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庙一故事十二黄岩南城鲁秦庙十里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http://bdfyy999.com/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近年来,我省各地以《一庙一故事》编撰为载体,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蕴含的“和合、向善、忠义、孝道、清廉、为民、诚信”等文化价值内核,推动民间信仰“提纯复壮”,促进民俗文化“去芜存菁”,极大丰富和提升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一庙一故事”是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南城街道方山下村的鲁秦庙。

鲁秦庙位于黄岩南城的方山下村,始建于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年间(—年)。该庙供奉的是南宋初期,定居台州临海的北宋仁宗赵祯第十女——秦鲁大长公主及子鲁、子秦、子越三位侍女,故而得名“鲁秦庙”。此外,还有杨天龙、裴天虎、柳天彪等英雄塑像。每年元宵节在黄岩南城的十里铺,南城人都会举办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高跷游街,对他们进行纪念。

鲁秦庙中的秦鲁大长公主及其侍女子鲁、子秦、子越,跟杨天龙、裴天虎、柳天彪三位英雄之间,有何故事?黄岩南城人为何要举办走高跷游街,对他们进行纪念?

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年),黄岩县方岩乡(今温岭泽国)有分别姓杨、姓裴、姓柳三位青年。这三人皆出身于渔民家庭,性格刚强,也都喜欢练武。绍兴二年(年)农历二月十五,志趣相投的三人便效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并分别改名为天龙、天虎、天彪。

打那以后,杨天龙、裴天虎、柳天彪三人形影不离,他们合资购置了一艘渔船。平时一起出海捕鱼,闲时一起切磋武艺。久而久之,三人的感情越来越深,武功也越来越高强。

彼时,东海的温州、台州一带沿海,时有海盗出没。杨天龙、裴天虎、柳天彪三人时常见义勇为,打败过很多海盗。从此,东海各股海盗都对他们闻风丧胆,渔民们都寻求他们的保护。

绍兴五年(年),春暖花开时节,家住台州临海的秦鲁大长公主羡慕方诸山(九峰)的美景。她带着子鲁、子秦、子越等侍女,打扮成普通女子的模样,乘着马车向方诸山(九峰)而来。路经黄岩黄土岭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大姐子鲁刚掀开帘子,一把大刀出现在面前,只见马夫已经倒在地上,十多名强盗凶神恶煞般包围她们。

此时三个身影如脱弦的利箭,向强盗冲去。原来正是杨天龙、裴天虎、柳天彪三兄弟,兄弟三人也没问这位老夫人的身份,就告别而去。

秦鲁大长公主回临海府邸后,将此事禀告皇帝赵构。赵构当即派钦差到黄岩县方岩乡,找到了杨天龙、裴天虎、柳天彪三人,授予他们三人四品散职,不用入朝议政,在家安享俸禄,还将子鲁、子秦、子越三位侍女分别嫁与三人。

一日,秦鲁大长公主驾幸杨、裴、柳三夫妇处,闲谈时听说台州沿海的百姓会在海滩旁围塘养蛏、青蟹。但海水涨高时,渔民捕捞有一定难度。长公主想到可以通过踩木桩的方式来增加身高捕捞从而降低捕捞难度,但木桩过于粗重,不利于携带。长公主便教他们将木桩做成长木跷,并将木跷绑到脚上,既轻巧,又方便捕捞蛏、青蟹。

那时的黄岩南城还靠近大海,杨、裴、柳三夫妇将秦鲁大长公主的方法教给南城渔民,让他们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工具在海滩的围塘中捕捞蛏、青蟹。采用踩高跷捕捞蛏、青蟹的方法后,渔民们捕到的蛏、青蟹比以前多了很多,南城渔民富裕了起来。南城人为了纪念秦鲁大长公主和杨、裴、柳三夫妇的恩德,每年元宵节都会进行走高跷游街进行纪念。

在《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晋人郭璞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或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

南宋孝宗赵眘乾道二年(年),黄岩县永宁江畔洪水突发,海水倒灌,民房倒塌无数,人畜浮尸遍野。杨天龙、裴天虎、柳天彪三人看到如此景象,不惜亲身犯险,在洪水中奋力抢救灾民,救活了好多人。到最后,兄弟三人因力竭气尽,都被洪水卷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黄岩县衙呈报朝廷,皇帝赵眘见奏深感哀痛,特颁旨追封杨天龙、裴天虎、柳天彪三人分别为昭武校尉、振威校尉、致果校尉,在黄岩县城城南立庙祭祀,并以这三人义结金兰之日为寿日。三位英雄的家乡泽国水澄堂及黄岩县城城南的鲁秦庙皆有塑像供奉,因为秦鲁大长公主是“公主”之尊,故而塑像坐在中央,子鲁、子秦、子越三位侍女及杨天龙、裴天虎、柳天彪三位英雄的塑像坐在两旁。

供稿人:黄岩区民宗局、王康

原标题:《(十二)黄岩南城鲁秦庙:十里铺高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