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青春痘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666.html元宵佳节,灯火璀璨,素来爱好游山玩水、饮酒作乐的易安居士却一反常调,面对眼前的热闹景象,怎么也欢快不起来。原来,此时作者流寓临安,身世浮沉,今时不比往昔。
南宋苟且偷安,国家危难之时,深沉的盛衰之感,与身世之悲交融在李清照心中,怎能如往常一般享受元宵之乐呢?大悲大痛之下,做下一首《永遇乐,落日熔金》,哀叹之情溢于言表,全诗如下: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金色夕阳,晕染了半边天空,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暮色中漂浮的云聚拢来,如珠联璧合。
景色上的绮丽达到了极致,引起的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不知人在何处。有故事的人总是容易在似曾相识的情景面前萌生突然的情感,而后又及时自我制止。
一时的恍惚之后,又说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看似突兀,实则含蕴丰富,耐人咀嚼。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色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
落木萧萧,人们为繁华的消逝而感到惆怅,雪水融化的时候,人们反而思念大雪纷飞的时节。
这是人之常情,诗人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如果摆在面前的是家国危难,词人便再也无法抑制住这种哀伤,随风飘拂的新柳笼罩着缕缕绿烟。春天了,万物勃发的时节,作者耳中吹进的却是《梅花落》的曲子,梅花落,倾尽芳华,声调哀长凄凉。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元宵佳节天气如此美好,可是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此时,再美好的风景都无法再引起词人的幸福感。这风雨是自然界的风雨,更是生活中的风雨,大半生的遭际,已让她明白,生活变化莫测。
你看大宋朝廷,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但如今呢,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李清照自己呢?名门闺秀,二十一岁嫁赵明诚,花前月下,可突然间,国没了,家毁了,所有的优裕富贵都成了过眼云烟,更何况南渡之后的种种遭际呢?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虽是礼貌地谢绝,却有嘲讽之意。整个朝臣“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曾经发出怒喊“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李清照,又怎能和这些醉生梦死的人同游同乐呢?
下片作者转忆京洛旧事。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中州盛日,那是倾城出动,全民狂欢的日子,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那时的她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帽子上会缀满翡翠宝珠,灯火辉煌的夜市上,一定是最耀眼的一个吧。那是李清照一生中最美的时光,何尝不是宋朝最美的时代呢?
词人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做类比,写出自己曾经的辉煌,为的就是引出下一句,欲抑先扬形成对比,如此一来,凄婉之情便更加深刻。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你看这大宋国,像不像曾经的少女如今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外表的残破反映了内部的苍白,词人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正是大宋国再也无法重塑辉煌的写照。“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不仅是给词人自己,也给整个时代蒙下了心理阴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可悲的是,无论时局如何,个人的生活依然要在沉浮中继续,李清照希望能从他人笑语中寻求一丝安慰,想要融入这欢乐的氛围。但即便身在热闹之中,是否心里真的能够忘记忧愁呢?此中滋味,无人可知,无人可诉说。
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李清照词传》,其中就包含了李清照的生平与诗词佳作。
南宋定都临安前后一段时间,李清照历经靖康之耻,丈夫赵明诚病故,她将身世飘零之感与国破家亡的悲愤融为一体,呈现了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这首词虽然是李清照的大悲之作,却是宋词里的一颗沧海明珠!
不难看出李清照后期的词大多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沉郁凄婉已成为她晚年词的主要风格。李清照一生,精通的不仅仅是诗情画意,她心中不仅有家,更有国。
除此之外,这套书中还有《辛弃疾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一次购全6套,是个不错的机会!愿你我都在诗词的佳酿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
点击下方商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