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朋友聊天,聊到了今年双11预热怎么还没有开始,记忆中往年提前一个月就会开始进行预热,其实我就是想玩猫猫游戏。朋友是做电商的,他给我说现在电商在做10月31号万圣节前夜的活动,我第一次听说说万圣夜还有前夜!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国外的节日飘进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盛行起来了。哪些国外的节日在中国流行呢?
双11在资本下硬是变成了购物节
一、愚人节
每年的4月1日愚人节是西方的节日,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定位为法定节日。愚人节纯属是恶搞,通过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千万不要误以为愚人节愚弄伤害别人就不用负责,情节严重一样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我同学里有两个玩的比较要好的朋友A跟B。有一年的愚人节,A在别人的怂恿下捉弄了B,因为B性格内向。导致两人关系闹僵,B一直不能原谅自己好友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
在中国过愚人节还是要谨慎,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不伦不类的节日,搞不好就友尽情绝。
二、情人节
每年的2月14为情人节,对标中国的节日是七夕情人节和元宵节。最开始得时候中国还没有情人节得说法,可能中国人都比较内敛含蓄。自从改革开放外国得情人节开始飘入中国后,慢慢得开始流行了情人节!反正我现在感觉国外国内得情人节。在中国被同化成一个味。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生活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大家都没有耐心在那你侬我侬的,直奔主题节省时间和精力都省事。现实应该是不管有没有礼物,有情的人,天天都是情人节!没有情的人,就是再重的礼物,也可能只是一夜的情人。
三、万圣节
每年的11月1日为西方的万圣节,10月31为万圣节的圣夜。对标中国的节日是阴历7月15号的中元节,也就是*节!说到万圣节我想吐槽下,为什么一个外国的*节都能在中国扎根流行。而我们自己的*节年轻人却很少的记起。西方的*节是活人装神弄*,我们的*节是祭拜先人。*节应该是一个很严肃的节日,可能就是中国这边的严肃,导致西方的嬉皮的闹乐才会流行。
中国本来就有神*学,平时要却装神弄*的人。因为一个外国的节日你弄个*面,吓出个三长两短你是要负责的,万一遇到个狠人你吓唬他被他用棍棒一顿爆锤,你说是谁的责任呢?
四、圣诞节
每年的12月25号为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对标中国的节日为元旦。这个节日现在盛行程度明显的超过了元旦。每年圣诞节的时候,超市里都是张灯结彩,到处放着马铃响丁当的音乐。走进去有种要过年的感觉,反观我们自己的元旦节就显得冷清。其实我一直不明白圣诞节为什么能在中国流行,毕竟圣诞老人他也不会来中国!小孩子得愿望也就无法“实现”。
洋节流入很多人会觉得有“意思”,其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都是你的节日,忧郁苦闷的心态就是再多的节也开心不起来,对于这些洋节你这么看?你又过过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