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元宵节跟着这些北京非遗手艺人学做花灯,传
TUhjnbcbe - 2023/3/27 20:31:00

“为什么叫宫灯?因为它最早只在宫廷里见得着”,“将花灯做成瓶子的样式,是取‘平安’之意”……

马海捷与参加角楼图书馆花灯制作活动的孩子们合影留念。

元宵佳节,忙坏了非遗手艺人。做灯的师傅更是忙上加忙,奔走在各种活动场所,带着大人孩子一起做花灯、聊花灯,送来过节的美好祝福。要是市民参加活动没尽兴怎么办?别着急,做灯师傅现在还有了自己的非遗传习所,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继续跟着师傅学手艺。

东城第二文化馆

彩灯红配绿,这才接地气

喜庆热闹的气氛,弥漫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内。周日上午10点,这里正在举办“非遗闹元宵”新春庙会活动,馆内有做糖画的、做料器的,还有捏面人的、做绒花绒鸟的等十几位师傅,他们面前摆着各自制作的手工艺品,每件作品都凝聚着非遗技艺的历史和魅力。

元宵节又称灯节,活动自然不能少了做灯的师傅。在文化馆三层,游客们还能跟着老师傅体验一次手工做灯的乐趣。翟玉良是北京宫灯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一大早,他就带着一大包灯架子和彩色布料来到了活动现场,同时带来的还有一盏传统的六方宫灯。宫灯的主体为木质结构,六个面上画着色彩鲜艳的花卉,周围垂着的流苏也为宫灯添了一份灵动。

“为什么叫宫灯?因为它最早只在宫廷里见得着,后来皇帝赏给大臣,才慢慢流传到民间。”这种六方宫灯是由榫卯结构做成,翟老师让大家猜做灯一共用了多少块木头零件。“十块!二十块!五十块!”随着数字越报越高,翟老师最终揭晓了答案:足足一百二十块!而且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才能做成一盏灯。工艺如此复杂,台下的孩子和家长止不住发出了惊呼。

体验活动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翟老师今天带大家做的不是木质宫灯,而是另一种彩灯。事实上,因为造价便宜,做工也方便,过去老百姓过灯节时挂的就是彩灯。翟老师把“学徒”们分成两人一组,每组发了一个灯架和一些彩色布料,还有一团用于糊布料的“浆子”。这团浆子并不是胶水,而是老师傅提前一天用面粉和水调出来的。“做彩灯就得用这种浆,糊在灯架子上两个小时都能把着劲,用胶水反而干得太快。”

剪布料、抹浆子、糊布料……在翟老师的指点下,孩子和家长不一会儿就做出了彩灯的主体部分,接下来就该糊上彩灯两侧的布料。这时候该用什么颜色的布呢?翟老师告诉了大伙一个小技巧,如果之前用的是红布料,再接着糊就用绿布。“那不成赛狗屁了吗?”“就是要越怯越好!这才是老百姓过年的样子,更接地气。”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学徒”们也纷纷完成了彩灯的制作,一盏盏像是手鼓般的小灯精巧又喜庆。翟老师表示,因为时间有限,后续的做灯工作还得靠大伙回家完成。“你可以在灯上画个福字,画花画鸟也行,旁边再垂个流苏,就能挂起来了。要想让它亮,咱就别往里放蜡烛了,太危险。放个普通的LED小灯就行。”

角楼图书馆

花灯门道多,边扎边讲解

70岁的张向平老人认真制作花灯。

与翟玉良同为做灯手艺人的马海捷,在元宵节前也格外忙碌。作为灯彩扎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灯笼*”第四代传人,他受邀到各处讲述灯彩文化,带着大家一起制作花灯。

2月16日上午,“张灯结彩说花灯”活动在角楼图书馆举行,这是马海捷第三次到这里上课,一层活动室里坐得满满当当,参与者以孩子居多。“刚好马上元宵节了,做灯笼挺应景的,也能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小学二年级的墨墨并不是第一次在角楼图书馆参加这样的活动,在妈妈的陪伴下,她之前还来做过中国结、衍纸和泥人。

发到墨墨手里的是马海捷特意设计的花灯纸样。“既保留传统元素,又方便上手操作。”马海捷将花灯做成瓶子的样式,取“平安”之意,其中一个面是关于节日的文字介绍,一个面留有空格,用来写心愿祝福或与节日有关的诗词,另外两个面中间则是舞狮图案,可以自行涂色。花灯下方,还点缀有剪纸等传统元素。

“大家仔细看,会发现灯笼上有两种纹饰,一种是‘六边纹’,取大写‘陆’的谐音,寓意福禄。另一种是冰裂纹,冰裂开了,意味着春天来了,象征新的开始。”马海捷指着花灯上的图案,给大家讲背后的灯彩文化。在他看来,“非遗”传承活动注重的是文化传承,做手工只是一种形式,最终的目的还是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你觉得这首《正月十五夜灯》怎么样?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青青虽然只有三岁四个月,但已经在这里参加过十场以上的活动,趁她涂色的工夫,妈妈在手机上搜了几首与元宵节有关的诗词,“借着节庆活动,顺便让她感受一下传统诗词,就像大年初一那天学了首《元日》。像刚才老师讲的一些知识,不求她死记硬背,只希望她对传统文化没有陌生感。”

与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比起来,张向平的一头白发显得很特别。今年70岁的她同样是这里的常客。“我特喜欢手工,羡慕能工巧匠,可年轻时候哪有这么好的机会和条件,现在跟着孩子们一起补补课。”在马海捷的指导下,张向平把纸样剪好,又贴上双面胶,翻折粘贴成型,再给灯笼加底挂穗,打孔系绳,一道道工序下来,花灯便有了雏形,“这些活动请来的老师都很专业,把以前大家接触不到的‘非遗’传承人给发掘出来,让我们都能对传统文化有了直观的体验。”

“非遗”传习所

家门口办活动想学您常来

做花灯的活动受到了热烈欢迎,也有人表示,除了元宵节这几天,平时能不能跟着老师多学点做灯的手艺?事实上,北京的一些街道和社区已经在拓展建设非遗传承的“大本营”,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就跟着大师学艺。去年7月,北京灯彩传习所作为朝阳区首个“非遗”传习所在安贞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成立,马海捷在这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

“此前,我们就跟马老师有过很多合作,每年社区灯会都会请他来指导,居民也很喜欢他的课。”安贞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常昭一表示,在朝阳区文化委、文化馆的支持下,北京灯彩传习所正式挂牌,“我们特意把地点选在三层的半开放区域,居民一下电梯就能看到,这样能吸引更多人参与。”

成立不久后,马海捷便带着十余位家住安贞的“金婚夫妇”,亲手制作花灯,写上祝福,作为“七夕”礼物送给老伴儿。之后近半年的时间里,类似的活动在这里又举办了二十多场。

看到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上灯彩扎制,马海捷表示很欣慰,“二十多年前,这项技艺已经濒临失传,我觉得实在可惜,就跟着大姥爷*松清学起了做花灯。”从吉利灯、荷花灯到走马灯,马海捷一样不落,技艺日渐精湛。

“跟传统花灯相比,吉利灯制作更复杂些,总共二十个棱角,全凭纸张拼接而成,虽然没有竹木骨架,但能站得稳稳当当。”马海捷发现,传习所的成立让非遣技艺的覆盖人群比过去广了许多,“以前,只能临时借用居委会的会议室,时间上很受限制,像吉利灯这种需要两次课才能完成的就很难实现。有传习所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过来。特别是年轻人,周末也能有机会参加活动。”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莫凡宗媛媛文并摄

编辑:tf10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宵节跟着这些北京非遗手艺人学做花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