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饱受欧美文化的冲击,植根于华夏文化沃土的传统节日更是如此。大家热衷于大肆庆祝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反而对我们古老的传统节日看的越来越淡,尤其是元宵节。而在古代元宵节是仅次于春节之外的第二重要传统节日,现在却离我们渐行渐远。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周勃在正月十五平定诸吕之乱而设的。西汉初年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权,大肆迫害刘氏皇族和功臣列侯。为保汉室天下,刘邦的老兄弟周勃在吕后去世后,发动*变诛杀诸吕,迎立刘邦之子代王刘恒为帝,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汉文帝汉文帝继位后,为纪念这一天,特设此节。以后每逢正月十五,汉文帝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长安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因为这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叫元夕、元夜。汉武帝时期,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就定在正月十五,太一神是当时汉朝神话中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在古代元宵节中有观灯习俗,所以又被称为灯节。古人在这一天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闹花灯,这一习俗开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明朝时期,灯节持续的时间最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每年元宵节,皇帝都会下令扎巨型的鳌山灯,并携百官观灯,热闹非常。
可惜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渐渐消磨了节日的仪式感,我们已经很难体会到曾经灯节的热闹,也快要忘记这一天曾被当做那么盛大的节日来庆祝过。
元宵节的诸多活动保留至今的可能就是吃汤圆吧。这种吃食是从宋代开始流行于元宵节的,最早名字叫浮元子后称为元宵,象征热热火火,团团圆圆。据传民国建立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成为大总统后,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辛亥革命后第二年的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令我们惋惜的是,现代社会的元宵节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离我们渐行渐远,就连官方节日放假都不包括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