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元宵节冷知识汤圆与元宵其实是两个东西,现 [复制链接]

1#

元宵节到了!汤圆与元宵其实是两个东西,现在孩子可能不知道了。元宵跟汤圆,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玩意儿,一个隶属油炸派,一个出身汤煮门。

另外,你知道吗?在古代,元宵节原本是用来谈情说爱的。

“明天元宵节,一起去逛街啊!”

“不去,我怕你‘冻手冻脚’。”

……

好好的元宵节,咋就成了“情人节”了呢?

这事儿的说法有很多,但是都跟一个神秘的东西有关,那就是“灯”!当然,这是我国的灯,跟阿拉丁的那个没啥关系。

说到灯,我们先看看元宵节起源的3个传说。

传说一:庆祝

话说“汉糕祖”刘邦嘎嘣以后,他老婆吕后上位,成了朝廷扛把子。后来吕后也嘎嘣了,她娘家人趁机搞事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诸吕之乱”。

但是很快,刘家出了个狠人,汉文帝,咔咔咔摆平了吕家,重掌大权。

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朝廷就把平定诸吕之乱这天定为“全民狂欢日”,恰好这一天是正月十五。自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祝美好生活。

传说二:祭祀

古时候嘛,科技不发达,人们一遇到解释不了的事儿,就觉着这一定是天神在暗箱操作!但是天神也有好几个,最大的那个叫太一神。人们有事儿没事儿的都会拜一拜,求个风调雨顺。

到了大汉朝,这事儿又被拔高到一个新高度。

有一年,“焊武帝”刘彻病了,怎们都治不好。这时候,宫里来了个什么的巫师,巫师跟汉武帝说,“问太医不如问太一”。汉武帝两眼放光,让巫师赶紧问问太一神。

巧了,巫师问过之后,告诉武帝,你的病很快就好了!果然,第二天,汉武帝就可以自己蹦跶着上厕所了。把汉武帝激动的,“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太一治好我的病”!

汉武帝决定给他颁个奖,于是就把正月十五定为太一神的祭祀日。一到这天,大家张灯结彩,嗨个通宵。

传说三:佛教

汉朝时,佛教里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每年正月十五这天,释迦摩尼会化身为神,斩妖除魔,所以这一天,就被称为“神变日”,大家要举办燃灯法.会来庆祝。

皇帝也比较体恤民情,就下令正月十五这一天,全国人.民都来应援,来表达粉丝对爱豆们的尊重。

以上就是有关元宵节来历的3个传说,全部都与我大汉朝有关,跟旁边那个咸菜部落没一毛钱的关系。

古时候,人们把正月称作元月,把夜晚称为宵,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称为“元宵”。不过,元宵节在古代还有很多小名,比如:上元、元夕、元夜、灯夕等叫法。

我们着重讲其中一个名字,上元。

话说道教里有是三个神,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在三元当中,天官上元的生日恰是正月十五,因此这一天就被称为“上元节”。

好巧不巧,又是正月十五。所以在道教盛行的唐朝,元宵节就被叫作上元节。一到了这一天,满大街通宵点灯,老百姓上街看灯,灯火通明,一派盛世景象。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而且,从唐朝开始,元宵节就开始放假了。但历朝历代,元宵节放假的天数不一样,唐朝3天,宋朝5天,明朝10天,清朝4~5天!今年,元宵节要放假8天,咳咳,想什么呢?想得美!

真是可惜啦,这么优良的传统,怎么就失传了呢……

回到正题,古时候,晚上都要实行宵禁,不允许老百姓出门儿溜达,但到了元宵节这天,宵禁临时取消,大家都出门看花灯。

可是,大家真的是出门看花灯吗?也是,也不是。因为年轻人们发现,这一晚的氛围还挺适合谈情说爱的嘞!

尤其是对古代女子来说,平时没机会出门儿,这好不容易逮住个上街溜达的好机会,必.须好好把握,但是非诚勿扰哦~

你还别不信,咱有诗为证!

北宋欧阳修有词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南宋辛弃疾就更浪漫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没毛病吧?这活脱脱的古代情人节。有灯泡儿的夜晚,最适合谈恋爱了!

大晚上的,不能光顾着浪漫啊,还得吃点东西。唐朝那时候,还没有元宵,灯市上主要有种吃的,一个叫油锤,一个叫面蚕。它俩都是糯米丸子,也算是元宵的远古始祖了。

到宋朝时,有吃货改进了糯米丸子,他把糯米包上馅儿扔锅里煮,煮熟后会浮上来,人们管它叫“浮元子”,也就是汤圆的前身。

所以,刚开始时,元宵和汤圆,其实是一个东西。但是后来,慢慢的就不一样了,南北分家。

北方吃的是元宵,隶属摇滚派。

先把馅儿切块,蘸水扔糯米粉框里来回摇滚,最后滚成球,就成了元宵。

南方吃的叫汤圆,隶属包衣派。

先把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子,揪成一块一块压成饼,再把馅儿包进去,搓成球,就是汤圆。

所以呢,元宵是滚出来的,比较粗糙,也比较硬,因此需要油炸。而汤圆就跟水饺一样,只能水煮。

怎么样,关于元宵节,是不是又“涨姿势”了?

其实这个段子是来自大名鼎鼎的“二混子”陈磊,在他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番外篇》中国传统节日这本书里。

“二混子”是名80后,五年前还是个月薪的小设计师,因为开创了“漫画讲史新潮流”,5年时间身价逼近3个亿,主笔的《半小时漫画》系列,累计售出超万册。

作为一套科普启蒙丛书,跟传统枯燥的科普书比起来,“二混子”的漫画历史,语言清奇幽默,画风大胆搞笑,深受白领、家长和孩子们的追捧!

有网友看了之后更是感慨:如果上学时历史都是这么讲的,还怕考不了高分嘛!

读史使人明智,知以往见未来。与其让孩子沉迷在电视和手机上,不如多看点历史,多读点好玩的科普,爱上阅读的乐趣。

我是

今日瞎说喜欢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