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 http://www.xxzywj.com/m/桥头边的榕树
文/周建苗
1
从小城回乡下,我见母亲已折了榕叶放在家中,等我们回去拿。父亲见我们回来,便说着,他再去榕江岸边砍一支竹尾,拿一些竹叶芯枝。接着,他便拿着厚刀,踩着自行车出去了。片刻之后他回来,说着现在的竹子真不好砍,附近都长满了近人高的杂草,近身不得。我笑笑问,村前村后不是都种有竹子,何必跑得那么远呢?父亲解释说,元宵拜神、拜门楣用的竹叶芯枝,是用厚竹的枝,不能用薄竹的枝的。我听了,终于恍然。
榕树叶、竹芯叶,用于元宵插门楣
潮汕的元宵节,各家各户的门楣两边,都会插榕树枝叶、竹叶芯枝,拜神、祭祖等也会在香炉、门神插上这两种吉祥之物以求平安,这已是妇嬬老小皆知的事。在元宵前,家家户户都会奔去榕树边折枝,以及折一些竹枝回家,作为拜神、祭祖等之用。像城里、乡镇找不到榕枝、竹叶芯枝的,也无需发愁,只要走到圩市,便可从卖菜的、开店的还有专门出售榕枝、竹叶芯小贩,近市场便能买到。潮汕元宵拜神、祭祖等插榕枝、竹芯枝,据说能能够趋吉避邪,其习俗由来已久。潮汕方言中,也有一些与榕树有关的俗语,如“插榕健过龙”“插竹筅养肥鸡”“插笔车饲大猪”“插杜必谷仓相叠”等,有的地方妇女们把榕叶插在头上,孩子们则取榕叶夹在耳朵上,以求吉祥。
相传,榕树是佛教的圣树。菩提树,别名菩提榕,为桑科榕属落叶或半落叶大乔木。“菩提”是佛教名词,意为“觉悟”。菩提树的原名毕钵罗树,传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29岁时离别双亲、妻儿,出家修佛,经过7年冥思苦想,最终在一株毕钵罗树下“大彻大悟”而成“佛”的。因此,毕钵罗树改叫菩提树,被佛家尊为神圣的树木,与娑罗树、阎浮树一起被称为佛门三宝树。据文献记载,早在唐宋以前,潮州就有种植榕竹习俗。《潮州市志·风俗卷》记载:“山区有插榕枝、竹叶于门上的习俗。”《揭阳县志·风俗卷》载元宵节,县城“老者采榕枝、竹叶以归,以祈健康长寿。”相传,起源于唐朝黄巢起义时,潮汕村民被告知,取榕树叶插于门楣而可保平安,所以农村则“折榕枝”、“竹叶遍插门顶、猪栏、牛棚”,以祈人口平安、禽畜兴旺。而潮汕地区的人们大多信“佛”拜神,故也就把“榕树”当作吉祥物,插榕叶以示吉祥。
潮汕乡村老寨
其实,“菩提榕”与潮汕地区插门楣等,以示避邪示吉的榕树,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菩提榕一般都种植于寺庙的,而榕树一般植于民间的老爷庙旁、村前、建筑前面的植物,具体为什么潮汕民间用榕树叶而不用菩提榕叶,具体无从考证,可能是由于就近取材且榕树同样具有吉祥的意义吧!而潮汕有一句俗语,叫做“前榕后竹”,就是说榕树多种植于村前屋前,竹子多种植于村后屋后,这种现象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潮语叫榕树为“神树”,意为“成”,“前榕”也即是前有所成就;竹与“足”谐音,“后竹”也即是后能富足、积德之意,反映了人们的祝愿。可能,潮汕人于门楣、香炉等插榕叶、竹叶芯枝,都是为了取一个好的意义、兆头。
2
散文大师秦牧对潮汕家乡的榕树,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曾写过《榕树的美髯》,其文中写道:“一株株古老的、盘根错节、桠杈上垂着一簇簇老人胡须似的‘气根’的榕树,遍布在一座座村落周围,它们和那水波潋滟的池塘,闪闪发光的晒谷场,精巧雅致的豆棚瓜架,长着两个大角的笨拙的黑水牛,一同构成了南方典型的农村风光。”家家户前有瓜棚,户户屋后是竹林,村村村前有榕树,这便是潮汕乡村很朴实、自然、真实的景象。似乎,潮汕的每一个村落,都种植有榕树,都种植有竹子,榕与竹也就了最具特色的潮汕乡居的景象。榕树与竹子,与潮汕人的生活、习惯、习俗,永远是紧密的联系一起的,密不可分的,是潮汕地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也就有了潮汕的“前榕后竹”之说。如果你去接揭阳市区,看到河两边种的都是榕树,也就明白了揭阳为什么叫“榕城”了。
榕树
榕树,潮汕人叫之为“神树”。而视树木为“神”的象征,这不仅仅是潮汕地区,还是中国古代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建木、扶桑、若木,就是古代人崇拜的三大神树。明王临亨《粤剑编》中称明代“粤中立社,多置一石,意为神之所栖,或依巨木奉祀”。潮汕人的这种地方神崇拜现象,称为“靠榕为坛”,树下放一石、建一庙,称之为“坛”。至今,潮汕农村尚俗称之为“伯公、伯嬷庙”等,乃“村民祷赛之所”,逢初一、十五村中的妇人都会提着祭品,前往祭拜,以保平安。
还有,在不少的乡居的村前大门,以及祠堂前的池塘路边,也会种植榕树,这是潮汕乡居的一种独特现象。所以在潮汕地区,有“榕”就有庙,就有“老爷”,就有民居,榕树便给予了祖祖辈辈潮汕人的特殊感情,乡思情结。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也在《广东新语》中说:“榕,容也。常为大厦以容人,能庇风雨,又以材无所可用,为斤斧所容,故曰榕,自容亦能容乎人也。”说的是榕树有容人之量,这也可能便是潮汕的一种精神象征吧!
榕树下的伯公伯嬷庙
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十分考究的潮汕人,在兴建村庄、院落时,时常会选择前方宽敞开阔,近处有清澈池塘、江河、山泉的地方,同时喜欢在村前屋前种植榕树,在村后屋后种植竹子。俗话就叫做“前榕后竹”。这是在社会长期发展中,约定俗成并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也就是俗称的迷信的风水,风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像独具特色的潮汕民间“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等,以及潮汕村落的格局,一般都以坐北朝南、偏东南的坐向,这与潮汕建筑冬暖夏凉有一定的关系,按“天、地、人”融合一体的风水学、玄学等迷信说法。
由于千百年来形成的神秘文化,故此,“伯公伯嬷”庙旁的榕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都不敢砍伐的。村前、房前、祠堂、寺庙的“风水树”、“风水林”,也是没有人敢砍伐的。潮汕人对榕树也存在敬畏心理,潮汕地区的人们从来不用榕树作柴火烧,也从不用沾了污秽之物之物的榕树叶来拜神、插门楣等。就有如邻村的瓦窑前有一棵百年以上的茂盛的榕树,据乡邻介绍,以前曾有一个苦命的村人因想不开,在此上吊死亡,故此这棵榕树长得再茂盛,从而也不见有人去折枝,怕因此而引来了霉气。
潮汕乡村一景
按潮汕人的迷信说法,榕树就是风水树。因其树体高大,独木成林,多以此为风水树(林),象征着家族、宗族兴旺发达。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说:“榕易高大,广人多植作风水,墟落间榕树多者地必兴。”所以潮汕先人所种的风水树,大多是榕树,因榕树生命力极强,树龄可达几百年以至上千年,且根繁叶茂,浓荫似盖,榕树体现了潮汕人顽强的生命意识,也寄托着先祖对后代的希望,故现在潮汕的大小村庄,村前村后必有几棵甚至成片的古榕屹立于潮汕大地之上,有时辨另这棵榕树的年龄有多大,便可推算出这座村庄的创乡历史有多久。甚至每逢过年过节,人们在榕树下烧香顶礼膜拜,在榕树上挂红绳,每每络绎不绝。这些榕树成了人们祈福的寄托,成为潮汕人的福树。
3
在潮汕人的心中,榕树不仅是“神树”,也是“神”的化身。在潮汕地区,还存在初一、十五村民拜榕树的现象。因为,榕树还有“荣(榕)华富贵”的好彩头,有“旺子孙、兴家园、荣华富贵”的美好寓意。榕树还有长寿的象征,潮汕以及福建、广西等地区,有拜榕树做“干妈”“干爹”的习俗。寄拜的迷信原因,是孩童的“命理”特别硬,“八字”特别不好,本身既难养,又会“克”父母等,因此只好寄拜自然物榕树,以祈吉祥。其寄拜的方式较简单,即如要将孩子寄拜给榕树,则择吉日,孩子父母到大榕树下,用“三牲”祭祀,边烧香作揖,边对大榕树唸唸有词,说寄拜的意愿。祭祀毕,在榕树上系上红布条,就算寄拜开始。从此,逢年过节均需祭祀,直至孩子“出花园”长大成人之后……
潮汕寨前池
潮汕人除了将榕树当吉祥物,避邪趋吉之外,种植榕树还有实际的意义,就有如榕树以宠大的树冠防御高温酷暑、供人纳凉,榕树有巨大的根系抗击海潮、台风,保护江岸、堤坝的安全等。而在数百年乃至千年以上岁月里,虽经历自然的种种劫难,榕树却不屈不挠地立身天地间,顽强成长,造福人类。所以,榕树也是潮汕人认为有灵气、有情感、能庇荫造福乡人的“神树”,这也给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留下了美好难忘的记忆。似乎,每一个在乡间长大的潮汕人,记忆中都会有一棵大榕树,它们或立于村口,或站在路旁,或伫于池塘边,或长在于“伯公伯嬷”庙边。那些寄托着乡情的榕树,树冠阔大,亭亭如盖,舒张在乡村中的白墙灰瓦之上。下垂的气根,传递着根深叶茂的展望和潮汕人的“根”的意识,历来深得潮汕人的心,一想起便有着充满着浓浓的乡思,便有了袅袅的乡情,便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暖暖的弥漫心怀。
潮汕乡寨路口
记忆之中永远有着童年的身影,童年的音容,童年的欢乐。村前的那个大榕树下,就有着那么几块石板,抑或是村中的几个老人搬了几只小凳、一只方桌,经常的还有一个小炭炉、一潮山工夫茶具,就这样摆开,用干橄榄佛作柴,小炉上放着一盛水小铁壶便煮着,片刻有着橄榄烧着的清香,有着小铁壶沸水的响声,接着便有了“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袅袅茶香。故乡的榕树,永远是村中最热闹的地方,有那么一些扇着蒲扇的老人,有一歇没一歇扇着扇子,悠闲呷着茶,便有了那么一群乡村孩子围了上来,要了一杯喝着。老人们笑嘻嘻地,孩子便闹着嚷着,要着讲古,也就有了“陈三五娘”“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的故事,在村前流淌着,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就这样静静的托着腮,入神听着,榕树下便有了蝉的叫声,清风的味道,日子就这样如行云流水般展开着,悠闲有味,幽静安详。
人间好景何处寻?最美故乡的榕树!榕连枝护午阴,肃肃门径日沉沉。清风拂地尘无染,暑日当空热不侵。故乡的榕树,潮汕的情,就这样的刻在每一个潮汕的魂里、梦里、骨子里,榕树的魂,榕树的影,榕树的人,就这样代代相传……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