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又名元宵节,因为宵和夜有的时候混用,意思差不多,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就有过元宵节的习俗,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到了唐代悬疑元宵节成为法定节日,又有“燃灯供佛”之说。元宵节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放烟花,当然还有赏月,不过八月十五中秋节更适合赏月。那么,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元宵节的一大活动——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该活动在宋朝已经非常流行了。灯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谜面、谜目、谜底。谜面是猜谜的依据,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这就是谜面。谜目为打一字,谜底就是“告”。到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纷纷把谜语写在纸条上,然后粘在灯笼上,供人们观赏并猜谜。谜面是根据,是猜灯谜的前提,谜面多种多样,可能一个字,也可能百八十字,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多句话组成,有的是俏皮话,有的是古文经典。而谜目往往有着很关键的作用,谜目的种类繁多,除了字谜,还有书谜,物谜,歌谜等。字谜可以打一字,也可以打一成语,还可以是歇后语;书谜就是猜书中的一句话或者经典语录,如丰衣足食打一黎民不饥不寒,这是孟子里面的章句,也可以是猜一本书的名字;物谜就是猜一物,歌谜猜歌曲,以此类推。现在的灯谜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常听到的灯谜有哪些,欢迎评论留言!