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元宵夜,这个习俗你造吗 [复制链接]

1#

元宵夜送灯祭亲人

我的老家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在我们那个地方,有一个风俗,就是在元宵节的晚上去墓地为逝去的亲人送灯,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元宵节这天,天快黑的时候,送灯的人就上路了。村外的路上是三五成群的人们,拿着供品和灯具,向坟地走去。

山里的人去世后,都是埋在山脚下的。送灯的人来到山脚下,找到亲人的坟墓,先把供品摆上(供品就是几样菜和馒头以及烟酒),再在坟墓前点燃一炷香,然后烧些纸钱,放些鞭炮,最后点上灯。

灯的样式很多,有的是事先冻一个大的冰灯,然后在里面放上油灯或蜡烛;有的是将油灯或蜡烛放在一个玻璃瓶子里点燃。近些年,有些精明的商贩制作了电灯(就是把电池的正负极用一根电线连在一起,安装上小灯泡,把线头对接,灯泡就亮了),这种现代化的坟灯不用担心被风吹灭,所以很受欢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油灯和蜡烛。

元宵节晚上为什么要给逝去的亲人送灯呢?我们那里流行的说法是人身上有虱子,逝去的亲人身上也有虱子,在元宵节这天晚上给逝去的亲人送灯,是为了让他们抓身上的虱子。但我对这种说法一直很怀疑。后来,我读了一些地方志史料,又收集了一些民间另外的说法,综合起来,得到的大致结论是:在人世间,元宵节是一个很隆重的灯节,为了让在阴间的亲人也能享受到灯节的乐趣,就给他们也送去一盏灯,使他们不感到孤独。

灯祭的起源,我不太清楚,但听老一辈人说,早在解放前就有这个习俗了,看来由来已久。著名作家迟子建曾写过一篇《灯祭》,其中写到了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怀念父亲的情节:“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天完全黑透的时候,放眼望去,所有的山脚都被一排排灯照亮了,幽幽的灯光连成一片,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灯光连接了此岸和彼岸两个世界,接通了两个世界中的亲人的心灵,在人间这个灯火辉煌的节日,也让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作者:唐宝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