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间故事奸医 [复制链接]

1#

唐朝初年,嘉兴府濮院古镇有一位名医叫张守德,此人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他不会多开一味药,除非必需,否则绝不会用贵药。另外,病人没银子或银子不够,他也会给病人治病或者拿走药。

总之,他的出发点,是让病人花最少的银子。

由于收的诊金低,卖的药利润低,所以,张守德在濮院,并不是大户人家。

欠张守德账的人很多,但坏账也很少,穷人最讲信用,有的人几年了才来还。

张守德有一女叫张如意,打小有腿疾,轻微跛脚,但面容姣好,时年8岁。店里有两个伙计,一个厨娘。妻子罗氏自从生女后,不能再孕。

这年腊月28,风急雪骤。一到年关,看病的人很少,店里的伙计和厨娘已经放假。中午,张守德准备去集市买些过年的菜。

出得门来,他发现了一个10岁左右的男童,身着单衣,穿一双前面露出脚趾头的布鞋,小脸儿冻得通红,双手环胸,瑟瑟发抖。

凭他干净的头发判断,他不是乞丐,仔细一观察,他明显跟人打斗过,嘴角和眼角,都有伤痕。

“孩子,你是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怎么回事?”

张守德的三连问,把男童问得哇哇大哭。男童就像找到了依靠,委屈和伤心的泪水,掉落在这狂舞的雪花之中。

张守德知道,如果没有太多的委屈,男童绝不会这样做。待男童释放得差不多了,张守德说道:“还哭的话,我就走了哦。”

这一招真管用。

男童带着哭腔说道:“老爷,我娘病了,她叫我到镇上来买药,可是到了镇上的时候,有三个男孩子抢了我的银子,还打了我……”

男童实在说不下去,又哇哇地大哭起来,边哭边说他不能回家,买不到药,他的娘就要死了。

“孩子,莫哭,跟我走。”

过了元宵节,店里的伙计和厨娘相继来上班,这时候,病人依然很少。

正月19,外面有太阳,张守德出来透透气,没想到跟一个小男孩撞了一个满怀。他定眼一看,这不就是腊月28所遇到的那个小孩钱旺多吗?

钱旺多憋着眼泪,强忍着哭出声来,说道:“老爷,我娘已经死了,这个世界上,我再也没有一个亲人了。我娘在临死之前说,人要有骨气,要讲信用,没有银子付你的药费,让我给你做事抵账,如果不需要,也要给你说一声,等我有银子的时候,就给你送过来。”

听了钱旺多断断续续地诉说,他不由得对男童的母亲,有了尊敬之意。

一个有骨气讲信用的母亲,即使贫穷也不丢掉做人的优良品德,这样人家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

“孩子,那三包药的费用就不用还了,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老爷,我娘临死前告诉我,让我一路乞讨去宁波府找表姑,如果找不到或者表姑不认我,就叫我做乞丐,长大后有力气了就去做事,让我千万不要做坏人。”

张守德再次拉住了钱旺多那冰冷的小手。

钱旺多坐在张守德后院的屋里里烤火,见到一张漂亮的小脸蛋在门外偷偷向他张望,他一下子站起来,立得端端的,一动不动。

看到男孩这样,外面的小女孩笑个不停。

这时,张守德带着妻子罗氏进得屋来,看到小男孩如此胆小的模样,罗氏也笑出声来,向张守德点了点头。

就这样,当着伙计和厨娘的面,钱旺多跪下向张守德拜了师,旁边的张如意小姑娘,高兴地拍起了手。

罗氏是识得字的,她除了教女儿,还开始教钱旺多。

张如意因为识字比钱旺多要多些,平时也教他,虽比钱旺多小两岁,她却让钱旺多叫她师姐。

钱旺多这一叫,就是10年。

在这10年里,钱旺多学会了识字,从简单的汤头歌到摸脉开方,到复杂的针灸,一个真心教,一个亡命学,如今他是得心应手,名声不在师父之下。

当然,钱旺多不但学会了医术,还学会了师父所传的医德。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对待师父、师母恭恭敬敬,在如意姑娘面前,更是规规矩矩。

所有这些,张守德看在了眼里,罗氏也看在了眼里,张如意偷偷喜欢在心里。

这些年来,张守德夫妇把钱旺多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如意开始把他当哥哥,后来,姑娘家长大了,就有了小心思,她对钱旺多的过分照顾,当父母的自然更是看在了眼里。

一日,师父、师母找钱旺多,问他是否喜欢如意。聪明的钱旺多,立马跪下磕头,把藏在门外的张如意,好一个甜。

按照风俗,钱旺多成上门女婿,得改姓张。

张守德带钱旺多来到堂屋祖宗牌位面前,让他跪下,正式改名张旺多,让他认张家的祖宗。

没多久,张家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家对张旺多悄悄指指点点,说他走了狗屎运,人财两得。

张旺多不是傻瓜,在敬酒的时候,即使别人声音再低,多多少少几个字还是听得进去的,他假装什么都没有听到。

也有张家的同辈亲戚边喝酒半开玩笑地对他说道:“钱旺多,你胆敢对如意不好,定叫你不得好过。”

钱旺多唯唯诺诺,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婚后,张如意温柔贤惠,与张旺多是恩爱有加。

一时间,张旺多犹如在做梦一般。

本来就要做乞丐的他,如今不但成了名医,还拥有了美娇娘,一时间感觉人生之美好,亦不过如此。

又过了10年,张守德深感力不从心,逐渐退出了他热爱的事业,与妻子陪同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

这样,整个药店的生意,就交由张旺多打理,他既要进药材,还要给病人开处方,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妻子张如意更是对他体贴入微。

但是,某一天张守德发现,张旺多不再叫女儿师姐,开始叫“喂”,女儿也没了从前的骄傲,对张旺多是顺从又卑微。

而以前什么都要请教、请问自己的张旺多,张守德才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和他谈过话了。

张旺多何以有如此表现?

这还得从两个月前,给张家供药材的客商王大能身上说起。王大能的父亲与张守德是知交,如今年事已老,生意交由王大能打理。

王大能与张旺多年龄相当,两人经常开玩笑,关系特好。

有一晚,在征得家人的同意下,王大能把张旺多带到了嘉兴府,说是让张旺多帮忙辨别一些药材,结果却把他带到了著名的醉红楼。

在醉红楼温暖如春的包厢里,张旺多享受到了绝色美女的洗脚按摩。在王大能给了美女一大锭银子后,美女端来了一瓶酒,并端来了几碟下酒小菜。

第二天,当慢慢醒来的张旺多发现了身旁的美女,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这可是他与妻子成婚这么多年,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夜,而且,还睡了别的女人。

惊慌失措的张旺多,下得楼来,却发现了已经等候在此的笑眯眯的王大能。

张旺多心有余悸,说道:“兄台,你可害苦我了,你看这……”

王大能哈哈一笑:“你也真是老土,男人会赚银子不会花银子,就是一个大傻瓜。兄弟昨夜良辰美景,是不是意犹未尽啊?”

想起昨夜做新郎,张旺多一下子不再作声,也哈哈一笑:“兄台,你实在是坏。”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有了天衣无缝的谎言,就会习惯成了自然。原来,有银子的感觉那么好,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

想想这么多年,在师父、师母、师姐面前,他是那么的低到尘埃里,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谁,他就会被赶出张家。

他怕冷、怕饿、怕别人打他,他从来都只是笑脸对别人,想不到也有人向他讨好,对他弯腰,任由他胡作非为。

原来,银子可以买到尊严!

于是,他给王大能的药材价格有了改变,他给病人开的药方,也有了改变,所谓黄金有价药无价,病人看不出来,但瞒不了张如意,更瞒不了张守德。

当然,他的理由是:水涨船高,同行竞争,适者生存。

当然,王大能带张旺多去嘉兴府的时间更多了,而有一天张旺多发现,那个他喊了二十多年师姐的人,原来是那么的不堪。

她不但脸上有了皱纹,而且,走路还像鸭子一样,简直是丑陋之极!

张旺多自己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不再叫师姐,他只是感觉到,妻子对她的爱,真的很卑微,似乎害怕有一天会失去他一样。

事有凑巧,又是一年腊月28,一样的风急雪骤。

张守德无意看到了多年前相似的一幕:一个小男孩,向张旺多伸出了冻红的小手,可张旺多,一点碎银不给不说,还显得是那么的不耐烦。他一把推开了挡他道的小男孩,小男孩不稳,一屁股坐在了雪地里。

张守德赶忙去了后院,眼睛有点湿润,他在担心,担心自己的女儿;他有点后悔,后悔看了一辈子病,结果却看走眼了人。

可惜的是,自己没几年可活了。

有一天,张守德单独把女儿叫到跟前,跟他说了好多好多,而且,还流下了浑浊的老泪,张如意,也是泪如雨下……

前后两年,张守德夫妇先后去世,张旺多完全掌握了经营大权。

张如意,会些医术,但毕竟是女流之辈,当时没有认真学,技不如丈夫,但还是比一般的医馆坐堂郎中要强。

张如意牢记父亲的话,尽量对丈夫有所束缚,结果却遭遇了冷暴力,她已经记不起,他们多久没有行夫妻之礼了。

张如意唯一满意的,就是她的一双儿女,儿子俊来女儿俏,只要全家平平安安,什么都无所谓。

有一日,王大能在醉红楼给张旺多介绍了一个北方的朋友,说此人背景强大,实力雄厚,问他是否愿意去长安干一番大事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来人还风趣地说,天子脚下的美女,可比你等嘉兴府的美女,另有一番风韵哦。

已经深谙风月场所的张旺多,背上突然好像多了虫子,痒得慌。

下定决心的张旺多,决定带全家去长安发展,去干一番大事业。他想卖掉店铺,却被妻子儿女强烈反对,他终究找不出房屋契约书,最后作罢。

到了长安,朋友熊辉真的是神通广大,在王大能的投资下,张旺多的医馆隆重开业,不过,在揭开医馆的红布之后,张如意发现招牌上写的是“钱旺多医馆”。

与此同时,张如意还发现王大能不再叫丈夫张老板,而是叫他钱老板。长安所有的人,都知道有一个神医,他的名字叫“钱旺多”。

现在,张如意已经没了任何发言权,安心培养儿女,相比名义上的夫妻让她寒心,张旺多又重回钱旺多,根本算不了什么。

花天酒地已经是钱旺多的常态,他给人下的方子,怎么贵怎么来。在京城里当老板就是爽,富贵人家,多的是,只要你看好了病,银子根本不在话下。

不过,京城里的穷人还是有的,他们想找钱旺多看病,那就是一种奢望,更多的原因,他们看不起。

张如意也给人看病,但她的名头没有丈夫响,开的药又便宜,反而那些富人不相信她,不过,很多女人,得到过张如意的治疗,便口口相传,说钱老板有一个会看病的妻子。

早在嘉兴濮院的时候,钱旺多已经开始在药方上动手脚,张如意是知道的,不用说,在长安城这个富人多如牛毛的地方,钱旺多肯定不会手软。

然而,更让张如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她居然发现了库房里的药也有问题。

她尝了一下人参,舌头有点麻,断定是商陆根;桂圆一看也是假的,俗称“疯人果”,不但没营养,还对人体有害。党参的颜色也不对,呈雪白色,她听父亲讲过,这是被硫磺熏蒸过的……

张如意吓得浑身发冷,这不是一个医者所为,这是打着医者仁心的旗号,干谋财害命的事,他钱旺多,已经坏了天良!

那一天晚上,张如意结婚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与丈夫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钱旺多自知理亏,连忙说都是王大能的货,是他搞的鬼。

还说他去确认之后,一定要把这些货烧掉。

女人就是好哄,当张如意再去库房的时候,已经空空如也。其实,这些药,只不过让钱旺多和王大能换了一个地方而已。

钱旺多交往的人越来越非富即贵,是因为有一天熊辉来找钱旺多去太子府,受宠若惊的钱旺多诚惶诚恐地跟了过去。

他的确得到了张守德的真传,药到病除,让太子李建成的病很快就好了,至此,钱旺多这个名字,就是神医的代名词。

这样,钱旺多与王大能,不但自己家卖假药,还迫使同行进王大能的货,不然,只要熊辉一出面,要么被打断手脚,要么没了性命,普通百姓的性命,简直不值一提。

钱旺多,可以当作张如意的面,与丫环搂搂抱抱,多数时候,夜不归宿,当然,张如意是管不了他的,也没有那个能力。

有一天,钱旺多说要出一趟远门,他要去黄河下游去治瘟疫。

这个美差,是由熊辉推荐,太子亲自批准的。黄河消灾,百姓遭受瘟疫,朝廷拨款两黄金抗疫赈灾。

这一趟,熊辉、王大能、钱旺多,赚得盆满钵满。

张如意知道他们的鬼把戏,是她躲在屏风后面亲耳听到,他们三人喝酒酣畅时亲口说出来的。

为了巴结太子,钱旺多主动让熊辉给太子报告,他代表药商,每年主动给太子一半的股份。

有一日,钱旺多从外面回来,没看见妻子儿女,问家仆,说他们昨夜就出发,回嘉兴老家去了。

钱旺多有一点点失落,但马上想到昨夜销魂的美人儿,正好可以把她娶进门,不由心情大爽。

到了卧室,在梳妆台发现了张如意留下的信:你已不是昨日的你,而我还是昨日的我,愿你在京城飞黄腾达,我带子女返回故乡。祝好。

走了好啊,钱旺多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当太子登基以后,封自己一个大官,到时候衣锦还乡,看你还不跪下来迎接?

张如意为什么当初不卖掉老宅,一是有祖先的牌位,二是父亲告诉她,父亲这辈子最大的错,就是收留了钱旺多,他这个人容易忘本,靠不住,让女儿多长一个心眼。

张如意走后,钱旺多三天后就娶了妾,过了半年,又娶了两个。他在众人的奉承声中,渐渐迷失了自我。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太子李建成被秦王亲手射死。

接下来,熊辉被抓,供出了王大能与钱旺多曾给太子提供了资金支持。官府雷厉风行,搜出了他们的假药。

王大能与钱旺多通过审问后,他们如实作了交代,官府没收了他们在京城的全部财产,不日处以斩首。

张如意依然在濮院给穷人看病,京城来人调查,发现张如意和钱旺多虽是夫妻,却与本案毫无关系。

张家儿女想给父亲在堂屋立个牌位,张如意说道:“他不是张家人,他不配。”

百味故事慧:

所谓医者仁心,张守德才是真正的代表,值得人们敬仰和怀念。

再看钱旺多,本要做乞丐,却被张守德收养,并传以医术。开始时,钱旺多因为王大能的原因被带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钱旺多变坏,表面看起来是受了王大能的诱惑,实质是他从小的自卑心里,在张家小心翼翼地过日子,长期的压抑让他扭曲的性格得到了释放而已。

他从外面的刺激里,发现了银子可以买尊严,发现富人别样的人生,发现了自己妻子的“丑陋”。

但有一点,这个发现,有点费银子。

于是,他开始疯狂地动手搞银子。开无关紧要的药、高价药,到最后卖假药,甚至到贪污治瘟疫的银子。

一步一步,他从失去原则到失去人性,逐渐不是一个医者,还想当官,成了一个禽兽。他最终的死,是恰如其分的罪有应得。

善良者,不忘初心,一定会得到好报,相信张如意,一定会过着幸福如意的生活。

但愿世上少疾病,宁愿架上药生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