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元宵节,苏东坡作应制诗一首,开篇7个字便
TUhjnbcbe - 2023/3/27 20:32:00

中国人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讨厌拍马屁的人,但是自己又喜欢被人拍马屁。这一点不管是平头老百姓,还是王宫贵胄、九五之尊,概莫能外。

甚至相比较平头老百姓而言,九五之尊的皇帝更喜欢被人拍马屁。为此,他们专门要求下属、臣子按照要求为他写诗,用以歌功颂德。这类诗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应制诗。说白了,就是专门给机会让大臣拍马屁。

这类诗,历史上不在少数,其中比较出名的有:

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但是,最近读苏东坡的诗词,才发现原来这事苏东坡也干过,不过即便是应制的“拍马屁”诗,苏东坡也写得惊艳绝伦,一点也没有阿谀奉承的味道。

《上元侍宴》

宋·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写这首诗的时候,苏东坡正处在人生的巅峰时期,那是元祐八年(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时的苏东坡迁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礼部尚书。这是苏东坡一生官位最高的时候。

题目中的上元,即元宵节,在元宵节当天,苏东坡及其他官员陪着宋哲宗观灯,而后奉诏写了这首应制诗,为北宋王朝歌功颂德。

首句“淡月疏星绕建章”开篇便描绘出一幅仙境胜景: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围绕着巍峨的宫殿,恍若天上宫阙,宛如仙境一般。“建章”本是汉代的皇宫名,这里借指宋代皇宫。即建章宫。

“淡月疏星”是正月十五特有的景象,正月十五是农历第一个月圆之夜,圆月当空,群星自然隐烁稀疏,不可能繁星满天;同时正月天气尚寒,月光自然清淡,不会像中秋之夜的皓月那样,清冽空明。同时一“绕”字点出主宾关系,暗合“应制”,星月当空依然绕着宫殿而行,只因宫殿之中有九五之尊,星月尚且如此,而况人乎?

“仙风吹下御炉香”进一步刻画环境,增强仙境氛围感,“仙风”二字已完全跳出现实之境,直接进入仙界,言仙界之风吹动着御炉前的袅袅香烟,真可谓仙气飘飘,人间还是仙境,已分不清了。

“侍臣鹄立通明殿”,与诗题“侍宴”相呼应,参加宴会的群臣像仙鹤一样,引颈肃立,宫殿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宛如玉帝的通明殿。“鹄立”指像仙鹤一样站立,再次强化仙境氛围。“通明殿”,既是实写宴会的宫殿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又指代天上玉帝的宫殿。既暗合仙境之氛围,又符合“应制”之主题。

“一朵红云捧玉皇”,既然有了前面的铺垫,诗的末尾把皇帝的出场直接写作玉皇大帝的出现,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仙境之中,不是唯玉帝至尊吗。“一朵红云”也真是想象奇妙,红云代表着祥瑞,霞光万丈,玉帝闪亮登场,而实际的红云是与会官员的服装,宋代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用朱色,这混在一起,簇拥着皇帝驾临,不正像一朵红云吗?

而真正高绝的是,从第一句层层递进,层层铺垫下来,此刻你已经不清楚苏东坡是故意这样写,还是真的已经分不清现实与仙境,才会产生这种幻觉,毕竟宫殿内金碧辉煌,香气缭绕,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大有仙宫妙境之感。

如此安排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让人反感。整首诗读下来,如饮仙露,让人仿佛真的置身九天仙境,丝毫不会觉得是苏东坡故意拍马屁夸张而作之。

应制诗写得好的大有人在,但是能把拍马屁的诗写到这个境界的,天下间估计也就只有苏东坡了。

究其缘由,此时的苏东坡在仕途上已经无欲无求,别的诗人写应制诗是为了让皇帝高兴,而后加官进爵。而苏东坡写诗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因为此刻的他已经厌倦了朝廷的纷争,向往的正是神仙一般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好了,这一期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丁十二

网络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分享转发,您的转发支持就是十二创作的动力

每天共话诗词,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宵节,苏东坡作应制诗一首,开篇7个字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