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谁学小学生古诗文学习遇到困难,突破的关 [复制链接]

1#

端午节将至,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至今已经有多年历史,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底蕴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传统节日中往往蕴含着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切入口。在跟谁学国学项目负责人看来,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很重要。通过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对传统节日有切身的体会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为什么要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第一,在提升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语文综合素养的要求。随着新课标的实行以及大语文概念的提出,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的学习不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更加注重对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大语文中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培养内容,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能力。

对古诗文学习的影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古诗文部分的学习是难点之一,也是语文学习中容易拉开差距的部分。其中文言文典故和百科知识是古诗文学习过程中的两大核心障碍。古诗文的学习与传统文化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语文学习中古诗文部分的提升,攻克古诗文学习的难关,加深对古诗文内涵的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古诗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曾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无论是服务选才,还是引导教学,都应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跟谁学国学项目负责人认为,从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来看,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为例,在起源和民俗等方面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被去职被流放,但流放过程中仍不忘忧国忧民并以身殉国,从中体现出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在端午节的民俗活动赛龙舟中,龙舟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团队的协作,从中体现出团结合作的精神。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

在跟谁学国学项目负责人看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既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又需要通过课堂以外的活动来进行补充,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先形成学习的动力。比如,小学生喜欢听故事,传统文化中往往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故事,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起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带孩子到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参观的方式,对传统文化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此外,通过参加活动的方式,让孩子能够主动去探索知识。跟谁学国学项目负责人举例,通过传统文化节日,参加与节日相关的活动,让孩子对节日活动产生兴趣,比如在端午节包粽子、在清明节踏青游玩、在春节制作春联、在元宵节猜灯谜等活动。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同时引起孩子对传统节日进行深入探索,了解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节日习俗、地方特色、节日起诗词文化等方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