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很多人会想到他的《扬州慢》,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是姜夔二十岁经过扬州时,感怀家国之慨,成为扬州代言人。
姜夔自幼随父亲宦游,父亲去世后,迫于生计需要,二十岁的姜夔浪迹天涯,出家乡湖北汉阳,在扬州、金陵、合肥、苏州、杭州等二十多个城市漂泊。一介落魄书生,怀才不遇,写出了很多心酸而悲凉的作品。
姜夔存世词作八十多首,其中有二十多首都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合肥”。为什么词人反复吟咏合肥?在《浣溪沙》,即将到达合肥时,他写到:“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客居合肥时,他写了《淡*柳》,词中说:“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而?”他在《暗香》中写到:“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词中隐隐透露的恋情,可以暂且称之为“合肥恋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让姜夔念念不忘,以至于近乎四分之一的词作都为她而写?
原来是词人二十多岁时,在合肥邂逅了一对姐妹歌女,姐姐琵笆弹得出神入化,妹妹弹筝曲曲动人。她们折服于词人的才华,并且对穷困的姜夔怀有敬佩和仰慕之情,这让流落江湖多年的词人心里,有了一些暖意。
尤其是姜夔也是一个音乐大家,他的《自度曲》早已享誉乐坛,歌女姐们是他的音乐知音。在看姐姐时,明眸皓齿,莞尔生情,姜夔一见倾心,许诺日后仕途得意,必来相见。
然而,天意弄人,姜夔一生没有步入仕途,在朋友的帮助和售卖自己的字画为生。所以,在词人心里,他始终对琵笆女有深深地歉意。
庆元三年,即年,词人四十三岁,居住在繁华的杭州城,这一年的元宵佳节前后,词人写了四首词《鹧鸪天》,几乎可以是对二十多年“合肥恋情”的解读。
词人在正月十一日这天,写了词题为观灯的《鹧鸪天》:“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词中大意是,他肩上扛着小女儿去看灯,灯火灿灿,明月如水,自己忽然生出“少年情事老来悲”之感。这是词人想起和琵笆女的约定,忽而生出许多悲凉之感。
在元夕这一天,他写了两首《鹧鸪天》,详细透露了这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两首词如下:
其一:《鹧鸪天元夕不出》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慳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其二:《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题解:
第一首词题为“元夕不出”,点名主题,元夕是出门赏灯望月的日子,更是将新年气氛推向高潮的节日,元夕过后,人们开始忙于各自的工作。但是作者却宅在家里,其中必有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作者在第二首词中给出了答案。
第二首词题为“元夕有所梦”,呼应第一首词,因为不想出门,虽然早早卧床,却久久不能入睡。一定是有心事徘徊不去,令作者无法安睡。好不容易睡着,又被梦境惊醒,才有了这两首内容彼此呼应的《鹧鸪天》。
注释:
1.天街:京城的街道。指南宋京城杭州的街道。
2.柳慳:柳芽初生。梅小,梅花初放。
3.绛都词:词调名。
4.芙蓉:此处指莲花灯。
5.娃:小孩子。
6.肥水:流经安徽合肥的河流。作者漂泊江湖时曾多次经过合肥,并于此地邂逅琵笆女。
7.丹青:绘画,此处指肖像画。
8.暗里:指深夜。
9.红莲:指花灯。红莲夜,指元夕夜。
赏析:
第一首《鹧鸪天元夕不出》,上片说,昨天去街上准备赏灯时,发现柳芽刚冒出头,梅花还很小。而今天正是正月十五欢乐游玩的日子,我却害怕初春天寒,独自关上门宅家。
下片说,拉上寂寞的窗帘,看到月亮落到低处,一段旧情寄托在《绛都词》里。芙蓉灯在三更之后逐渐黯淡,我在床榻上听到邻居家的孩子们笑语欢声回家来。
作者在上片说因为天冷不愿意出门,呼应了词题“元夕不出”,在下片的尾句用“卧听”二字继续强调“元夕不出”,既然不出,就早些休息,早早睡去,但是作者并没有睡着,一直到三更天,邻居一家人热热闹闹尽兴回家时,他依然在“旧情”中寻找往日情感。
究竟是怎样的情感呢?作者在。第二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给出了明确答案。
第二首词的上片,起句就开宗明义点名“旧情”发生的地点在“合肥”,滚滚肥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当初在合肥不经意种下了相思。梦里经常梦见你,但是梦中的你比不上画像中的你那么清晰,夜里醒来忽然听到山鸟的啼叫。
词的下片说,初春还没有绿意,鬓角的头发先有了丝丝白发,与你久别二十年,因为相思还会升起悲凉。年年红莲灯亮起的夜晚,你我天各一方,自有两处闲愁。
作者邂逅歌女后,有可能因为相思成疾,刻意提笔画过画像,所以作者说,梦中的她很朦胧,不如画像中那么清晰可见。尾句化用了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强调了作者和歌女在不同的地方,却有同样的相思。
此词起句沉痛,水流无期意味着相思无期,“当初”二字,写得悔恨交加,当初如果不是遇见你,今日也不会有相思。“梦中”两句,写尽绵绵思念,日夜不分,醒着睡着都是佳人倩影。“别久不成悲”,道尽沦落天涯的况味。尾句“谁叫”似有千钧之力,又有万般无奈。
这是作者的单相思还是如他所言,歌女也会在无数个过去的日子里,心里也在升起相同的思念。这一切都不可知,因为作者再也没有遇见过那个让他*牵梦萦的“她”。
作者在“元夕有所梦”中,寄托了自己对合肥之恋的女主无限的思念,这种思念刻骨铭心,以至于过去了二十年,他依然旧情难忘。
《周礼》中将梦分为六类: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并且有专门的解释,作者的梦是“思梦”,因为醒着时思念太深,以至于将思念延续入梦,日有所思,才会夜有所梦。
姜夔这两首元夕词,不假雕饰,词句如白话,却句句动人,尤其是第二首,用词浓丽,缱绻深情尽在笔端,与她从此不相见,却一生在想念,令读者寄予同情。
作者在正月十六写了《鹧鸪天十六夜出》,尾句说:“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他的相思惆怅还在延续呀。
苏轼写元宵节的词,起句七个字美不胜收,全词声色交错、时空轮转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还是遇见另一个自己
宋代朱淑真写的《元夜》:珍惜来之不易的相聚,来年未必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