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贾府最厉害的,不是王熙凤,不是贾探春,而
TUhjnbcbe - 2023/4/8 10:24:00

《红楼梦》里有一个塑造最成功的人物,甚至可以说,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这是一个刻画得最为成功的老太太的人物形象。贾府最厉害的,不是王熙凤,不是贾探春,而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她,她就是贾母。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贾母就是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嫁给了荣国公的长子贾代善,生有贾赦、贾*和贾敏。贾宝玉是她的孙子,林黛玉是她的外孙女。

贾母是宁、荣二府中最高的家长,福寿双全,大家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史老太君”。贾母给人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会享乐、讲排场,贾府上上下下都敬重她、迎合她。

黛玉进荣府第一次吃饭时,通过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旁边丫环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环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值得注意的是,贾母也是从小女孩、初嫁贾家,经过多年,才到后来的大家长的位置的,也正因为如此,她见多识广,很有修养,对艺术的赏鉴,是很清雅脱俗的。

元宵节,贾母点戏,先是《寻梦》,次是《下书》,吩咐只提琴与萧管和,笙笛一概不用。同是贵夫人的薛姨妈甚为惊奇,说:“实在亏他,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贾母却觉得没什么出奇,只是看个人讲究罢了。

贾母是无为而治、坚持原则大家长。她的人生哲学,得享福且享福,得不管且不管,同时作为家长,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王熙凤,她不但支持、放手放权,还不遗余力地保护。

贾琏和鲍二家的偷鸡摸狗,还跟凤姐来劲,小两口吵架,本是家常便饭,但贾母毫不含糊地让贾琏赔礼道歉,给凤姐挣足了面子,更深的意思,是要让众人明白她旗帜鲜明的态度。因为她知道治理这样一个大家庭,没有权威是行不通的。

有人说,贾母对子孙并未一碗水端平,同样是孙子,她疼爱宝玉,却不喜欢贾环,但并不是因为他是庶出,探春也是赵姨娘所生,老太太是很疼爱。

可见贾母并不是单纯的偏心,她自有当家长的高明之处,她眼光如炬、择善而从,她完成能看出每个孩子的秉性。贾母总是一副温和慈祥的面容,围绕着她,永远是一股节日般的欢声笑语的气氛。

贾母不拘小节,处事淡泊。

黛玉用《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诗句,来行酒令,薛宝钗拿眼睛瞟她,过后还盘问她,其实彼此彼此,因为在贾母面前这实在有点犯忌。而贾母未必不知道,不懂得,她可一点也不糊涂,她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离大格就行。

锦衣*查抄宁国府,贾母说:“你们别打量我是享得富贵受不得贫穷的人哪!”“你还不知,只打量我知道穷了,就着急得要死。”比起贾*怨天尤人,凤姐昏死过去,其他人都没了方寸,贾母处事不惊,临危不乱。

“从文学价值上衡量,贾母作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应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精彩形象。从社会意义上估价,曹雪芹塑造的这位老太太,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女家长的范例。”

老而通达,老而随和,老而圆熟,老而与后人有共同心声,那才是老人快乐的根源。贾母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精彩榜样。试问,年轻时美丽泼辣、老迈时通达慈爱,时尚有修养的奶奶,谁不爱?

1
查看完整版本: 贾府最厉害的,不是王熙凤,不是贾探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