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过大年了想念家乡甘肃的浓情年味 [复制链接]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转眼之间,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牛年春节

说到春节,便回想起了以前过年的一些往事。小时候感觉过年热闹、喜庆、祥和,很有浓浓的年味。一进了腊月门,就整天盼着快点过年,每天扳着指头算计还有几天就过年了,觉得一个腊月好像时间很漫长很漫长。

打发灶神爷都是家里的主人做的事情,先是清水净手后在厨房的灶台上献上十三个灶饦饦、糖果等贡品,然后上三炷香后将旧的灶神爷连同灶马子及装好盘缠的褡裢子一并烧到灶火里面,并通说一些甜言蜜语托付灶神爷到了天庭要“好话多言,闲话休提”、“上天言好事,回来带吉祥”等等,叩头致谢,再到院中化一张*裱纸,并燃放炮竹送灶神爷启程。

过了腊月二十三日,基本上都有过年的氛围了,村子上元宵会在会长的组织下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社火排练了。各家各户今天你家杀猪,明天我家宰羊,没猪没羊的至少也得宰上几只鸡。记得有一年我家在年初养了一头小猪娃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已经长得很大很大,本来是要准备卖掉的,到了秋季一看当年的年景不错,决定把这头猪留下来过年自己吃。在腊月二十六日一大早就请来了五爷给我家杀猪,同时也请来了三爹、四爹、尕爹给帮忙,五六个人三下五除二就将这头大肥猪宰掉收拾利索了。然后大家就坐在书房里开始一边抽烟喝茶一边聊天喧慌慌。不一会儿的功夫几大盘香喷喷的肉菜便端上了桌子慰劳所有帮助宰猪的人们。菜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我拿了一桶酒过来斟了六杯,双手端起来先敬大家辛苦之劳,然后大家开始你敬我两杯我还你两盏,一阵推杯换盏之后便是相互划拳行令,好不热闹。

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以后,我们家里更是忙得不亦乐乎,除了打扫卫生、清除尘埃、收拾房间、清理灶火、准备煤炭烧柴、洗洗涮涮之外,还要捏栀子、擀长面、洗粉、生豆芽、发面、炸麻花、炸油果子、过火菜、蒸馒头、蒸花卷、蒸枣山、蒸枣卷、蒸猪头、蒸盘、煮肉等等。总的是在年三十之前,要把正月里招待客人和家里人吃的喝的一应俱全地准备妥当。尤其是按照老讲究正月初四之前是不宜动青龙和白虎(菜刀和擀面杖)的,所以该切的食物必须要切好,该擀的面食要全部擀好,该准备的都要准备充足。

年三十这一天,我家吃了早饭后除了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和晚上包饺子之外,一般不再做别的事情了。我们小孩子们便左照料右比划地把该穿的穿上该戴的戴上,然后就开始准备贴春联了。别看贴春联这活还真得操心,首先打浆糊就是个技术活。我第一次亲自贴春联,打浆糊时没有经验结果做成了吃的拌面汤,把春联贴到门框上就掉下来了,经过仔细分析原因是打浆糊的程序不对。只好重新打浆糊,先将面粉唰到凉水锅里面,一边小火慢慢烧一边用筷子或者木棍不停地搅动,等到浆糊沸腾后是清淋淋地为最佳,保证春联粘得绝对结实展妥,后来听别人也讲过这个难题。有一次我还闹过一个笑话,记得当时没有在意在贴春联时把上联贴在了左边下联贴在了右边,万幸的是春联贴上后过了两个小时就及时发现纠正过来了,没有把人丢大。我们家房屋多门也多,要贴的春联也多,过春节家里来来往往的亲戚很多,所以每年不论是写春联还是贴春联我都是很认真很仔细的,大门联、柱子联、书房联、厨房联、主卧联、次卧联都分得一清二楚,贴的端端正正。

六十、七十年代的年夜饭说是丰盛其实是很简单的,到了八十年代也好不到哪里去的,也就是做顿肉臊子长面外炒两个肉菜而已,直到九十年代年夜饭才有了大的变化。说实在的,在那个年代生活条件有限、吃的也紧张,日常能吃一顿像样的饭菜是很稀罕的了。尽管这样,家里的大人们还是一个劲地说“三十晚上装仓多吃点”。在吃年夜饭之前,先由大人带上孩子们去给先人们上坟烧纸,祷告先人们也高高兴兴地过个好年,保佑一家人等平安吉祥。

大年三十日晚上是很快乐的一个晚上,家里把灶神爷打发掉之后一家人便坐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大人们都要拿出来让我们吃。吃完了好吃的我们便开始按辈分提前给自己家的长辈们拜年了。我们拜年一直延续的是老传统磕头拜年,拜年之前先给先人的神柱上香后磕三个头,然后依次给长辈们磕头拜年。拜完年后长辈们就开始给我们发福钱了,尽管发的福钱不多,这都是他们的一片心意,我们还是很高兴的。福钱到手后就和大人们一边熬岁一边按习俗开始包大年初一早上吃的饺子。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多少年以来我们家都是按这样的习俗安排年饭的。

初一早上天还没有亮,朦朦胧胧地就听见远处近处“咚、咚、咚”的放炮声,这是各家各户在凌晨开始接老爷了。接老爷时必须清水净脸净手衣着穿戴整齐,首先把蒸好的盘、猪头、枣卷、枣山和枣茶等贡品献到主房的供桌上;再到院中放炮、化裱纸、叩头,把老爷接进屋后在香炉里上三炷香并叩头。然后再到厨房,把接灶神爷回宫的灶马子和裱纸化到灶火里,在新的灶神爷前上香叩头。我们家以前是爷爷接老爷,后来爷爷去世后自然就是父亲接老爷了。再到后来,我成家立业之后这些事儿就自然而然地由我来做了。我第一次不论是打发灶爷还是接老爷都有点生疏,先做哪一步后做哪一步还得考虑考虑,后来熟悉了每一步也就做得到位了。

每年的年三十晚上熬岁都是很晚很晚,我们小孩子们到了初一早上眼睛怎么也睁不开,太瞌睡了就是不想起床,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起来,吃了早饭还要去给当家户族家拜年呢。

记得有一年正月初一吃饺子,一顿饭下来我幸运地吃出来了九个硬币。我家每年春节都要在饺子里面包上二三十枚硬币,说是谁吃出的硬币多谁就会交上好运、带来财富。这一个春节我太开心了,也是我一生最吉祥的一年,没有过一个月我便上初中了,这可能就是正月初一吃饺子给我带来的好运气吧。给宗族的长辈们请安拜年是既严肃又庄重的一项节日活动,也是最热闹的一项事宜。每年春节都要先给辈分最大的长辈拜年,依次按辈分顺序一家一家往下进行是我们的规矩。

小时候,我家宗族辈分到我这一辈是第五辈人。每年大年初一吃过了饺子后各家的娃娃们便在自家长辈的带领下,全部到我们的老太奶奶家请安拜年。老太奶奶八十多岁了,干净利落,待人和善亲热,一双三寸金莲给了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我们一家一家的去给老人家请安拜年,她都热情接待,几十口子后代齐聚她家里又说又笑、其乐融融。每个春节不是给我们发花糖就是发冰糖、花生、核桃、红枣之类的吃头,这些吃头已经给我们发成了习惯,年前老人家早就有所准备。给老太奶奶们请安拜了年之后便是挨门挨户一家不剩地往下年拜了。

出行是正月初一村子上的集体祭祀风俗,每年村子上都要按照老皇历上的方位、时辰,全村的男人们赶上马、牛、羊等牲畜到指定地点献盘、上香、化裱、读祭文、祭拜、叩头、鸣炮,举行庄重严肃的祭拜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百业兴旺。

正月里,走亲访友是一个重头戏。平日里农村人都忙于农活,没有什么事儿事情很少走亲戚访朋友,远处的亲戚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也很少,好不容易到了过年人闲时间充足,亲戚们见个面、聚一聚、喧一喧、吃点喝点以便进一步增进感情。以前走访知己亲戚的礼物是十二个馒头花卷,拿上别的礼物去看亲戚是你看不起人或者是你小气的表现。亲戚们你来我往互相看望看望、走动走动都感到特别的亲切、特别的热情。现在就大不一样了,看亲戚都是买的礼品盒,不再提上馒头花卷看亲戚了。春节期间招待客人都要讲究个排场,记得我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去我爱人娘家认门,她家亲戚、户族多,用了三天时间才走完这些亲戚家,那个阵势可是大了。新女婿来认门谁家都很重视,你家热情款待,我家宾客迎送。不论到了谁家都是不喝茶不行、不吃饭不行、不喝酒更放不过,七碟子八盘子摆的桌子上满满的,亲戚们盛情难却的场面实在是让人无法推脱。

春节闹社火是村子上一道亮丽的看点。三两年闹一次社火展现出了村民们团结、向上、健康、快乐、热情、和谐的氛围,也体现出了春节期间农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闹社火是一个群众性的活动,每次闹社火村上的元宵会会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旦定下来闹社火村民们便百分之百的欢迎,再重要的事也没有闹社火重要,从安排身子到资助、迎接、参与社火大家都相当支持。我们村上闹社火除了正常的角色春官老爷、鼓子手、腊花子、毛女子、棒槌娃、旱船、丑角等以外,特色耍狮子从六十年代一直耍到了现在已经名声远扬,在*羊川有句顺口溜说得好,“菜子口的狮子,一棵树的龙,张家墩的芯子社火更吸引人”。自社火第一天出了身子开始,每天早晨在会长和春官们的组织下,亲自带领社火到老爷的家里上香叩头,恭请老爷到庙上上香拜佛供奉神仙,然后才可以走村串户的耍闹、拜年、玩场子。曾记得是有一年全公社十几个社火队大聚会,南北山区、上下村庄、毗邻村社的人全部汇集于张家墩观看表演。每个社火队表演精彩、闹功扎实、动作到位、各有特色,观众犹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围观者水泄不通,那个阵势是我记得的最热闹一次群众性聚会。

正月十五摆灯也很有浓浓的乡土文化韵味。在明月高照、星光灿烂的元宵之夜,各家各户亲手设计制作、造型各异的灯笼集中悬挂于指定地点的绳索之上,元宵会会长们在社火队热火朝天的拥族中,开始一盏灯一盏灯的进行观赏评价,对个别做得不好或者不亮的灯笼会给予相应的惩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会长观看了我家的灯笼后便唱起了秧歌子,“这盏灯来太稀罕,双鱼戏莲真好看,巧手制作着不一般,龙门里面要出状元”,之后锣鼓家使敲打得格外铿锵响亮,社火也闹得更加赞劲欢快。果不其然到了我的孩子们上来之后,双双功成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女状元。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愉愉快快、欢欢乐乐的春节到了正月二十以后逐渐接近了尾声,但是农村过年的味道还是那么的浓厚。今年的年货都准备得如何?亲戚们招待的满意度如何?这场酒局置办得圆满度如何?等等等等。一些过年期间的美好情景还在大家的脑海里一幕幕、一篇篇、一页页不停地浮现着、翻阅着、默念着、回忆着……

文/徐兴龙,笔名龙吟泽,古浪县*羊川人,原兰州铁路局嘉峪关机务段退休干部,现居住广东省广州市。本文系作者原创稿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