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牛年元宵第一个月圆之夜,来试试白茶汤圆 [复制链接]

1#

不知不觉

元宵节就到了

小茶也是相当激动

毕竟在这个花好月圆

万家团圆的日子里

虽然我们有茶

但我们也有稿啊

默默拿出手机

发了个朋友圈

用一个成年人最庄重的仪式感

表达出对这个节日最大的重视

元宵节的由来

元,为始;宵,为夜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除夕的灯火尚未阑珊,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已经升起。元宵节是辛丑牛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里,春来报到,春色微寒,光阴含笑。年虽已远去,元宵,却是我们难忘的味道。

从古至今,元宵节在我们的心中都一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许多风俗习惯也延续至今。

元宵节,据说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汉文帝为了庆祝平定诸吕之乱,每到这个时候一定会出宫游玩和百姓同乐。到后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列为重大的节日农历。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你知道哪些呢?

吃元宵/吃汤圆

今天,你吃汤圆还是元宵?

南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饮食习惯的多样性。这个问题如果问南方人和北方人,就会的两个答案。

汤圆和元宵,在外表上极其相似,并无太大差距,但在制作工艺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北方的元宵,是把馅儿在糯米粉中“滚”出来的;南方的汤圆,是把馅儿放在糯米片上“包”成的。

从口感上来讲,汤圆更为软糯。

各地的汤圆还有甜咸之分(没错,著名的甜咸党之争又来了)甜汤圆有芝麻馅、豆沙馅、花生馅,咸汤圆有鲜肉汤圆、菜肉汤圆...

赏花灯

“元宵节”又被叫做“灯节”。相传,在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为了表示出对佛的尊重,朝廷号召百姓在上元夜放灯。到了唐代,不仅百姓们会燃灯庆贺,就连皇帝也会不时出宫“微行观灯”,甚至“放宫女数千人看灯”。直到今天赏花灯的风俗依旧存在。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送花灯

送花灯又叫“送孩儿灯”,因为“灯”和“丁”谐音,所以在元宵节前,娘家会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希望女儿能早生贵子。

除了送灯求子以外,民间还有“摸门钉”的说法。摸门钉”又被称作“摸钉”,“钉”与“丁”谐音,“丁”又象征男子,因此又有“走桥摸丁”的习俗。

白茶元宵

汤圆虽然好吃,但甜食始终难免会让人生腻。水开刚煮时总是信誓旦旦地说:“我要吃20个!”

等真正煮熟吃到嘴里的时候,才觉得任务实在太重,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元宵至,意味着春茶开始了,也是品茶的好时节。既然汤圆/元宵如此甜腻,那不如来一个大胆的猜测:若是用白茶汤来煮汤圆会是怎样绝妙的搭配呢?

用煮茶壶煮或盖碗焖泡九十三度老白茶白牡丹茶汤,可比日常饮用的要稍浓一点。

趁热把茶汤浇淋到捞出的熟汤圆上,至茶汤浸泡过汤圆面为止,茶汤浸泡熟汤圆约5分钟后可食用。

一碗清甜美味的白茶汤圆就做好啦~

乍暖还寒的春天,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早晚温差大,易患流感,这时候的白茶汤圆,养心养身也符合节日气氛。,好吃又健康。

春天里的一杯茶,积攒着浓厚的生命力,沉淀着生活的真谛,如同春天的生机盎然与灵动的气质,芳香与甘甜,直沁心底。

今夜

皓月当空

火树银花

愿有人

等你在灯火阑珊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