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能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作者:曹雪芹蒋勋主播:蒋勋

第七十六回(下).mp:53来自半卷诗书一窗月

第七十六回(下)

镜花水月

到第七十六回的后半段,当大家陆续散去,连贾母也不得已走了之后,两个重要的人物——史湘云跟林黛玉留下了。其实林黛玉父母双亡,寄居在外祖母家,此刻的心境是极其孤独的。尽管她一直处在繁华中,可是总感觉这个繁华跟她无关。史湘云也是如此,她们两人都有寄居者的感觉,而寄居者最容易领悟到繁华的不确定性和不实在性,所以她们不会像繁华中人那样有过多的不舍或眷恋。所以这两个女孩就跑到了凸碧堂、凹晶馆附近,在大观园这个比较僻静的风景区,这两个小女孩开始作诗了。作诗的原因是因为她们看到空中一轮皓月倒影水中,美得不得了。注意这两个月亮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幻的,佛教中一直在用水中月、镜中花来暗示人生所有的繁华,其实只是幻象,因为总有一天它会消失,因此这两个小女孩面对这个情景所作的诗是《红楼梦》走向尾声的暗示跟通告。

我们常常会把《红楼梦》里这些十几岁的少女们所作的诗看成是非常严肃的古典文学,事实上那只是她们玩的游戏。她们先是决定写五言排律,律诗就是除了押韵,内容必须是对仗的。排律就是你出一句上联,我接下联来对你,然后我再给你一个上联,你再接下联,这真的只是个游戏,只是这个游戏比薛蟠他们的“抢快新”要难得多。这里面有很多知识、典故的运用有对声音以及对当下场景事物的敏感。

《红楼梦》里的两个大才女,在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进行了一场最惊人的期末考试,最后一个加入的人是妙玉。妙玉是个出家人,大概也觉得中秋的月色很美,就跑出来到处乱逛,结果听到了黛玉跟史湘云的联句,联到十二韵的时候,她有点心动,就邀请她们到她的庙里去喝茶赏月,把后面接着写完。等于是三个人玩了一个长诗游戏。

诗句生命情怀的表现

等一下大家读诗的时候,一定不要被外在的典故绑住。典故有典故存在的意义跟价值,可是今天我们在读古典文学的时候,这些典故往往变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我宁可跨过它,用最简单的方法带领大家来看这两个小女孩如何用她们当时能够掌握的文字和语言去记录她们的生命故事。

一般读者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常常觉得诗词的部分最难,尤其是很多青少年朋友。读《红楼梦》时的最大障碍常常是诗和词,一碰到诗词,他就停在那里了,多碰到几次诗词,他就不看了。我觉得大家不要把它当成障碍,因为第七十六回真正要讲的荒凉和凄清在前半段已经讲过了,现在只是用诗句再做一次整理而已。这些诗句我等一下会尝试着朗读,另外还可以用现代的语言去重新解释,这种解释的方法可能跟过去做的注解不太一样。因为注解要引经据典,把典故讲得很周到,可是在真正的文学欣赏时,会感觉牵牵绊绊的,没有办法体会到文学真正动人的力量。我希望大家能像欣赏今天的某个歌手唱的一首流行歌一样,来真正感受到这两个女孩子的生命情怀。

《红楼梦》如果用“玩”这个字来讲,有各种不同的玩法。贾母懂得怎么品笛赏月,薛蟠他们要找第三性公关,林黛玉、史湘云等人则有属于自己的诗的世界,作者呈现了各色人等抒发自己生命情怀的方式,而没有去比较它们的高低,他只是想让我们看到生命原来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选择。黛玉和湘云走的这条路是我们今天看上去最陌生的,因为是用诗句来讲生命情怀的。可我把它解释为,如果你今天喝了点酒,跟朋友在一起,忽然很想唱一首歌来表达心情的喜悦或者忧伤,如此而已。

事若求全何所乐

她们写诗是在凸碧山庄和凹晶溪馆,作者做了一点景象的描述:“因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这里本来就是大观园里比较僻静的角落,不是热闹和繁华的处所。“今日打听得凸碧山庄人应差,与他们无干,这两个老婆子关了月饼、果品并犒赏的酒,并各色的菜,二人吃得既醉且饱,早已息灯睡了。

黛玉、湘云见息了灯,湘云笑道:‘倒是他们睡了好。咱们就在这卷棚底下赏这水月如何?”注意,“卷棚”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其星面双坡,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二人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注意不是椅子,椅子有点太正式。“墩”,圆形,腹部大,上下小,造型尤似古代的鼓。竹子做的墩,比较随意,不是什么正式的家具。注意,“湘妃竹”就是潇湘馆里的那种竹子。“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在最清明的水塘旁,你会发现天空的月亮、水中的月亮一样美。“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爽。”刚才所有人世间的欢乐和忧伤都过去了,两个正值青春的少女走进了大自然。在大自然里,所有人的忧伤都会减少,欢乐也会平静。对比上一回薛蟠、邢德全他们玩得一塌糊涂的现实世界和贾母的中秋赏月品笛的那个忧伤的世界,现在的情景是一种超越,这个超越意味着,如果你能从一个高度去眺望生命的忧伤跟喜悦,就会变得淡泊。因为在生命无所依附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忧伤,也没有真正的喜悦。

有没有发现这个晚上这么多人在赏月,每个人看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看到月光感到快乐是人生的一个层次,看到月光产生凄凉也是人生的一个层次,看到月光产生了欢乐跟忧伤都能够沉淀为平静,是另外一个层次。抵达最后这个层次的是黛玉跟湘云,她们已经领悟到天空的月亮、水中的月亮,都是虚幻,你很难在这里判断真假。所谓真假也就是天上的月亮跟水中的月亮,不管如何上下争辉,到头来都是过眼云烟,我想作者其实是想让我们去领悟这个实质。

湘云就有了企图心,笑道:“怎得这会子坐上船吃酒倒好。这要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黛玉笑道:“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有没有发现第七十五回到七十六回一直在讲圆满这件事,作者一直在提醒我们所有的圆满都只是自己的假想。我们会觉得一个眼睛是残缺,一个耳朵是残缺,一个鼻孔是残缺,可是都有了,未必不是残缺。所以我们应该问自己两个向题:我缺什么?我有什么?答案一定很有趣,你可以有很少,也可以缺很多;可以有很多,同时又缺很多;你可以有很少,也缺很少;你可以有很多,可以缺很少……这个追问可以演变很多的数学公式出来。

所以黛玉在这里就有一点领悟,她父母双亡,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可是觉得生命里能有这样一个时刻的美好,大概也是一种圆满。所以她反而会提醒湘云说:“事若求全何所乐。”人总是要有一点“缺”才能快乐,这个逻辑很有趣,有缺憾才会有渴望,有渴望才会有珍惜。前面讲的薛蟠可能就是一个极不快乐的人,因为他要什么有什么。湘云当然也是个领悟力很高的人,在黛玉讽刺了她之后,她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古人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趁心,他也不肯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就有许多不遂心的事。”在作者看来,人是一定要经验生命本身的,没有体验,光说是没有用的,那只能是一个知识体系上的知道而不是心里面的领悟。

其实心灵上最荒凉的应该是湘云跟黛玉,这两个女孩子经历过生命里最大的痛,所以她们的聪明、懂事,跟她们极早承受的痛苦有关。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得称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皆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是旅居客寄之人!”意思是我们根本就是孤儿,我们凭什么可以要求顺心。“湘云听说,恐怕黛玉又伤感起来。”因为黛玉总是会伤感,总是在哭。

可是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交换一个看法,如果我问大家,谁是《红楼梦里最感伤的人,大家可能不假思索地会说是黛玉。可是《红楼梦》多读几次,你不一定会这么快回答,黛玉是整天在哭,可是在面对生命里最该舍弃的东西时,她是比任何人都决绝的。比如黛玉对于“散”这件事,从来不假思索,她认为生命就是会散的,她跟宝玉最大的不同也在这里,宝玉最怕的就是散场。可黛玉永远告诉他说:“生命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可见黛玉是最早领悟聚散生死的人,因此我不觉得她是一个感伤的人。可湘云还是怕她伤感,“忙道:‘休说这些闲话,咱们且联句。

愿逐月华流照君

“正说间,只听笛声悠扬起来。”有没有发现这里接到了刚才的场景,那边已经散了,贾母都回去睡觉了,可是黛玉她们听到了刚才的笛声,这就是电影里的蒙太奇,刚才的那部分跟这个部分会剪辑在一起。黛玉笑道:“今日老太太、太太高兴了,这笛子吹的有趣,倒是助咱们的诗兴。”同样是桂花树下传出来的笛声,被贾母听到的那场戏和被黛玉听到这场戏是两个不同的场景。

因此我们会发现同一个月亮这个时候有多少人在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借着这个圆月来做另外一种沟通。这个沟通不是当下的,不是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写月光写得极好,说一个在楼上想念丈夫的女子,看着那个月光,跟在千里之外的划船的丈夫沟通,说“愿逐月华流照君”。我愿意是那月光,同时照着你和我。这其实是一种联觉和扩大,这种扩大能抑制感伤,也能感受宇宙的空阔。

黛玉就跟湘云说:“咱们两个都爱五言,就还是五言排律罢。”五言诗跟七言诗有不同,七言诗可以多一点委婉,五言诗则比较质朴。湘云道:“限何韵?”黛玉笑道:“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柱,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若十六根,便是‘一先’起。这可新鲜?”我这样讲这一段是希望大家了解,所谓的很不容易懂的优雅的古典文学,其实很多时候真的是游戏,限韵就靠数栏杆的数字。如果把它们看得太严重了,读起来就会紧张得要死,因为大部分的字你都没有看过,其实没看过是因为时间变了,就像今天的火星文我们也看不懂一样。

“湘云笑道:‘这倒别致。于是二人起身,便从头数至尽头,止得十三根。湘云笑道:‘偏又是十三根,“元”字。这韵少,作排律只怕牵强不能押的稳呢。少不得你先起一句罢了。”她们决定用十三元来押韵。黛玉笑道:“倒要试试咱们谁强谁弱,只是没个纸笔记。”你看湘云的厉害,她说:“不妨明日再写。只怕这一点记心还有。”什么意思?记忆力太好了,其实最容易记的东西就是诗,因为诗本身的节奏是帮助你记忆的。十几岁的时候不背诗真是太可惜了,因为那个时候记忆力好,念两遍就能记住。我记住的《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是那个时候背的。我想大家今天可以回家考一下自己,两个人来联句,就三十六句,明天早上起来再记。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考试,一个句子你用那么多的热情去创造它,应该不会忘掉。当林黛玉写出那个非常美的句子——“冷月葬花*”的时候,相信她第二天一定能记得。

月光下青春的美丽

我希望大家能接受我解诗的方法,一方面把大家可能不懂的典故、注解简单地讲一下,但不希望大家被典故绊住,重要的是要读出诗中的精神。一味想难为大家的诗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因为她们用的词汇,我们今天有些不懂,比如那个时候建筑中的某些东西,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这个很简单,我只要讲一下大家就知道了,真正要去感受的是它的内在力量。黛玉先念了“三五中秋夕”,湘云就接了一句:“清游拟上元。”三乘五就是十五,她可以讲十五,可是也许不协韵,所以他用“三五”来说中秋的晚上。“凊游拟上元”,“清游”,在这么美好的月光下游玩,可以与上元节媲美了。上元节是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就是元宵节。接下来湘云又给了黛玉一个题目:“撒天箕斗灿。”漂亮得不得了的句子,“箕”跟“斗”都是星辰的名字,你可以去读注解、看考证,关键不要忘记这个画面指的是满天的繁星。非常像少女的语言,她的生命刚好也到了最美的时候,而且湘云是那种最豁达、最豪爽的女孩儿。“撒天箕斗灿”,有种开阔的感觉。如果我现在丢给大家一个“撒天箕斗灿”,你要怎么去接?黛玉接的是匝地管弦繁。”注意,“天”一定要用“地”去对,满天都是繁星的时候遍地都是音乐的声音,“繁”对“灿”,你是灿烂,我是繁华。一开始就展示了中秋节的繁华之美,我觉得这也是在讲她们的青春,一个是满天的繁星,另一个是遍地的歌声。所以“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绝对可以翻译成满天繁星、遍地歌声。诗句是要去创作的,而不是执著于某些词汇。因为词汇每个时代都在变,可是你对星辰的灿烂和音乐的美好的热爱永远不会变。

下面黛玉给出了一个非常美的句子:“几处狂飞盏。”有没有感受到青春里的开心、快乐和豪迈?这个中秋的晚上,多少人家宴会中都喝酒,酒杯飞来飞去。这种句子不年轻绝对写不出来,心情沉重的时候也写不出来,几处狂飞盏”,让你想起李白《将进酒》中的豪迈跟豁达。

湘云笑道:“这一句‘几处狂飞盏’有些意思。这倒要对的好呢。”湘云也很高兴,这里面有种知己之间对话的意思,就是棋逢对手了,你有好句子,我也得有好句子。湘云想了想,就说:“谁家不启轩。”面对这么美的月光,哪一家能不把门窗打开?我希望大家体会一下,中秋之夜的月光特别美,所以每一家都会把门窗打开;另外,我们的心灵也是一个有门窗的空间,“启轩”,就是打开你心灵的门窗,让光亮进来。因为前面贾母她们太忧伤了,现在这两个青春少女在月光底下,书写她们青春的美丽。我觉得这首长诗,如果仅仅被当成很会写诗的两个中文系女生的作品来理解,不从青春、热情的层面上去理解太可惜了,这绝对是两个热爱青春的少女的梦。“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四句,把那种心绪的狂放和对生命的热爱全呈现出来了。我现在最害怕的是我们的教育里缺失了这个东西,才十几岁就没有了热情,而这个热情在黛玉跟湘云联诗的时候是最美的。青春的生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要做的是应该让它敞开胸怀湘云又给了一句:“轻寒风剪剪。黛玉说:“对的比我的却好。只是这句又说熟话了,就该加上劲说了去才好。”因为是知己,所以有褒有贬,只是这褒贬跟世俗的是非无关。她们之间是有默契的,只有中学同学之间才会有这种对话,再大一点就没有了,大家讲话时都变得好小心,生怕别人不高兴。那个年龄真是美好,就是自在,就是对生命坦诚。黛玉说你这么聪明,为什么不用功,这个“轻寒风剪剪”,太随便了。我自己想过,如果我能写出“轻寒风剪剪”,一定高兴得要命,这么好的句子,她其实是在用燕子尾巴的感觉在讲风,中秋时节风刚有一点凉。

湘云就有点辩驳,笑道:“诗多韵险,也要铺陈些才是。纵有好的,且留在后头。”“铺陈”就是有一点随意,连贯下去的感觉。这也是了不起的文学教育,包括人生也是如此,总要有起伏、有凹凸。如果每天都在狂欢,最后狂欢也无法称其为狂欢了。黛玉笑道:“到后头没有好的,我看你羞不羞?”因为有对生命的真正热爱,才能避开很多人世间虚伪的应酬,才可以这样真诚地交流。

我一直觉得如果你是爱美的,或者爱文学艺术的,身边真该有几个这样的朋友。你在职场里不会讲的话,和这些朋友在一起,比如在一个画班里或者一个诗社里就可以讲。我知道在台北有一群写日本俳句的老先生、老太太年龄都在七十五岁以上了,每个礼拜聚一次。在那里你会觉得他们好年轻,因为他们会直接说这句太烂了吧,或者说:好棒啊,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句子的?你能感觉到他们少年、少女时候的那个梦,在那一刻又回来了。

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

黛玉就联了一句:“良夜景暄暄。”“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微寒的风一阵一阵吹来,美妙的夜晚到处都是明亮的。下面是比较有典故的,叫“争饼嘲*发”。古代讲“*发”是说人已经上了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应该不会去跟人家抢饼吃了,可是这天晚上大家都忘情了,都在嘲笑怎么到了中年还会跟人家抢月饼吃,其实在讲一种毫无顾忌的生命快乐。

湘云笑道:“这句不好,是你杜撰,用俗事来难我了。”黛玉笑道:“我说你是不曾见过书呢。吃饼是旧典,《唐书》、《唐志》你看了来再说。”这些小女孩真的非常厉害,她们没有绩测、段考,可是在知识方面竟然这么严格。

湘云已经算是读书很多的女孩子了,可是黛玉还笑她孤陋寡闻。有没有发现只有这样的知识追求才有真快乐,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可真够无聊的,而在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这是两个人的快乐,如此棋逢对手、强强相遇,生命的兴奋才会出来。

湘云说:“这也难不倒我,也有了。”于是联道:“分瓜笑绿媛。”你看这是多严格的对仗,绿衣少女对*发老人,“笑”对“嘲”,“分瓜”对“争饼头脑之机智、速度之快,令人惊讶!我想说,下一次选“教育部长”,不如就叫他们联句好了,很快就能见高下。连客家山歌都是这样唱的,他们就是我丢五个字过去,你要回五个字过来,否则我就不嫁你。民间对语言和文字。有非常深厚的智慧,所以我不认为它们是什么不得了的文学典故,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对声音和词汇的反应。

湘云又给出一句“香新荣玉桂”,金*色的桂花叫金桂,杭州那边大多都是金桂,白色的就叫玉桂。“荣”是欣欣向荣,刚刚盛放的桂花的香味是最新鲜浓郁的。黛玉笑道:“分瓜可是实实你的杜撰了。”湘云笑道:“明日咱们对查出来,大家再说,这会别耽误了工夫。”作者是在暗示写诗到底是用典还是你的创造、杜撰,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如果全部都是典故,就根本没有了创造。因为明清以后,文学典故太多,搞得大家都不敢创作。每一个句子出来都要引经据典,只有用了别人的东西,才能证明我是个有知识的人,结果把文学变成了卖弄,严重缺乏自我创造。所以作者借这两个女孩子之口,在开玩笑似地说,为什么我就不能创造?因为前一句大家在抢月饼啊,连年纪大也在抢,这些女孩子抢着分西瓜不行吗?

黛玉“因联道:‘色健茂金萱。”好漂亮的对仗,上一句的“香新”是在讲嗅觉,下一句是说金色的萱草颜色如此明亮。“色健”,我们很少看到形容颜色时用健康的“健”,大家到台东那一带,看到大片的金针花时,你就会想到“色健”两个字。金*色的花朵在绿色的草丛里,真的是“色健茂金萱”。我讲“颜色健康”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同意,比如青菜只要看颜色就知道它健不健康,萎萎**的肯定不行,翠绿欲滴的一看就很健康,这就是“色健”。我觉得这还是在讲青春,青春是香味特别浓郁的时光,也是颜色非常鲜艳的季节。

我对很多朋友说,一定要找机会到南洋去看看豆蔻,你才知道为什么说“豆蔻年华”。豆蔻是一种香料,色彩浓艳,豆荚裂开里面是艳红色,一个个的种子排在里面。你就明白“豆蔻年华”是在讲人到了发育的年龄以后,身体的那种美和强烈的生命力。所以“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恰好说的是这两个少女的青春年华。

黛玉又给出下句:“蜡烛辉琼宴。”蜡烛映照着豪华的宴会。注意,她们面写,一面评。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你了,省了多少力。”她不说黛玉写得好,而是说那是因为我上面出得好,你才能对得这么好。这完全是中学女生才会有的对话,就像说如果我不下这步棋,还斗不出你这一步棋。

看来生命里能碰到对手是幸运的,这样你的真正潜才会被不断激发。有时候我问学生:“最近找的工作怎么样?”他说:“太容易了,躺着就干了。”我听了觉得很难过,心想这下你不惨了吗,你的生命不就完了吗?我说,你到底觉得薪水重要,还是自己的生命重要。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去做一份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到你快退休的时候,再去选个躺着干的职业也来得及。我想他大概是听懂了,不久就辞了职。

湘云说:“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况且下句你也是塞责了。”特别注意一下“只是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其实这是曹雪芹的文学观,他觉得好的文学绝不去“颂圣”。那些讲“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巴结逢迎之词,都不是好文学。可是古代文人在社会中常常扮演在各种场合歌功颂德的角色,此处也可以看出这两个女孩子的叛逆。黛玉笑道:“你不说‘玉桂’,我难道强对‘金萱’么?再也要铺陈些富丽的话才是,方才是即景之实事。”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直到现在,她们的联句中没有丝毫的感伤,因为她们认为自己正值青春年华,为什么要感伤?繁华没落跟我无关,我应该好好活出自己。生命的完成并不在于多长,而是该做的事情我每一刻都在做。我始终觉得作者的观念非常现代,他不喜欢苟延残喘的生命,而是认为活着就是“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就是要把你最美的色彩、最好的香味释放出来。

湘云只得又联道:“觥筹乱绮园。”“觥”是一种青铜酒器,大家到台北故宫应该能看到,此处代表酒杯。“筹”也是跟宴会有关的筹码或*局。注意湘云的下句“分曹尊一令”,就讲到*博了。喝酒时要行酒令,行酒令的时候要分不同的队伍,还要有一个令官,所以要尊令官一人之令。

黛玉笑道:“下句好,只是难对些。”因想了一想,联道:“射覆听三宣。”有没有发现这些典故因为现在不太用,我们不知道“分曹、一令、射、覆、三宜”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就是在描绘猜谜、行酒令、玩游戏时的场景。这些部分如果用一个比较现实的场景来比喻,你就容易懂这两个女孩在干什么了,她们是用诗句去表现中秋夜晚的快乐。

湘云笑道:“‘三宜’有趣,竟化俗成雅了。只是下句又说上骰子。”因为刚才黛玉对的是:“骰彩红成点。”湘云又联道:“传花鼓滥喧。”行酒令时要有一枝花随着鼓声在传。鼓声时快时慢,随随便便地乱敲,大家不太能确定到底会停在谁的手中,所以是“传花鼓滥喧。”

可接下来,你会发现诗的情境慢慢地静了下来。“睛光摇院宇”,“晴”这个字通常是形容日光的,现在用来形容明美的月光在院子里面慢慢的摇动,这里讲的是月光跟树影之间的关系。“黛玉笑道:“对的却好了。下句又溜了,只管拿些风月来塞责。’湘云道:‘究竟没说到月上,也要点缀点缀,方不落题。’黛玉道:‘且姑存之,明日再斟酌。”黛玉就联了:“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注意,“素彩”是没有颜色的光,意思是透明的月光把天跟地都接在一起了。可“赏罚无宾主”不是又回来了吗?刚才已经讲到天地自然,可是下面又讲到客人、主人。

湘云就有点不髙兴,说:“又说他们作什么,不如说咱们。”就联道:“歌吟序仲昆。构思时倚槛。”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读出其中的精彩,意思是这个家族败落不败落,所有的人事纠结都跟我们无关,我们只讲自己。我一直觉得曹雪芹在这首长诗里绝对有很多暗示,她俩的生命态度不像探春那样介入,而是超越的,她们认为生命一定要在自我完成以后,才能够做接下来的事。在整个大的儒家文化系统里,个人通常是陪葬的。

但湘云必须要接,所以面对“赏罚无宾主”,她就接了“吟诗序仲昆。”作诗的时候,要按照老大、老二、老三的秩序来,就是过去常说的“伯仲叔季”。看到一个人的名字是伯还是仲,就知道他是老大还是老二。

酒尽情犹在,渐闻语笑寂

好,湘云又出了一句“构思时倚槛”。“构思”,我们现在还在用。黛玉说:“这可以入上你我了。”于是联道:“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想要描述个景象,却写不出来,就倚着门在那里构思,这是写诗的一个状态。有没有感觉到这些对话很好玩,“酒尽情犹在”,说的是现实中物质的东西没有了,可是情感还在延续,这也呼应着前面的曲终人散。这两个小女孩的生命状态就是“酒尽情犹在”,曹雪芹写《红楼梦》也是“酒尽情犹在”,在整个家族败落之后写这样一本书,为的就是交代自己一生的情感。一听“酒尽情犹在”,湘云就接了一句:“更残乐已谖。”五更之后天亮了,更就慢慢地不打了,音乐也渐渐缓和下来。这里还在呼应着四更以后贾母被劝回去睡觉,大家慢慢散去的场景。然后她给出一句:“渐闻语笑寂”,相信每一个人都一定会经历这样的场景,有时是中学、大学毕业,有时是人生的告别,都是“渐闻语笑寂”。讲话的声音、笑声,慢慢在远离、褪色,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黛玉说:“这时可知一步难似一步了。”她们的对话颇有深意,她们既在写诗,也在讲这个家族。曲终人散的功课是最不好做的,贾母直到泪都流下来,甚至都睡着了,还是不肯散。但这两个女孩子是清醒的。黛玉因联道:“空剩雪霜痕。”有没有发现已经不是在写诗了,直接讲到了贾家的结局,就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后来补《红楼梦》的人写到贾宝玉在白茫茫的雪地里给父亲磕头,就是“空剩雪霜痕”。云门舞集的《红楼梦》的结尾也是“空剩雪霜痕”。她们是在给这个家族的繁华谢幕。

阶露团朝菌”,台阶上因为露水的潮湿,所以已经长出了朝菌。注意“朝菌”是一种阳光出来就会消失的生命,庄子最喜欢用的典故就是朝菌,他用“朝菌不知晦朔”来形容生命的短暂,其实也是在讲繁华一霎那就不见了。

湘云笑道:‘这一句怎么押韵,让我想想。因起身背手,想了一想,笑道:‘够了,幸而想出一个字来,几乎败了。”看到没有,她还是在考自己。“因联道:‘庭烟敛夕桰。”“桰”就是合欢树,“庭烟”,晚饭的炊烟,每当在*昏的时候,桰树的叶子就会合起来,是指已经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刻了。所以大家细读一下这首长诗,就会发现它完全是一篇家族繁华的祭文。

下面说“秋湍泻石髓”,“湍”是很急的溪水,描写的是秋天的溪水在石块之间流泻的感觉。“黛玉听了,不禁也起身叫妙,说:‘这促狭*,果然留下好的。这会子才说“桰”字,亏你想得出。’湘云道:‘幸而昨日看《历朝文选》,见了这个字,我不知何树,要查一查。宝姐姐说不用查,这就是如今俗叫作明开夜合的。我信不及,到底查了一查,果然不错。看来宝姐姐知道的竟多。’黛玉笑道:“桰”字用在此时更确,这也罢了。只是“秋湍这一句亏你好想。只这一句,别的都要抹倒。我少不得打起精神来对这一句,只是再不能拟这一句了。”

因为对手太强,所以她也不能偷懒、不能松懈,“因想了一想,联道:“风叶聚云根。”风吹着秋天的落叶,聚在云根底下。因为一般人都认为云是从山里升起来的,所以把山崖叫做“云根”。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

下面她又给了一句:“宝婺情孤洁。”“婺”是婺女星,过去认为是保护女性的星,所以它特别孤傲、洁净。有没有发现黛玉在讲自己,讲自己对洁净、孤独的那份坚持。湘云说:“这对的也还好。只是下一句你也溜了,幸而是景中情,不单用‘宝婺’来塞责。”接下来联道:“银蟾气吐吞。”“银蟾讲的是月亮,古代人相信月亮里面有一只蟾蜍,因为月光是银色的,所以用“银”字来形容这个蟾蜍。好,下面还是讲月亮,“药经灵兔捣”。古代神话里说月亮里有只兔子,每天都在捣一种灵药。

黛玉不语点头,半日遂念道:‘人向广寒奔。’”这句是讲嫦娥,嫦娥因为吃了不死灵药,所以就飞到了月亮上,住在广寒宫里。所以是“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又讲到星辰了,“斗”是北斗七星。这样的句子,全是在表现青春,刚才的“撒天箕斗灿”,意思是满天的繁星是我们撒出去的,现在是我要超越北斗七星,去邀请织女星来跟我为伴这首诗不是青春年华绝对写不出来,因为只有青春才有资格这样狂傲,才有敢跟天地对话的气势。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李白一直是年轻的,因为他的诗里就有这样的气象,他是可以“举杯邀明月”的,就像黛玉的“犯斗邀牛女”。

湘云也望月点头”,心说写得真好!联道:“乘槎待帝孙。”“帝孙”也是织女星,因为织女是天帝星的孙女,意思是我今天要划着船越过银河去会织女星。这既是一种抱负,也是一种胸怀,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其生命气象绝对是跟能宇宙对话的。然后下面又讲到:“虚盈轮莫定。”“虚盈”是讲月亮的圆缺。月亮的虚或者盈,是人无法掌握的,所谓的圆满有时候只是一种妄想。

黛玉笑道:“又用比兴了。”因联道:“晦朔魄空存。”“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那是月光最暗的时候;“朔”是一月之初,是月亮慢慢又升起的时候。黛玉在这里是说,我们看到的时明时暗、或园或缺的月亮,它的*魄是不变的,而那个才是最要紧的。可见所谓的生死或者荣枯,其实只是我们自己在执著,事实上它们都有一个最本质的灵*。接着就讲到了时间,“壶漏声将涸”。古代把水装在壶里来计时,就像现在的沙漏一样。当水都流光的时候,表示生命已经结束了,所以黛玉也在暗示,她自己的生命和这个家族的繁华都即将结束。

湘云方欲联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罢?”在写诗的场景里,作者用了电影里的场景“湘云笑道:‘可是又见*了。我是不怕*的,等我打他一下。’因弯腰拾了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者几次。”我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可惜的是《红楼梦》拍电影时拍不出这些场景。《红楼梦》里最美的就是这种画面,两个人诗兴正浓,眼前忽然看到月光在水里荡开。

“只听那黑影里戛然一声,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黛玉笑道:‘原来是他,猛然想不到,反吓了一跳。湘云笑道:‘这个鹤有趣倒助了我了。因联道:‘窗灯焰已昏。”“窗灯焰巳昏”,窗边的灯光已经越来越暗了。“寒塘渡鹤影η,指池塘上刚才飞过去的那只鹤。“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道:‘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的了!这一句更比“秋湍”不同,叫我对什么才好?“影”字只有一个“*”字可对,况且“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湘云笑道:‘大家细想就有了,不然就放着明日再联也可。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你不必得意,我也有了,你听听。’因对道:“冷月葬花*。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大概是这首长诗里最高级的两句,其实这两句既在讲史湘云也在讲林黛玉。史湘云非常潇洒,给人感觉像孤鹤一样,独来独往——寒塘渡鹤影;可黛玉是花,她要把自己埋葬在最美丽的时候,所以是“冷月葬花*”。

这里面绝对有一种高贵,而这个高贵跟刚才所有的喜悦和感伤无关,她们只是要把自己拯救出来。这个诗到这里应该就结束了,后来妙玉出来再接,没有接到那么好,所以凹晶馆联诗的真正结尾应该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寒跟冷预示着这个家族将要败落,可是她们俩可以作鹤跟花,保有自己生命的孤高、洁净和美丽第七十六回应该从这样的角度去读,才能体会出更深的意义。

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