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传统节日留住民族记忆,请善待承载了20 [复制链接]

1#

如果说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那么传统节日就是记忆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只需一个触点,就可以勾起那些久远的记忆;如果说民俗民风是一部书,那么传统节日则是书之章节,它清晰的记载着先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如果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曲宛转悠扬的旋律,那么传统节日则是组成旋律的一个个音符,因为它们,旋律才得以婉转动听。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它是继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今年元宵节你是怎么过的呢?吃了元宵/汤圆么?

和往年一样,今年元宵节,各大商场都蹭了一把元宵节的热度,打出了元宵打折的旗号,因为下雨,小编就待在家中吃汤圆看元宵晚会,品着甜美的汤圆,看着精彩的元宵晚会倒也算是过了元宵节了,但不经意间小编思绪万千:元宵节是怎么来的?我们古人是如何过元宵节的?难道这就是我们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的由来

元者,始也;夜者,宵也,因为古人将农历的第一个月叫元月,将夜称为宵,因此就有了元宵一说。关于元宵节的由来的传说有很多,但据历史学家考证,元宵节起源于西汉。

西汉时道教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有“三元节”之说,因此元宵节又被称之为“上元节”。

西汉武帝时期崇拜“太一神”,宫廷昼夜燃灯,后来佛教传入,正月十五成了信徒们朝拜佛骨舍利的吉日,寺庙中燃灯焚香,以示对佛的尊重,再后来这些宗教仪式传入民间并很快世俗化,元宵燃灯成了民间的娱乐性活动。

古人如何过元宵

现代人过元宵节,元宵/汤圆是必备的食品,但这些古人是吃不到的,元宵直到宋朝才出现,虽然吃不到元宵,但古人的元宵节过得丝毫不比我们差,甚至可以说更丰富多彩。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兴旺于唐,唐代元宵节开始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街市上不仅处处挂灯,而且高建灯轮、灯楼和灯树,盛况空前。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观灯乐行》中写到,“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夜市兴起,元宵节当天都城汴京更是奇光异彩,各种彩棚和灯山,还有画有神话故事的花灯,街上还有各种杂技艺术表演,热闹非常。因此,苏东坡有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此外,天子还会与民同乐,在都城观赏灯市欣赏表演(《水浒传》中就有宋徽宗元宵驾临夜市的描写),宋朝还会给官员派发节日福利,官员慰问演出团队等。

宋朝南渡后,元宵节依旧是热闹异常,在都城临安,各种灯具千奇百怪,元宵节灯火之盛较汴京有过之而无不及,还出现了猜灯谜等活动。

到了明清时期,朝廷会在紫禁城内放灯,灯节日期也会相应延长。

看到古人如此重视元宵节,古人将元宵节过得如此丰富多彩,而我们现在更多的却是流于形式,想到这里我不禁害怕起来。

我害怕:

过度商业化,元宵节最后会像春节丧失年味一样,失去它本来的味道。

不管是元宵节还是春节,都是我们重大的传统节日,古人对于这两个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习俗和多彩的活动,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多的却是各大商场的相关节日的打折,促销活动,还有就是寺庙的烧香请愿活动,这些活动无不充斥着商业气息,但又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些商业活动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又要过节了啊!”

我不止听一个人感叹:“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以前过的是年,而现在顶多算是过长假”,年味逐渐离我们远去,我不想元宵节最终也在浓烈的商业气息中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或许人们会说,现在人压力大,忙工作,忙房子、车子,但百忙之余,在过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你是否会感觉少了些什么么?

我害怕:

元宵节会成为下一个端午节。

年,韩国将“端午祭”申遗,虽然后来韩国方面解释说申遗的不是端午节而是“江陵端午祭”,但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义愤填膺,因为韩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多传统习俗都是中国传过去的。

他们说汉字是他们发明的我们忍了,后来他们说中医是他们发明的也忍了,到后来他们说李白是韩国人,我们还是忍了,但他们将“端午祭”申遗,这能忍?“端午祭”的申遗,意为的中国已经失去了端午节这个文化遗产的守护者身份。

后中国经过努力,于年将端午节成功申遗,但联想到年韩国申遗事件,关于元宵节我们是否也要有所思考呢?因为毕竟韩国人也过元宵节。

我害怕:

洋节横行,导致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遇冷。

不知从何时起,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愚人节等节日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于是大家(更多的是年轻一代)皆以过洋节为潮流、为时尚,每至洋节,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洋节的装饰:圣诞树、圣诞帽、南瓜、有些年轻人甚至身穿奇装异服,画鬼脸等出入公共场合,这让人颇有身在异国的感觉(在西方国家节日气息或许都没有这么浓吧?)。

而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却逐渐凋零,现在有多少年轻人只知西方情人节而不知中国的“七夕节”“元宵节”(其实元宵节古时也是青年男女约会的好时节)?又有多少人只知万圣节而不知中国的“中元节”?还有多少人将过圣诞看得比过春节来得更隆重些?

没错,文化讲求多元,文化讲究兼收并蓄,但可怕的是亚文化驱逐了主流文化;可怕的是在兼收外来文化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独有的文化,过洋节不可怕,可怕的是遗忘自己。

是的,除了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但没有一个是多余的,中国五千年历史之所以能亘古绵长、历久弥新,不正是因为这些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吗?因此,我们应该要有文化自信,为了我们民族的记忆,请善待元宵节,善待传统节日,善待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