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是叫元宵还是汤圆呢这曾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jk100f.com/m/

我先前总疑惑,元宵与汤圆,有什么分别呢?

有北京朋友跟我说,元宵那是摇出来的,“你们无锡人吃的汤圆,是捏的吧?”

“也有摇的呀!”

“那就奇怪了!”

吴语里,要发汤圆二字的音也不易,所以多叫“汤团”。仔细想想,也恰如其分。别处的汤圆大多小巧精致,水煮出来晶莹剔透;无锡常州一带的汤圆则多硕大威武,腰大十围。

馅儿也有区别。

重庆有所谓“山城小汤圆”。四川有所谓“赖汤圆”。我吃过,都挺好。但馅儿基本是甜的,且多芝麻为主。我见过有朋友拿赖汤圆蘸芝麻酱吃的,奇香——无锡人好像不这么吃。

我在湖南和四川的高速公路街边小店,都吃到过一种汤圆,菜单上叫金沙汤圆:汤圆里裹芝麻,煮得了候干,蘸花生芝麻碎吃,很好。后来到上海吃擂沙汤圆,惊觉原理差不多。

山东,我在威海吃过枣泥汤圆,奇香,是我见过甜味最纯正,同时清雅不腻的汤圆馅儿了,大道至朴。

我在成都吃到过一种汤圆,说是彭水吃法,馅儿是猪心猪肺打碎了花椒揉的,也很香。

无锡的汤圆店,常兼卖玉兰饼。玉兰饼据说本是苏州特产,春令时,玉兰花开,以糯米包玉兰花瓣为饼。但食欲常有,玉兰花不常有,于是所谓玉兰饼就是以糯米粉裹肉、豆沙、猪油菜、芝麻等,以油炸——无锡许多老店,是卖不完的汤圆直接一个油炸,就当玉兰饼卖给您吃了。

我们那里,入店来吃汤圆的,坐下了,一大碗雪白汤圆上来,使勺子吹着气吃,冬日里,满店白晃晃;想在街上随吃随走的,就拿一两枚玉兰饼,左手倒到右手,嘴里呵气不止,咬一口,外酥脆内软糯,吃了馅儿,暖软黏就下了肚儿。

我们那里市井的汤圆,讲究四色馅儿。芝麻馅儿大江南北都有,磨细如流,浓稠香滑。豆沙馅儿讲究个膏腴丰润,聪明的老板懂得多放油——山东那种枣泥馅儿固然好,太费功夫了,本地老板做不及。

猪肉馅大概就少见得多。我有北方朋友,初见猪肉馅汤圆,一怔,“汤圆不都是甜的吗?怎么这里有肉?”吃了一口,对我说:“不愧是你们无锡——酱肉都是甜的!”

猪油菜大概是别处人最见不得的了:乃是青菜剁成泥,加糖与猪油混溶,碧绿甜浓。菜馅儿已经很奇异,又是甜的,估计会吓到人——我在扬州看到过猪油菜的烧麦,不少人吃时,也是一声怪叫,觉得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无锡也有人学苏州做法,玫瑰猪油,桂花猪油,但一般做不到这么精致了。至于苏州和广东都有掺和各色料使汤圆皮变色的做法,已经类似于青团了,不赘。

无锡人吃饺子不多,但大家也深通原汤化原食之道。吃汤圆时,会问老板要一碗煮汤圆的汤——其实就是带点淀粉的白水,“不然咽不下去!黏心!”

所以,到底是汤圆,还是元宵呢?

唐鲁孙先生写,上世纪初,有位姓yuan的先生,曾经不可一世;他手下有两位才子,即杨度与雷震春,为了拍上司马屁,说北京人吃“元宵”=yuan消,是要把上司给消了,简直是诅咒嘛!

所以,一切“元宵”,都改称汤圆!

北京前门大街的正明斋当时正卖元宵呢,招牌没改,便被好生整了一番。

后来这位yuan先生过世,树倒猢狲散。

正明斋特意搭起了彩牌楼,电灯泡摆出四个巨大的字:

“各类元宵”。

好好地出了口胸中鸟气。

那,所以大家元宵节快乐,多吃点汤圆。

有气别存着,黏心;看看正明斋,什么事都是过得去的,过去了,就好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