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过完春节迎来的就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这个节日也是得到广大老百姓重视的一个节庆日子。正月十五日是一年初始中第一个月亮最圆的日子,所以人们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它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踩高跷、扭秧歌、舞龙会、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在这一天进行。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传统风俗习惯元宵节的由来已久,传说是汉文帝时为了纪念“平吕”而设记得节日。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喜庆节日――“闹元宵”。这是一个传说,具体是真是假并没有具体依据,但是这个民俗是一直延续下来的。
元宵用水煮就是汤圆了自古以来,元宵节是我国全民性的盛大的狂欢节日,元宵节也是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习俗体现得最为全面的传统节庆日子。元宵节的习俗活动丰富多彩,多的会让人应接不暇,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特色传统活动,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各地的风俗各有差异。
吃一碗汤圆香甜可口元宵和汤圆,在北方叫元宵,在南方叫汤圆,北方老百姓喜欢蒸熟或者煎炸吃元宵,而南方人更喜欢把元宵用水煮着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汤圆了。
汤圆的馅有很多种哦,最喜欢芝麻馅的元宵的制作方法也是更具有传统特色的哦,首先总面粉发酵,加入一个粗粮粉进行搅拌均匀待用,粗粮和细粮两种结合在一起的面粉不容易烂掉,做出来的汤圆非常劲道,也很爽口。年准备好以后就要开始准备里面的汤圆馅了,汤圆馅有很多种,大多数老百姓喜欢吃芝麻糊的,还有豆沙的,下面我重点介绍这两种馅。芝麻糊的馅需要把芝麻磨成粉,里面加入红糖冰糖等配料,还要密封3-5天才可以使用,密封后的馅味道更加鲜美。
汤圆是一种老百姓非常喜爱的美食豆沙馅一般以红小豆为原材料,首先要把红小豆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蒸熟,然后捞出来后用勺子把红豆全部搅烂,加入糖、味精等配件就可以使用了。除了这两种馅还有很多馅可以做,比如牛肉馅、鸡蛋*馅、糖馅、水果馅等等,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制作,总之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正月十五一定要吃哦。
正月十五灯会的龙灯彰显喜庆的氛围正月十五的灯会是整个喜庆节日中最具有特色的一个文化盛宴了。灯会的规模很大,一般在农村空旷的广场上布置,分主题、分场景进行布置,灯会上会体现很多历史故事历史文化、历史名人等传承特色事物和人物,利用风光的效果让故事场景和人物情景再现,展现的淋漓尽致。
灯会现场五颜六色的灯把现场妆点的很美踩高跷也是正月十五必有的演出节目之一,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绑在脚上腿上行走,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在没有任何辅助的前提下用两根长长的木杆支撑着身体,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一项传统艺术,在我国很多农村都一直在流传,如今真正会踩高跷的人越来越少了。
灯会现场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正月十五还有一个特别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