,只好“泪湿春衫袖”。读着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此等见月不见人,令人唏嘘。尽管“阑珊火树鱼龙舞”,纳兰性德无奈“望中宝钗楼远”,只得“问帘底纤纤”,不知“甚时重见”?这样的不解相思,在元宵节分外愁苦。幸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纵然思乡或恋人,佳节来临,一碗汤圆就慰藉了颗颗牵肠伤情的心。清人符曾“见说马家滴粉好”,于是“试灯风里卖元宵”。“一家同吃上元丸,叶落归根是正理”。这首《元宵月正圆》,更是将元宵节上升到更高层次。“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浓浓的乡愁尽藏在这道美食里了。
过完元宵,意味着春节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开始了。(图片由CFP提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