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痴学诗连写3首咏月诗,从幼稚到绝妙 [复制链接]

1#

好诗和坏诗有什么区别?好诗到底长啥样?

从玩儿,到上瘾,我背诵唐诗一年多时间,众多诗人、各类主题都有涉及。背得多了,隐隐觉得,有的诗读带来唇齿留香,有的味同嚼蜡,确实存在差异,但差别在哪?我也说不出来,总不能说味道好的就是好诗,没味、味冲的就是坏诗吧!我不就成“吃货嚼诗”了么?最近,看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解读,碰巧又看了《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对于诗的评价,突然有了感触。

香菱生于官宦之家,哪知元宵节看灯时被人贩子拐走了,后来薛蟠买了香菱作妾,机缘巧合,香菱进入大观园,为大观园作诗氛围吸引,痴迷上写诗。黛玉教香菱写诗,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以“寒”为韵,作咏月的七言律诗。“诗痴”香菱三天写了三首诗,写出了诗的三重境界。

1.“幼稚”之诗

咏月·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这是第一首诗,黛玉评价:“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这首诗,“寒”、“团”、“观”、“盘”、“栏”字字押韵,颔联、颈联对仗工整,七律的形都有了。再看用词,“翡翠”、“玉镜”、“珍珠”、“冰盘”、“晴彩辉煌”,富贵华丽,但是,过于雕琢,堆砌辞藻,甚是生硬。

2.“穿凿”之诗

在黛玉“放开胆子去作”的鼓励下,香菱更是入了魔,在池边树下,或坐或蹲,忽而皱眉,忽而含笑,活脱脱一个神经病,半晌写出第二首诗来。

咏月·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香菱以为这首妙绝,黛玉评价:“过于穿凿。”宝钗说,这首不像吟月,像是吟月色。这首诗比第一首境界要高很多,但是还不够自然。张九龄的月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月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但是香菱的月没有特点,没有情感。最后一句诗人加入“人”,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情绪,反而突兀。

3.“绝妙”之诗

香菱越挫越勇,回到家后,梦里也在写诗,竟然就在梦中得了八句,这就是她的第三首诗。这首诗,大家一致评价:“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我们来看看,好诗到底长啥样?

咏月·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叶嘉莹先生说:“无论诗还是词,都是由语言构成的文本,而大诗人的好处就在于其作品的文本能够引起读者言外的感发和联想。”“精华欲掩料应难”表面写月,实际写的是香菱自己,从小被拐卖,骨肉分离,命运多舛,但是,因为有梦想、有追求,香菱生命的光芒如同月色一般无法掩盖,“影自娟娟魄自寒”。

颈联、颔联对仗工整,“一片砧敲千里白”,写出月色,也写出声音,让人联想到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顿感孤独和凄清。视觉上,仿佛“砧”一声声敲在白月光上,悠长的思念随着流水更行更远,意境凄美。

品味颔联,赵嘏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香菱诗中江上、楼头写出望月怀远的相思,情真意切。最后一句点出望月盼团圆的主题,也和香菱家人分离的身世紧密贴合。这首诗没有一个月字,但是句句有月的情感,含蓄隽永,带给人感动,留下无穷想象的空间。

叶嘉莹先生说,“情动于中”是好诗的重要特点,“情动于中”然后“形于言”才能带给读者感动和兴发。香菱第三首咏月诗的好也正在于此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